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新闻时刻发生 我一直在路上

时间: 2021-12-3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12

  编者按

  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年失去或者获得了什么?请您与重庆法治报的记者一起打开属于新闻媒体人的2021记忆,见证、经历、参与他们这一年的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经苦难,方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记录当下,接续奋斗未来可期。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我想这样来定位记者生活的常态:当人们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在网上;当人们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从2005年开始,我就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

  还记得2005年11月3日第一篇稿子在原成都军区《战旗报》刊发后,我兴奋地拿着报纸挨个给部队领导和战友看,从那时开始,我坚定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执着和信念。经过自己努力,后面陆续有稿子在《解放军报》《战旗报》《军事记者》等媒体刊发,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和杂志上,也记载了我在部队8年爬格子的成果和收获。

  2013年我从部队退役后,应聘来到重庆法治报工作。如今,我在重庆法治报已工作了8个年头,期间我进社区采访过调解员、跟随水上派出所民警巡逻、同忠县法院女子法庭的女法官一起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通过采访挖掘,一桩桩鲜活、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人物扑面而来,让我顿时领悟: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挖掘到好新闻好素材。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本报推出特别策划“高举父辈旗帜 传承红色基因”。在得知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某中队战士曹智一家三代建功军营的新闻线索后,我主动联系中队采访,从中感受到“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是曹智一家三代传承的信仰,是他们永不弯曲的脊梁。

  革命法庭的设立,是重庆法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为当时的重庆法治建设播下了一粒火种。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城口,成立城口县苏维埃政府,同时建立了红色革命法庭。为了追寻报道红色革命法庭的事迹,今年6月28日报社副总编辑杨旭军带队深入城口县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庙坝镇、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追寻革命法庭的足迹。多日奔波,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司法精神在这里一代接一代传承。这次采访我感悟最深的是写稿有时要打破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下笔之前一定想好使用什么样的体裁,有时多样性的体裁能为我们写作一篇好文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来没有人如此,打动我的心,还有许多许多话,想说给你听……”当写完这篇新闻总结感悟时,脑子里浮现出的竟是这句能代表我此刻心情的歌词。“新闻时刻在发生,记者一直在路上。”在之后的新闻路上,我会怀揣着对这份事业热爱的初心和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敬畏之心,向生活学习、向观众学习、向蓬勃发展的融媒体新时代学习,继续出发,用手中的笔传播法治好声音。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新闻时刻发生 我一直在路上

  编者按

  站在2021年的尾巴上,我们不禁思考,这一年失去或者获得了什么?请您与重庆法治报的记者一起打开属于新闻媒体人的2021记忆,见证、经历、参与他们这一年的工作,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历经苦难,方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记录当下,接续奋斗未来可期。

 

  “新闻在路上,记者是行者。”我想这样来定位记者生活的常态:当人们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在网上;当人们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从2005年开始,我就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

  还记得2005年11月3日第一篇稿子在原成都军区《战旗报》刊发后,我兴奋地拿着报纸挨个给部队领导和战友看,从那时开始,我坚定了从事新闻工作的执着和信念。经过自己努力,后面陆续有稿子在《解放军报》《战旗报》《军事记者》等媒体刊发,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和杂志上,也记载了我在部队8年爬格子的成果和收获。

  2013年我从部队退役后,应聘来到重庆法治报工作。如今,我在重庆法治报已工作了8个年头,期间我进社区采访过调解员、跟随水上派出所民警巡逻、同忠县法院女子法庭的女法官一起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通过采访挖掘,一桩桩鲜活、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有温度、有情怀、有灵魂的人物扑面而来,让我顿时领悟: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挖掘到好新闻好素材。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本报推出特别策划“高举父辈旗帜 传承红色基因”。在得知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二支队某中队战士曹智一家三代建功军营的新闻线索后,我主动联系中队采访,从中感受到“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是曹智一家三代传承的信仰,是他们永不弯曲的脊梁。

  革命法庭的设立,是重庆法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也为当时的重庆法治建设播下了一粒火种。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城口,成立城口县苏维埃政府,同时建立了红色革命法庭。为了追寻报道红色革命法庭的事迹,今年6月28日报社副总编辑杨旭军带队深入城口县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庙坝镇、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追寻革命法庭的足迹。多日奔波,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司法精神在这里一代接一代传承。这次采访我感悟最深的是写稿有时要打破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下笔之前一定想好使用什么样的体裁,有时多样性的体裁能为我们写作一篇好文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来没有人如此,打动我的心,还有许多许多话,想说给你听……”当写完这篇新闻总结感悟时,脑子里浮现出的竟是这句能代表我此刻心情的歌词。“新闻时刻在发生,记者一直在路上。”在之后的新闻路上,我会怀揣着对这份事业热爱的初心和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敬畏之心,向生活学习、向观众学习、向蓬勃发展的融媒体新时代学习,继续出发,用手中的笔传播法治好声音。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