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奋战在疫情一线 为培养医学人才留在家乡

时间: 2020-11-16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16

  王导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当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作为我市抗疫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依旧要负责会诊、确定境外入渝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治疗方案。王导新还是重庆英才·名家名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人才培养使命,正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后生。

  经验丰富的“老将”奋战在抗疫一线

  55岁的王导新,担任重医附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职务,从医35年。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学科专家,他一直奋战在一线,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2007年的H7N9禽流感,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王导新都勇挑重担,带领白衣战士抗击病毒。

  王导新16岁时就考上了泸州医学院,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进入到重庆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医真的挺苦的,过程很漫长,但重在坚持。”在王导新看来,学医是一个漫长、坚信的专业,重在坚持、勤奋、仁爱。在重医附二院工作后,王导新专注呼吸危重症及肺癌等方面,长时间的专注研究,让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如今,他是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他的带领下,重医附二院的呼吸衰竭治愈率达到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上,微创介入也在国内领先。

  近两年来,王导新被评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还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对“橄榄枝”,他留在家乡培养人才

  像王导新这样的医学高层次人才,不少医疗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期待他的加入,待遇丰厚自不必说,但他仍然选择留在最有活力的重庆。

  “医院非常重视中青年医生的培养,这我深有体会。”随着王导新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他在这个领域也成了“抢手货”。王导新时常去到外地参加学术会,也跟其他地区的同行交流着各地的人才政策。在王导新看来,重庆给年轻的医学工作者会提供着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上学时,王导新师从名医,跟着教授进行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王导新成为博士、博士后导师后,他将这份“匠心”传承,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后生。重庆对科研格外重视,王导新所在的团队拿到国家级科研课题时,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医附二院在科研经费和福利方面都有奖励政策。

  目前,王导新已带出25名博士、3名博士后,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拿到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博士后专项基金的支持。近三年来,有8名博士被送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名校深造。行业要发展,人才最为重要。王导新认为,对于医学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将人才凝聚起来,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老将”奋战在疫情一线 为培养医学人才留在家乡

  王导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当前,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作为我市抗疫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依旧要负责会诊、确定境外入渝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治疗方案。王导新还是重庆英才·名家名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肩负着人才培养使命,正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后生。

  经验丰富的“老将”奋战在抗疫一线

  55岁的王导新,担任重医附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职务,从医35年。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学科专家,他一直奋战在一线,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2007年的H7N9禽流感,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王导新都勇挑重担,带领白衣战士抗击病毒。

  王导新16岁时就考上了泸州医学院,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随后进入到重庆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医真的挺苦的,过程很漫长,但重在坚持。”在王导新看来,学医是一个漫长、坚信的专业,重在坚持、勤奋、仁爱。在重医附二院工作后,王导新专注呼吸危重症及肺癌等方面,长时间的专注研究,让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进展。如今,他是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他的带领下,重医附二院的呼吸衰竭治愈率达到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于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上,微创介入也在国内领先。

  近两年来,王导新被评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还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对“橄榄枝”,他留在家乡培养人才

  像王导新这样的医学高层次人才,不少医疗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期待他的加入,待遇丰厚自不必说,但他仍然选择留在最有活力的重庆。

  “医院非常重视中青年医生的培养,这我深有体会。”随着王导新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他在这个领域也成了“抢手货”。王导新时常去到外地参加学术会,也跟其他地区的同行交流着各地的人才政策。在王导新看来,重庆给年轻的医学工作者会提供着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上学时,王导新师从名医,跟着教授进行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王导新成为博士、博士后导师后,他将这份“匠心”传承,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教授后生。重庆对科研格外重视,王导新所在的团队拿到国家级科研课题时,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医附二院在科研经费和福利方面都有奖励政策。

  目前,王导新已带出25名博士、3名博士后,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拿到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博士后专项基金的支持。近三年来,有8名博士被送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名校深造。行业要发展,人才最为重要。王导新认为,对于医学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将人才凝聚起来,群策群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