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个重点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时间: 2021-08-2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87

848个重点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重庆市政法系统转化教育整顿成果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近日,璧山区检察院联合区水利局到璧南河支流进行公益诉讼回访

  4月22日,合川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资料图)

  手机点开“警快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预约办证、扫码挪车、驾照查询;深入推进检察监督,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安全;全市1116名法官下沉基层,协助乡镇街道开展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等工作;法律服务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传递执法司法人性关怀;12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进家入户,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排查……

  一张张详细的为民服务清单亮在群众眼前,一场场生动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政法系统切实将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突出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把群众放在心尖上,着眼通堵点顺民意、治痛点纾民怨、盯热点护民安、创亮点便民利、释疑点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彰显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截至目前,全市政法系统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991条,共推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848个。

  通堵点

       简化政务服务顺民意

  “办证难、办证堵、办证慢”“多头跑、来回跑、无效跑”等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核心堵点问题。但是,在近日的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警务自助服务区出现这样一幕:张女士只用5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补办手续,15个工作日内,补办的身份证将通过EMS寄到她手上。张女士感叹:“24小时均可自助补办身份证,不用专门请假,重庆警方为民办实事举措做到了我们心坎上。”

  近年来,重庆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方面陆续推出异地办、寄递办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尤其是在便捷群众办证、领证等方面,先后购置104台居民身份证自助服务设备,推出居民身份证零见面、无接触自助办理便民服务,实现群众办证自助办、寄递办,提高了户籍窗口服务群众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自助设备办理居民身份证多达18.8万余人次。

  自今年8月1日起,我市全面推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除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外,我市行政复议职责统一至市人民政府、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两江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等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责的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市和区(县)两级人民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再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此外,司法行政系统建立公开文件数据库,集成规范性文件5738件,满足群众快捷查询。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56项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其中,今年3月至7月,全市试行告知承诺制,受理法援案件224件。

  审批事项逐渐“瘦身”,流程不断“减肥”,时限持续“缩水”,权责正在“下放”,自助服务、一站服务、一窗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办事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一个个“堵点”通了,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治痛点

  推进纠纷化解纾民怨

  “通过亲历这次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确实感受到非诉解纷省时省力!”近日,垫江法院街镇法官走进桂溪街道,通过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等,指导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后,当事人表示,希望“一街镇一法官”这一司法为民举措常态化坚持。

  作为市高法院精心实施的一项民生实事举措,“一街镇一法官”以建立联系法官机制为基本框架,要求各基层人民法院在街道、镇、乡、区级以上园区各选派一名员额法官定点联系,协助开展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社会治理等工作,并以通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目前,全市40家基层法院已全部建立“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共计为1093个乡、镇、街道、园区、重点企业等选配1116名联系法官。

  全市还组织发动12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进家入户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排查,重点围绕开展平安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上报风险隐患、关爱帮扶特殊群体、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社情民意等方面开展工作。多个区县将推动“网格员进千万家”活动与党员干部“双报到”、警务联动等工作充分结合,排查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8500余起,及时化解16900余起。

  “我们还从实际出发推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践行‘老马调解法’、推广‘乡贤评理堂’、培育‘金牌调解员’,有力有效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13.9万件,调解成功13.7万件,调解成功率98.6%。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还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的意见》,有效整合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优势资源,共推法治乡村建设。

  盯热点

  严打违法犯罪护民安

  紧盯民生热点,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重要举措,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利益,我市深化“全民反诈”行动,守好群众“钱袋子”。在“全民反诈”行动中,全市将宣传防范作为第一任务来抓,推动反诈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进单位”。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反诈预警135.2万人次,共破获本地案件7569起,止付冻结资金25亿元,追赃挽损93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39%。

  “之前老远都能闻到臭味儿,从来都不敢到这个河边来纳凉。经过治理,改善了好多,这几天天气凉快,我们晚上经常来河边散步……”近日,璧山区检察院、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到璧山区广普镇璧南河支流进行回访,附近的群众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而这一切改变,还得益于璧山区检察院与该区河长办签订《关于落实“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并在该区河长办设立派驻检察官联络室,共同推进河流管理保护工作。

  能有如此成效,离不开我市检察机关着眼人民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的安全,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和“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等犯罪。据了解,自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全市检察机关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478件,立案2190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1585件,食品药品安全等公益诉讼案件70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6人,打掉窝点28个,涉案金额1亿余元。

  创亮点

  强化科技赋能便民利

  “在外面停车被挡还没联系方式的时候真是急死人,现在用‘警快办’,只需要扫个码就可以通知车主挪车,很方便!”周女士拿着手机,点开“警快办”一边操作一边说道。

  不仅有一键扫码通知车主挪车,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内地居民出国境证件预约、驾驶证计分查询……只需要手机点开“警快办”实名注册,这些即可实现。重庆公安推出“警快办”平台,围绕群众办证办事、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已推出了重名查询、堵路移车、出生登记、迁入登记、车驾管业务等314项网上预约、办事服务措施,真正实现“动动手指”,大事小事一通办理。

  法院系统升级“车载便民法庭”3.0版,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一揽子装上车。全面应用云上共享法庭,今年底将建立覆盖三级法院的科技法庭以及主要律所、调解中心的远程出庭室,群众可就近选择出庭地点,切实方便群众诉讼。

  检察系统开通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让律师只凭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足不出户地实现阅卷,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释疑点

  拓宽法律服务暖民心

  “遗嘱可否打印或是录像?”“可以!”近日,彭水县司法局保家司法所联合镇平安办、林业站走上街头,通过发放小册子、知识问答宣传单、解答法律咨询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并详细讲解《民法典》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亮点内容,收获一批群众“粉丝”,大家纷纷领取宣传单、咨询法律问题。

  一场场生动的法律宣传活动正在全市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如火如荼开展。据了解,全市扎实开展《民法典》、校园欺凌和禁毒等主题宣传,截至目前,已组建400余个普法讲师团,深入开展法治宣讲。

  同时,还有一批拥有专业法律知识、每天奔波在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一线的法律援助人员,他们围绕农民工讨薪、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案件,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不断传递执法司法人性关怀,坚持“扩大范围、降低门槛”的法律援助理念。实施“法援惠民生”工程,办理援助案件1.8万余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2.3亿元。

  “全市政法系统正在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但这不是感叹号,更不是句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将一直在路上。”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记者 杨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848个重点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848个重点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重庆市政法系统转化教育整顿成果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近日,璧山区检察院联合区水利局到璧南河支流进行公益诉讼回访

  4月22日,合川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资料图)

  手机点开“警快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预约办证、扫码挪车、驾照查询;深入推进检察监督,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安全;全市1116名法官下沉基层,协助乡镇街道开展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等工作;法律服务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传递执法司法人性关怀;12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进家入户,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排查……

  一张张详细的为民服务清单亮在群众眼前,一场场生动的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政法系统切实将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突出教育整顿成果转化,把群众放在心尖上,着眼通堵点顺民意、治痛点纾民怨、盯热点护民安、创亮点便民利、释疑点暖民心,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彰显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截至目前,全市政法系统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991条,共推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848个。

  通堵点

       简化政务服务顺民意

  “办证难、办证堵、办证慢”“多头跑、来回跑、无效跑”等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核心堵点问题。但是,在近日的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警务自助服务区出现这样一幕:张女士只用5分钟就完成了身份证补办手续,15个工作日内,补办的身份证将通过EMS寄到她手上。张女士感叹:“24小时均可自助补办身份证,不用专门请假,重庆警方为民办实事举措做到了我们心坎上。”

  近年来,重庆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居民身份证管理工作方面陆续推出异地办、寄递办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尤其是在便捷群众办证、领证等方面,先后购置104台居民身份证自助服务设备,推出居民身份证零见面、无接触自助办理便民服务,实现群众办证自助办、寄递办,提高了户籍窗口服务群众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自助设备办理居民身份证多达18.8万余人次。

  自今年8月1日起,我市全面推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除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税务和国家安全机关外,我市行政复议职责统一至市人民政府、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两江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管委会等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责的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市和区(县)两级人民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再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此外,司法行政系统建立公开文件数据库,集成规范性文件5738件,满足群众快捷查询。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56项证明材料实行告知承诺制。其中,今年3月至7月,全市试行告知承诺制,受理法援案件224件。

  审批事项逐渐“瘦身”,流程不断“减肥”,时限持续“缩水”,权责正在“下放”,自助服务、一站服务、一窗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有效解决群众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办事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一个个“堵点”通了,群众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治痛点

  推进纠纷化解纾民怨

  “通过亲历这次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确实感受到非诉解纷省时省力!”近日,垫江法院街镇法官走进桂溪街道,通过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等,指导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工伤赔偿纠纷后,当事人表示,希望“一街镇一法官”这一司法为民举措常态化坚持。

  作为市高法院精心实施的一项民生实事举措,“一街镇一法官”以建立联系法官机制为基本框架,要求各基层人民法院在街道、镇、乡、区级以上园区各选派一名员额法官定点联系,协助开展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社会治理等工作,并以通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目前,全市40家基层法院已全部建立“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共计为1093个乡、镇、街道、园区、重点企业等选配1116名联系法官。

  全市还组织发动12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进家入户开展大宣传大走访大排查,重点围绕开展平安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排查上报风险隐患、关爱帮扶特殊群体、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社情民意等方面开展工作。多个区县将推动“网格员进千万家”活动与党员干部“双报到”、警务联动等工作充分结合,排查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8500余起,及时化解16900余起。

  “我们还从实际出发推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践行‘老马调解法’、推广‘乡贤评理堂’、培育‘金牌调解员’,有力有效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13.9万件,调解成功13.7万件,调解成功率98.6%。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还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建立“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的意见》,有效整合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优势资源,共推法治乡村建设。

  盯热点

  严打违法犯罪护民安

  紧盯民生热点,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重要举措,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利益,我市深化“全民反诈”行动,守好群众“钱袋子”。在“全民反诈”行动中,全市将宣传防范作为第一任务来抓,推动反诈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圈、进单位”。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反诈预警135.2万人次,共破获本地案件7569起,止付冻结资金25亿元,追赃挽损93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39%。

  “之前老远都能闻到臭味儿,从来都不敢到这个河边来纳凉。经过治理,改善了好多,这几天天气凉快,我们晚上经常来河边散步……”近日,璧山区检察院、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到璧山区广普镇璧南河支流进行回访,附近的群众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而这一切改变,还得益于璧山区检察院与该区河长办签订《关于落实“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并在该区河长办设立派驻检察官联络室,共同推进河流管理保护工作。

  能有如此成效,离不开我市检察机关着眼人民群众“舌尖上”“头顶上”“脚底下”的安全,深入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和“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等犯罪。据了解,自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全市检察机关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478件,立案2190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1585件,食品药品安全等公益诉讼案件70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6人,打掉窝点28个,涉案金额1亿余元。

  创亮点

  强化科技赋能便民利

  “在外面停车被挡还没联系方式的时候真是急死人,现在用‘警快办’,只需要扫个码就可以通知车主挪车,很方便!”周女士拿着手机,点开“警快办”一边操作一边说道。

  不仅有一键扫码通知车主挪车,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内地居民出国境证件预约、驾驶证计分查询……只需要手机点开“警快办”实名注册,这些即可实现。重庆公安推出“警快办”平台,围绕群众办证办事、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已推出了重名查询、堵路移车、出生登记、迁入登记、车驾管业务等314项网上预约、办事服务措施,真正实现“动动手指”,大事小事一通办理。

  法院系统升级“车载便民法庭”3.0版,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一揽子装上车。全面应用云上共享法庭,今年底将建立覆盖三级法院的科技法庭以及主要律所、调解中心的远程出庭室,群众可就近选择出庭地点,切实方便群众诉讼。

  检察系统开通律师互联网阅卷系统,让律师只凭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足不出户地实现阅卷,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

  释疑点

  拓宽法律服务暖民心

  “遗嘱可否打印或是录像?”“可以!”近日,彭水县司法局保家司法所联合镇平安办、林业站走上街头,通过发放小册子、知识问答宣传单、解答法律咨询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并详细讲解《民法典》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亮点内容,收获一批群众“粉丝”,大家纷纷领取宣传单、咨询法律问题。

  一场场生动的法律宣传活动正在全市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如火如荼开展。据了解,全市扎实开展《民法典》、校园欺凌和禁毒等主题宣传,截至目前,已组建400余个普法讲师团,深入开展法治宣讲。

  同时,还有一批拥有专业法律知识、每天奔波在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一线的法律援助人员,他们围绕农民工讨薪、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案件,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不断传递执法司法人性关怀,坚持“扩大范围、降低门槛”的法律援助理念。实施“法援惠民生”工程,办理援助案件1.8万余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经济利益2.3亿元。

  “全市政法系统正在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但这不是感叹号,更不是句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将一直在路上。”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记者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