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在生命最后时刻仍整装待发

时间: 2021-08-1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661

  

姜瑞华在路面执勤(资料图)

  姜瑞华,男,1963年10月生,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是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教导员。2019年1月16日6时40分左右,已经连续工作24小时的姜瑞华准备出发执行早高峰勤务时,突发疾病倒在办公室内,经抢救无效牺牲。从警33年,姜瑞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8次,获评优秀公务员6次,并获得重庆市最佳交警、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01+141=?希望它的答案是0”

  “301+141=?希望它的答案是0。”2019年1月3日,姜瑞华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中国长安网这条微博,还特意将链接发到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工作群中。根据公安部的统计,2018年,共有301名公安民警和141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牺牲。姜瑞华对此唏嘘不已,但未曾想到,仅仅13天之后,他就为这个数字+1了。

  值班的日子里,早上6点半之前,姜瑞华一定会起床,穿上执勤服,到绿梦广场“站高峰”。姜瑞华是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的教导员,但他一直把高峰时段到一线执勤视为自己的分内事。

  绿梦广场是双龙大队辖区最重要的交通节点,一个路口,连接机场高速、绕城高速、两路城区,如果疏通不力,将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整个辖区的交通。

  “我以为今天,教导员会和平常一样出勤。”2019年1月16日上午6点40分,辅警戴俊经过姜瑞华办公室门口时,隐约听见了和平常一样的走动声。戴俊以为,很快姜瑞华就会拿齐装备,招呼值班民警到绿梦广场指挥交通。但教导员办公室的门却一直没有打开。过了半晌,戴俊觉得有些不对劲,敲门无果后,用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姜瑞华面色苍白地倒在地上。民警们立即拨打了120,20分钟后,医生赶到现场,经过10多分钟的抢救之后,宣布了噩耗。

  在临江门岗亭站出重庆形象

  姜瑞华的交警生涯开启于著名的临江门岗亭,那是连接渝中南、北、中丹田干线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出重庆市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解放碑CBD的重要门户,车流如织,人流密集。

  1994年,姜瑞华加入渝中区临江门岗组,和同事们每天在岗位工作近8小时,所谓“晴天一身灰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一身泥”。由于每天太阳暴晒,姜瑞华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浑身皮肤发白发痒,常常被自己抓烂,可他依旧咬牙坚持,从不叫苦,没有请过一天假。

  由于表现出色,姜瑞华成为临江门岗组第一任组长。此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岗组周边可视范围内都成了他的“责任田”。临江门岗亭地处重庆解放碑咽喉要道,一度被称为重庆的“门面”,对执勤民警的要求近乎苛刻。为了站出重庆的形象,姜瑞华每天下班后都比对交警手势标准册,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练习。慢慢地,他成了岗组里指挥手势最标准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1995年,临江门岗组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奖牌由姜瑞华从北京捧回,挂在岗亭的顶梁上;同年,岗组又被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被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交通岗组”称号。1996年,岗组获得“全国优秀交通岗组”称号,并再次摘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那年,姜瑞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重庆市最佳交警”称号。

  用真情对待群众用制度约束自身

  “做警察不难,除了真心真情对待群众,还要用完善的制度约束自身。”这是姜瑞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来到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后,姜瑞华总结了自己在交警基层部门任政工领导的经验,大胆向指挥中心党支部建议,推进队伍正规化管理,推行以规章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坚持月小结、季度考评、半年总结,评出“优秀值班组”予以奖励,对工作落后者予以相应处罚,奖勤罚懒。

  在201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期间,姜瑞华细致入微地开展了各项指挥调度工作,针对峰会警卫任务变化大,新增线路和取消线路时有发生的情况,姜瑞华对每一条变化信息进行认真研判,积极出谋划策,随时保持与19个基层支队、12个机动组和安全引导人员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及时报告、处置。

  任务期间,他还坚持每天早上在任务民警到岗前1小时到达工作岗位,熟悉当天任务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和岗组安排民警上路,接受一线民警对任务安排情况的咨询,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下班,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谈及警衔高出自己一大截,年龄上也大他一轮的副手、忘年交的兄弟,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大队长黄维有话未出口便已哽咽。他手中,一条自发热保暖护膝,是姜瑞华送的礼物。而他的还礼是悄悄嘱咐民警们收集老姜从警生涯各个时期的照片,制作照片集,准备给即将退居二线的老姜留作纪念。可礼物还未做完,战友却已离去。

记者 李 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在生命最后时刻仍整装待发

  

姜瑞华在路面执勤(资料图)

  姜瑞华,男,1963年10月生,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是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教导员。2019年1月16日6时40分左右,已经连续工作24小时的姜瑞华准备出发执行早高峰勤务时,突发疾病倒在办公室内,经抢救无效牺牲。从警33年,姜瑞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8次,获评优秀公务员6次,并获得重庆市最佳交警、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01+141=?希望它的答案是0”

  “301+141=?希望它的答案是0。”2019年1月3日,姜瑞华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了中国长安网这条微博,还特意将链接发到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工作群中。根据公安部的统计,2018年,共有301名公安民警和141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牺牲。姜瑞华对此唏嘘不已,但未曾想到,仅仅13天之后,他就为这个数字+1了。

  值班的日子里,早上6点半之前,姜瑞华一定会起床,穿上执勤服,到绿梦广场“站高峰”。姜瑞华是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的教导员,但他一直把高峰时段到一线执勤视为自己的分内事。

  绿梦广场是双龙大队辖区最重要的交通节点,一个路口,连接机场高速、绕城高速、两路城区,如果疏通不力,将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整个辖区的交通。

  “我以为今天,教导员会和平常一样出勤。”2019年1月16日上午6点40分,辅警戴俊经过姜瑞华办公室门口时,隐约听见了和平常一样的走动声。戴俊以为,很快姜瑞华就会拿齐装备,招呼值班民警到绿梦广场指挥交通。但教导员办公室的门却一直没有打开。过了半晌,戴俊觉得有些不对劲,敲门无果后,用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姜瑞华面色苍白地倒在地上。民警们立即拨打了120,20分钟后,医生赶到现场,经过10多分钟的抢救之后,宣布了噩耗。

  在临江门岗亭站出重庆形象

  姜瑞华的交警生涯开启于著名的临江门岗亭,那是连接渝中南、北、中丹田干线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出重庆市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解放碑CBD的重要门户,车流如织,人流密集。

  1994年,姜瑞华加入渝中区临江门岗组,和同事们每天在岗位工作近8小时,所谓“晴天一身灰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一身泥”。由于每天太阳暴晒,姜瑞华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浑身皮肤发白发痒,常常被自己抓烂,可他依旧咬牙坚持,从不叫苦,没有请过一天假。

  由于表现出色,姜瑞华成为临江门岗组第一任组长。此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岗组周边可视范围内都成了他的“责任田”。临江门岗亭地处重庆解放碑咽喉要道,一度被称为重庆的“门面”,对执勤民警的要求近乎苛刻。为了站出重庆的形象,姜瑞华每天下班后都比对交警手势标准册,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练习。慢慢地,他成了岗组里指挥手势最标准的人。

  在他的带领下,1995年,临江门岗组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奖牌由姜瑞华从北京捧回,挂在岗亭的顶梁上;同年,岗组又被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十佳青年文明号”,被重庆市政府授予“优秀交通岗组”称号。1996年,岗组获得“全国优秀交通岗组”称号,并再次摘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那年,姜瑞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重庆市最佳交警”称号。

  用真情对待群众用制度约束自身

  “做警察不难,除了真心真情对待群众,还要用完善的制度约束自身。”这是姜瑞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来到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后,姜瑞华总结了自己在交警基层部门任政工领导的经验,大胆向指挥中心党支部建议,推进队伍正规化管理,推行以规章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坚持月小结、季度考评、半年总结,评出“优秀值班组”予以奖励,对工作落后者予以相应处罚,奖勤罚懒。

  在201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期间,姜瑞华细致入微地开展了各项指挥调度工作,针对峰会警卫任务变化大,新增线路和取消线路时有发生的情况,姜瑞华对每一条变化信息进行认真研判,积极出谋划策,随时保持与19个基层支队、12个机动组和安全引导人员的联系,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及时报告、处置。

  任务期间,他还坚持每天早上在任务民警到岗前1小时到达工作岗位,熟悉当天任务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和岗组安排民警上路,接受一线民警对任务安排情况的咨询,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才下班,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

  谈及警衔高出自己一大截,年龄上也大他一轮的副手、忘年交的兄弟,渝北区交巡警支队双龙大队大队长黄维有话未出口便已哽咽。他手中,一条自发热保暖护膝,是姜瑞华送的礼物。而他的还礼是悄悄嘱咐民警们收集老姜从警生涯各个时期的照片,制作照片集,准备给即将退居二线的老姜留作纪念。可礼物还未做完,战友却已离去。

记者 李 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