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所校联动凝聚专业力量 共谱戒治新篇章

时间: 2024-05-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程迷静 阅读量:8973

为持续深化戒毒场所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推动优秀戒治项目的成果转化,推进“资源共用、专业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不断提升戒毒工作实践探索的成效,5月13日,万州教育矫治所(强制隔离戒毒所)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万州教育矫治所举行。

座谈会上,万州所所长彭兴文就场所的历史沿革及近年来的整体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并表示基层戒毒场所需要进一步突出心理矫治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戒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进一步深化与马皑教授团队的合作,借助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专业资源优势,提升场所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质量。

教授马皑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的课题研究成果,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挂牌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学术研究、案件分析研讨、疑案会商、禁毒宣传教育、相关法学理论知识讲座、民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活动,共同致力于提高教育矫治人才培养质量,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日,马皑一行还深入戒毒区,实地了解了戒毒人员入所教育、体能康复、教育矫治等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督导了一场戒毒人员心理团辅活动,分别就心理团辅活动的准备、开展、重点和效果等方面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就先后派遣三批次的博士、硕士团队到所开展了前期调研,通过双方的精诚合作,在“奥赛托星对冰毒成瘾机制的抑制作用”和“自然接触疗法”两个课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此次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平台,既是深化联动互助、加强校所协作的有力举措,也是对优势戒治项目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尝试,相信在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必将助力场所教育矫治工作进一步高质量开展。

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为契机,立足戒毒工作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校所合作,充分发挥“前沿阵地”和“后方智库”的互补作用,将优势戒治项目的培育与教育矫治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以“个别教育质量提升年”和实战大练兵活动为抓手,大力培养教育矫治专业人才,进一步促进戒治理论科研成果在戒毒场所戒治工作中开花结果。

通讯员 朱小意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所校联动凝聚专业力量 共谱戒治新篇章

为持续深化戒毒场所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推动优秀戒治项目的成果转化,推进“资源共用、专业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不断提升戒毒工作实践探索的成效,5月13日,万州教育矫治所(强制隔离戒毒所)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万州教育矫治所举行。

座谈会上,万州所所长彭兴文就场所的历史沿革及近年来的整体工作情况作了介绍,并表示基层戒毒场所需要进一步突出心理矫治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戒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进一步深化与马皑教授团队的合作,借助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专业资源优势,提升场所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质量。

教授马皑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的课题研究成果,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挂牌为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围绕学术研究、案件分析研讨、疑案会商、禁毒宣传教育、相关法学理论知识讲座、民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活动,共同致力于提高教育矫治人才培养质量,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当日,马皑一行还深入戒毒区,实地了解了戒毒人员入所教育、体能康复、教育矫治等工作开展情况,并现场督导了一场戒毒人员心理团辅活动,分别就心理团辅活动的准备、开展、重点和效果等方面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就先后派遣三批次的博士、硕士团队到所开展了前期调研,通过双方的精诚合作,在“奥赛托星对冰毒成瘾机制的抑制作用”和“自然接触疗法”两个课题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此次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平台,既是深化联动互助、加强校所协作的有力举措,也是对优势戒治项目的一次深入探索和尝试,相信在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必将助力场所教育矫治工作进一步高质量开展。

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为契机,立足戒毒工作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校所合作,充分发挥“前沿阵地”和“后方智库”的互补作用,将优势戒治项目的培育与教育矫治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以“个别教育质量提升年”和实战大练兵活动为抓手,大力培养教育矫治专业人才,进一步促进戒治理论科研成果在戒毒场所戒治工作中开花结果。

通讯员 朱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