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警花微视频讲党史 300万人围观

时间: 2021-05-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00

把重庆的红色故事融入到党史宣讲中

警花微视频讲党史 300万人围观

周林录制党史宣讲视频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共同来追寻这段闪耀的红色记忆。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红岩村”……近期,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不断创新,推出系列讲党史微视频,视频里民警用镜头将一个个党史小故事生动的展现出来,受到广大网友追捧,累计阅读量300余万次,点赞、转评10000余次。而这个创意来自渝中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周林。

 

  一人、一机、一搭档

 

  2003年5月,刚满18周岁,还在读高三的周林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她至今都记得用颤抖的声音宣誓的情景。2010年研究生毕业即加入公安队伍,第二年因英语专业及口语过硬调入出入境管理支队,成为一名外管民警。

  今年3月19日,渝中警方成立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这支由优秀青年民警组建的志愿队,通过开展党史宣讲、法制宣传、便民服务、纠纷调解等系列活动,着力传承红岩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又是志愿队中的一员,平时爱好播音主持的周林主动请缨,扛起了党史宣讲的任务。

  “我就想要用广大网友喜爱的微视频传播形式,让鲜活的党史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很多人对“红色三岩”既熟悉又陌生,如何能利用好渝中区的红色资源,将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故事生动地讲出来,广泛地传播开,周林开动了脑筋。

  为了找到讲解的灵感,周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一期讲解红岩村微视频拍摄前,她多次到红岩纪念陈列馆,反复地研究图文资料,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把一些要点和感兴趣的地方都整理在笔记上。慢慢地,故事的框架逐渐在脑海中形成。接着,她又通过阅读党史历史书籍,查阅网上的相关资料,把重庆发生过的红色故事贯穿到历史的长河中。这样,在讲述的时候就能结合当时的背景,更自然更生动地讲述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周林又找到一位同事充当摄像师,就这样一人、一机、一搭档,周林开启了党史宣讲的“征程”。

 

  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帮 “铁粉”

 

  “这种形式学党史太棒了,有点期待下一期了。”“跟着警花小姐姐学党史,好喜欢这种科普。赞一个”……第一期讲党史微视频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纷纷点赞留言,反响很好。但周林却并不满足,她觉得由于视频时间有限,原本设想的故事讲述更像是红色景点的打卡,革命精神的体现和传承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如何让自己讲述的内容浅显易懂又不失内涵,也是当时面对的一个具体问题。”对此,周林思考了许久。她发现,要想讲好故事,内化吸收非常重要,自己的认识高度首先得提上去。传承红岩精神,首先要明确红岩精神到底是什么?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对不同时期的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必须深入搞懂。她看了许多调研文章和名人讲述纪录片,这个学习的过程,让周林深刻理解红岩精神的内核,以致在后来的选材和讲述中,都更有针对性,更有感染力,更有传播力。周林还积极参加渝中区公安分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并在“微党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在渝中警方青警“党史小课堂”上担任讲解员,全力传播党史知识。

  “这种有角色带入感的宣讲,对我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讲好故事,为党的100岁生日献礼。”讲党史对于周林来说更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

  在周林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微视频讲党史一期期的推出,在网络上形成的很好的影响力,有了一帮“铁粉”。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博@警民携手同行、头条号、快手账号警民携手同行、重庆市委政法委官方账号微博@重庆长安网,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微信平安重庆转发转载,累计阅读量达300余万人次,点赞、转评10000余次。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警花微视频讲党史 300万人围观

把重庆的红色故事融入到党史宣讲中

警花微视频讲党史 300万人围观

周林录制党史宣讲视频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共同来追寻这段闪耀的红色记忆。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红岩村”……近期,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不断创新,推出系列讲党史微视频,视频里民警用镜头将一个个党史小故事生动的展现出来,受到广大网友追捧,累计阅读量300余万次,点赞、转评10000余次。而这个创意来自渝中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周林。

 

  一人、一机、一搭档

 

  2003年5月,刚满18周岁,还在读高三的周林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她至今都记得用颤抖的声音宣誓的情景。2010年研究生毕业即加入公安队伍,第二年因英语专业及口语过硬调入出入境管理支队,成为一名外管民警。

  今年3月19日,渝中警方成立渝中“红色三岩”青警志愿队。这支由优秀青年民警组建的志愿队,通过开展党史宣讲、法制宣传、便民服务、纠纷调解等系列活动,着力传承红岩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又是志愿队中的一员,平时爱好播音主持的周林主动请缨,扛起了党史宣讲的任务。

  “我就想要用广大网友喜爱的微视频传播形式,让鲜活的党史走进年轻人的心里。”很多人对“红色三岩”既熟悉又陌生,如何能利用好渝中区的红色资源,将发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故事生动地讲出来,广泛地传播开,周林开动了脑筋。

  为了找到讲解的灵感,周林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一期讲解红岩村微视频拍摄前,她多次到红岩纪念陈列馆,反复地研究图文资料,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讲解,把一些要点和感兴趣的地方都整理在笔记上。慢慢地,故事的框架逐渐在脑海中形成。接着,她又通过阅读党史历史书籍,查阅网上的相关资料,把重庆发生过的红色故事贯穿到历史的长河中。这样,在讲述的时候就能结合当时的背景,更自然更生动地讲述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周林又找到一位同事充当摄像师,就这样一人、一机、一搭档,周林开启了党史宣讲的“征程”。

 

  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帮 “铁粉”

 

  “这种形式学党史太棒了,有点期待下一期了。”“跟着警花小姐姐学党史,好喜欢这种科普。赞一个”……第一期讲党史微视频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纷纷点赞留言,反响很好。但周林却并不满足,她觉得由于视频时间有限,原本设想的故事讲述更像是红色景点的打卡,革命精神的体现和传承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如何让自己讲述的内容浅显易懂又不失内涵,也是当时面对的一个具体问题。”对此,周林思考了许久。她发现,要想讲好故事,内化吸收非常重要,自己的认识高度首先得提上去。传承红岩精神,首先要明确红岩精神到底是什么?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对不同时期的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必须深入搞懂。她看了许多调研文章和名人讲述纪录片,这个学习的过程,让周林深刻理解红岩精神的内核,以致在后来的选材和讲述中,都更有针对性,更有感染力,更有传播力。周林还积极参加渝中区公安分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并在“微党课”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在渝中警方青警“党史小课堂”上担任讲解员,全力传播党史知识。

  “这种有角色带入感的宣讲,对我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讲好故事,为党的100岁生日献礼。”讲党史对于周林来说更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

  在周林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微视频讲党史一期期的推出,在网络上形成的很好的影响力,有了一帮“铁粉”。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博@警民携手同行、头条号、快手账号警民携手同行、重庆市委政法委官方账号微博@重庆长安网,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微信平安重庆转发转载,累计阅读量达300余万人次,点赞、转评10000余次。

  记者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