最近更新:

重庆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 让老人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

时间: 2023-07-0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6497

  一个红糖馒头1元、二两小面3元、豆花饭4元……最低花10元钱就能解决一日三餐。在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有这样一个备受居民青睐的老年食堂,而这样的食堂未来在重庆还会有很多。

  7月6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推进会,明确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为全市老年人带来福音。

  提供助餐服务 解决老人做饭难问题

  临近中午,桥北社区老年食堂里渐渐热闹起来,各个美食区域陈列出各种美食,特色面食、碗碗菜、豆花饭、冒菜、手打柠檬茶……宛如一条美食街。

  “我最喜欢吃这里的酱肉大包,便宜又好吃。”70岁的胡婆婆说,平时家里的年轻人们都要上班或上学,一个人做饭费时费力,所以中午就到这里来吃一顿,还能在这里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外面一碗小面要7块钱,这里只收我们老年人3块钱。”

  记者在张贴的价目表上看到,大白馒头2元,社员价1元,老人社员价1元;小面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3元;豆花饭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4元,周日3元……

  桥北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龚洪明介绍,为了让辖区老年人吃上有营养、有温度、方便实惠又健康的热汤热饭,食堂积极探索“公益+市场”的运作机制,创新形成了“社区食堂+1+X”经营模式,其中,“社区食堂”是根本,承载公益性和社会性功能;“1”是关键,涵义为“特色产品或服务”,凸显了从“输血”到“造血”的积极转型;“X”是赋能,意为“衍生服务”,包括“社区食堂+党建”“社区食堂+网格”“社区食堂+刚需人群”“社区食堂+学堂”“社区食堂+就业”“社区食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具体形式。

  此外,该食堂还设立了公益培训点,开展餐饮培训、就业帮扶等服务,通过公众号、抖音等线上直播分享美食制作,以“社区食堂+学堂”的服务模式,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食堂延伸,强化了食堂的“自我造血”功能。

  打造“中央厨房”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上午10点多,位于江北区盘溪三支路的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新鲜炒制的菜陆续出炉,有荤有素有汤,然后要依次装进餐盒。这样的套餐每天需要制作500份以上,再送往辖区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助餐点。

  “老人们可以到食堂来堂食,也可以自取回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送餐上门。”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丁松介绍,老年人通过现场站(点)登记、网站线上的方式预订套餐,根据荤素搭配,单份套餐有6元、8元、10元三种选择,“中央厨房”根据订餐数量进行制作、分装、打包,打包完成后,配餐工作人员将餐食放进保温箱,再由配餐车送到各站(点)。

  据介绍,该中心采取“中心带站联点”方式运营,构建了“1+X+N”养老助餐服务模式,依托“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中央厨房”,整合辖区“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助餐点,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拓展设置“N个”配餐点,延伸助餐服务触角,打造“一刻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开展试点 各区县至少建成1家老年食堂

  近年来,市民政局围绕老年人人员聚集、需求强烈的地区,立足前期工作基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城区建设等项目,通过放开养老服务机构食堂、积极引入社会餐饮企业、推广数字助餐模式、做好困难老人助餐帮扶等方式,加快老年食堂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居家老年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

  根据“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目标任务,今年8月底前,重庆将按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易到难要求,结合现有基础,选择条件适合、老人助餐需求强烈的社区,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开展老年食堂建设试点,各区县至少建成1家老年食堂,争取建好一家食堂、服务一片老人。9-12月,重庆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实现老年食堂服务场景多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模式数字化、服务质量优质化,重点补齐农村、远郊地区助餐服务短板,切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扩大助餐服务受益面。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扎实开展“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印发了《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实施方案》和《2023年重庆市养老服务工作要点》,组织考察调研,探索助餐模式,在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城市社区养老助餐、助浴、助医行动,解决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

  记者 叶惠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 让老人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

  一个红糖馒头1元、二两小面3元、豆花饭4元……最低花10元钱就能解决一日三餐。在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有这样一个备受居民青睐的老年食堂,而这样的食堂未来在重庆还会有很多。

  7月6日,重庆市民政局召开“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推进会,明确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为全市老年人带来福音。

  提供助餐服务 解决老人做饭难问题

  临近中午,桥北社区老年食堂里渐渐热闹起来,各个美食区域陈列出各种美食,特色面食、碗碗菜、豆花饭、冒菜、手打柠檬茶……宛如一条美食街。

  “我最喜欢吃这里的酱肉大包,便宜又好吃。”70岁的胡婆婆说,平时家里的年轻人们都要上班或上学,一个人做饭费时费力,所以中午就到这里来吃一顿,还能在这里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外面一碗小面要7块钱,这里只收我们老年人3块钱。”

  记者在张贴的价目表上看到,大白馒头2元,社员价1元,老人社员价1元;小面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3元;豆花饭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4元,周日3元……

  桥北社区老年食堂负责人龚洪明介绍,为了让辖区老年人吃上有营养、有温度、方便实惠又健康的热汤热饭,食堂积极探索“公益+市场”的运作机制,创新形成了“社区食堂+1+X”经营模式,其中,“社区食堂”是根本,承载公益性和社会性功能;“1”是关键,涵义为“特色产品或服务”,凸显了从“输血”到“造血”的积极转型;“X”是赋能,意为“衍生服务”,包括“社区食堂+党建”“社区食堂+网格”“社区食堂+刚需人群”“社区食堂+学堂”“社区食堂+就业”“社区食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具体形式。

  此外,该食堂还设立了公益培训点,开展餐饮培训、就业帮扶等服务,通过公众号、抖音等线上直播分享美食制作,以“社区食堂+学堂”的服务模式,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食堂延伸,强化了食堂的“自我造血”功能。

  打造“中央厨房”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上午10点多,位于江北区盘溪三支路的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已经忙碌起来,新鲜炒制的菜陆续出炉,有荤有素有汤,然后要依次装进餐盒。这样的套餐每天需要制作500份以上,再送往辖区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助餐点。

  “老人们可以到食堂来堂食,也可以自取回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送餐上门。”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院长丁松介绍,老年人通过现场站(点)登记、网站线上的方式预订套餐,根据荤素搭配,单份套餐有6元、8元、10元三种选择,“中央厨房”根据订餐数量进行制作、分装、打包,打包完成后,配餐工作人员将餐食放进保温箱,再由配餐车送到各站(点)。

  据介绍,该中心采取“中心带站联点”方式运营,构建了“1+X+N”养老助餐服务模式,依托“1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中央厨房”,整合辖区“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助餐点,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拓展设置“N个”配餐点,延伸助餐服务触角,打造“一刻钟”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开展试点 各区县至少建成1家老年食堂

  近年来,市民政局围绕老年人人员聚集、需求强烈的地区,立足前期工作基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城区建设等项目,通过放开养老服务机构食堂、积极引入社会餐饮企业、推广数字助餐模式、做好困难老人助餐帮扶等方式,加快老年食堂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居家老年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价格优惠、品种多样的老年餐。

  根据“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目标任务,今年8月底前,重庆将按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易到难要求,结合现有基础,选择条件适合、老人助餐需求强烈的社区,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开展老年食堂建设试点,各区县至少建成1家老年食堂,争取建好一家食堂、服务一片老人。9-12月,重庆将全面推开老年食堂建设,实现老年食堂服务场景多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模式数字化、服务质量优质化,重点补齐农村、远郊地区助餐服务短板,切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扩大助餐服务受益面。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扎实开展“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印发了《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实施方案》和《2023年重庆市养老服务工作要点》,组织考察调研,探索助餐模式,在全市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城市社区养老助餐、助浴、助医行动,解决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

  记者 叶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