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难离

时间: 2019-05-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970

久居重庆,却一直向往着那片神奇秀美山川之地,时间愈长,思念愈深。

“我是贵州人!”不知多少次,在朋友聚会、言谈的不同场合上,我都无不自豪地说道。是的,我是贵州人!虽然我没有贵州人的乡音,对贵州的风土人情亦不甚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贵州的深厚感情。因为,在那片土地上留存着我父亲生长的足迹,埋葬着我父亲的忠骨,生活着我众多的兄弟姐妹……

我的父亲出生在贵州盘县亦资孔村的一个穷山沟里,从小种地劳作,饱受苦难。1947年,在嘹亮军歌的召唤下,他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跟随“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平津”“淮海”两大战役。1949年在“解放全中国”的军号声中,进军大西南来到重庆。上世纪50年代末,父亲转业来到第二故乡——重庆江津,从事地方经济建设工作,并最终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为他平凡而充满传奇的一生,划下了生命的句号。令我最感动的是,在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故土,他微弱地断断续续嘱咐我们子女几个,一定要把他的骨灰送回老家去,那里是他的根!

叶落归根,回到他的生养之地是父亲一生的梦想……父亲用他的爱影响着我们,用他的言行激励着我们,回老家看看自然成了年年月月缠绕在我们心中、难以挥去的“结”。

记得我第一次回家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还是个读书娃,跟着父亲乘坐列车,沿川黔铁路走了两天两夜,到云南沾益住宿一夜,第二天再转乘汽车奔波半天到达贵州亦资孔村,再步行5里路才回到了大海子老家。老家给我的第一印象——石彻的屋基、土墙、木檐、青瓦房,堂屋正中地上一方方正正堆满煤炭的坑里,燃着熊熊的火,火上架着一砂锅炖着大白豆酸菜汤;屋梁上挂满了一串串金灿灿的包谷,给四周被烟熏得黝黑的房舍一丝温暖的亮色。站在堂屋门口极目望去,旦见排排青瓦房相连的山寨炊烟缭绕,间闻马蹄声碎、鸡犬欢鸣,一幅黔西南山村生态美景,跃然眼底,竟在我年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奇异的幻觉。

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煤。那乌金般黑亮的煤,就深埋在那些绵绵起伏的高山峻岭里,有些山体简直就是一座煤山,煤就裸露在浅浅的地表上,随手拣一块都是很纯的原煤。乡亲们用来取暖、煮饭,如果没有了,就牵着骡马架上鞍,到山里拣上两筐运回家用,如此反反复复,那煤好像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我还到了火铺。那时的火铺已是很壮观的矿区了。在墨绿大山的怀抱里,一座现代化的煤矿已见雏形——交叉纵横的矿区铁路,托着满载原煤的列车,往来穿梭于地心深处和辽阔大地,高大的烟囱吐着白烟,密集的厂房、宿舍、学校、影剧院星罗棋布、相互映衬……来自现实的影像让我一次次扪心自问:这是人们常说的“贵州山”吗?这是传说中的“穷山沟”?还是富足的黔之美地、人间天堂?

时光飞逝,当我再次踏上贵州的土地,已是40年后的今天。如果少时回家的印象让我记忆犹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40年后的贵州更令我刮目相看了。

今年清明,为祭祀魂归故土的父亲,我乘车沿渝黔高速经贵州桐梓、遵义、贵阳、六盘水再到盘州,仅一天就到了。沿途青山绿峰高耸,田野溢满春意,幢幢黑白相间的农民新居和新兴城镇点缀其间,诗意盎然,美丽无边。

第二天,我在亲友们的陪同下来到了父亲的墓园。我默默无声伫立,深情凝望着那高大墓碑上镌刻的文字,我蓦然悟到了家园对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多么的重要!父亲为什么要选择百年之后魂归故里?因为,他的根在那里!故土难离呵!

故土难离!在返渝的路上我想:作为远在他乡的贵州人,我还会回来的。我要用眼抚摸美丽的黔山黔水,用心紧贴母亲跳动的脉搏……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故土难离

久居重庆,却一直向往着那片神奇秀美山川之地,时间愈长,思念愈深。

“我是贵州人!”不知多少次,在朋友聚会、言谈的不同场合上,我都无不自豪地说道。是的,我是贵州人!虽然我没有贵州人的乡音,对贵州的风土人情亦不甚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贵州的深厚感情。因为,在那片土地上留存着我父亲生长的足迹,埋葬着我父亲的忠骨,生活着我众多的兄弟姐妹……

我的父亲出生在贵州盘县亦资孔村的一个穷山沟里,从小种地劳作,饱受苦难。1947年,在嘹亮军歌的召唤下,他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跟随“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平津”“淮海”两大战役。1949年在“解放全中国”的军号声中,进军大西南来到重庆。上世纪50年代末,父亲转业来到第二故乡——重庆江津,从事地方经济建设工作,并最终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为他平凡而充满传奇的一生,划下了生命的句号。令我最感动的是,在父亲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故土,他微弱地断断续续嘱咐我们子女几个,一定要把他的骨灰送回老家去,那里是他的根!

叶落归根,回到他的生养之地是父亲一生的梦想……父亲用他的爱影响着我们,用他的言行激励着我们,回老家看看自然成了年年月月缠绕在我们心中、难以挥去的“结”。

记得我第一次回家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还是个读书娃,跟着父亲乘坐列车,沿川黔铁路走了两天两夜,到云南沾益住宿一夜,第二天再转乘汽车奔波半天到达贵州亦资孔村,再步行5里路才回到了大海子老家。老家给我的第一印象——石彻的屋基、土墙、木檐、青瓦房,堂屋正中地上一方方正正堆满煤炭的坑里,燃着熊熊的火,火上架着一砂锅炖着大白豆酸菜汤;屋梁上挂满了一串串金灿灿的包谷,给四周被烟熏得黝黑的房舍一丝温暖的亮色。站在堂屋门口极目望去,旦见排排青瓦房相连的山寨炊烟缭绕,间闻马蹄声碎、鸡犬欢鸣,一幅黔西南山村生态美景,跃然眼底,竟在我年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奇异的幻觉。

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煤。那乌金般黑亮的煤,就深埋在那些绵绵起伏的高山峻岭里,有些山体简直就是一座煤山,煤就裸露在浅浅的地表上,随手拣一块都是很纯的原煤。乡亲们用来取暖、煮饭,如果没有了,就牵着骡马架上鞍,到山里拣上两筐运回家用,如此反反复复,那煤好像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我还到了火铺。那时的火铺已是很壮观的矿区了。在墨绿大山的怀抱里,一座现代化的煤矿已见雏形——交叉纵横的矿区铁路,托着满载原煤的列车,往来穿梭于地心深处和辽阔大地,高大的烟囱吐着白烟,密集的厂房、宿舍、学校、影剧院星罗棋布、相互映衬……来自现实的影像让我一次次扪心自问:这是人们常说的“贵州山”吗?这是传说中的“穷山沟”?还是富足的黔之美地、人间天堂?

时光飞逝,当我再次踏上贵州的土地,已是40年后的今天。如果少时回家的印象让我记忆犹新的话,那么,改革开放40年后的贵州更令我刮目相看了。

今年清明,为祭祀魂归故土的父亲,我乘车沿渝黔高速经贵州桐梓、遵义、贵阳、六盘水再到盘州,仅一天就到了。沿途青山绿峰高耸,田野溢满春意,幢幢黑白相间的农民新居和新兴城镇点缀其间,诗意盎然,美丽无边。

第二天,我在亲友们的陪同下来到了父亲的墓园。我默默无声伫立,深情凝望着那高大墓碑上镌刻的文字,我蓦然悟到了家园对一个远离故土的游子是多么的重要!父亲为什么要选择百年之后魂归故里?因为,他的根在那里!故土难离呵!

故土难离!在返渝的路上我想:作为远在他乡的贵州人,我还会回来的。我要用眼抚摸美丽的黔山黔水,用心紧贴母亲跳动的脉搏……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