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反诈兄弟”出场 骗子退、退、退!

时间: 2022-09-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503

  不会说段子的演员不是好警察。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社区民警钟前刚和刘旭,为了把反诈宣传做到极致,使出了洪荒之力。

  设计海报、做PPT、拍视频、讲脱口秀、说反诈相声……但凡两人出场,必定热闹非凡,笑声不断,观众亲切地称呼他们“反诈兄弟”。

“反诈兄弟”为市民送去反诈脱口秀

  缘起:来自一位被骗老人的触动

  2019年夏天,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值班前台来了一位老婆婆。从她焦急的眼神中,正在值班的刘旭和钟前刚猜测到这位婆婆可能被骗了。果不其然,经询问得知,老婆婆被熟人拉去买理财产品,被骗20万元。

  “老人被骗这么大数额的案子还是比较少,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由于案发地点在其他派出所辖区,为婆婆做好笔录后,刘旭、钟前刚开车送婆婆到属地派出所交接。

  “我这20万的养老钱,女儿女婿借过多次都被我拒了,女婿说我自私,女儿也不搭理我,哪知道一个跳坝坝舞的姐妹喊我去买理财,说是回报很高……”途中,婆婆说着说着哭了起来。刘旭、钟前刚几经劝慰,婆婆才止住了哭泣。下车之际,婆婆突然发出一句感慨:“如果谁能早点告诉我,这可能是骗子,就好了。”

  “如果我们警方能提前预警、提前宣传,让社会大众早点知悉各种诈骗手段,就没那么多人被骗了。”婆婆的一句感概引发两人深思。

  随后,两人作为社区民警,时常登门入户做宣传,组织院坝会讲防范。“但是,光靠两个人的‘口口相传’是不够的。”于是,从未学过美工设计的他们开始学习PS、Poster等制图软件,梳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

  就这样,第一张出自两人之手的“防范理财诈骗提醒”贴满了辖区小巷弄堂,第一份入户防骗卡片交到了社区居民手中,第一份警情通报贴在了警民宣传栏……钟前刚也接到了第一个防骗咨询电话。逐渐的,防骗卡也从两人负责的社区发放到整个大阳沟派出所辖区。

  线上宣传:“反诈兄弟”正式“出道”

  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如何才能让更多群众更清醒、更直观地认识到形式各异的诈骗手段,从而提高防范意识,管住自己钱包?刘旭和钟前刚绞尽脑汁。

  2020年,两人经过多次商议,逐渐有了“拍摄短视频进行反诈宣传”的想法。于是,钟Sir、刘Sir“反诈兄弟”正式“出道”。

  当年11月26日,《刚旭说法之法眼看三国》在“平安渝中”微信公众号上线。风趣的语言、跌宕的情节,加上重庆本土化接地气的解说,这段有梗又有料的视频很快得到网友们的认可。

  虽然成片只有短短3分钟,但完全是门外汉的两人可没少花功夫。

  拍视频、剪视频、做特效……没有专业设备,两人自费淘了一台二手单反相机;不会操作,就在网上自学、向擅长的同事请教。为了把内容做“活”,刘旭分析了派出所一年多的接处警情况,采用居民身边的事,加入重庆言子发音解说,将反诈防骗、治安防控、法治宣传等内容融入其中。就这样,两人在工作之余,拍摄了一部又一部反诈脱口秀视频。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两人在“渝中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里专门开设了防范养老诈骗视频专栏,拍摄防范养老诈骗系列剧情片在该专栏播放,通过还原诈骗手法,让老年人看得明白学得会。

  2020年以来,他俩自编自导自演的《大阳沟故事》《刚旭说法》等系列短视频已陆续上线40余条,并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得到广泛转载,累计点击量达数百万次。

  线下反诈:接地气的反诈脱口秀

  “一位婆婆买22万理财用来养老,要120岁才能取出本金”“有位老大爷花了2万块钱,买7个碗口那么大的‘纯银’纪念币,比我家的菜板还要厚”……7月8日下午,在菜园坝某小商品灯饰批发城内,刘旭、钟前刚用轻松活泼、极接地气的重庆言子脱口秀,讲述了领鸡蛋套路买保健品、哄骗老人买理财产品、纪念币收藏骗局等真实案例,逗得现场群众哈哈大笑。

  “两位警官真是有心了,把案件编得像相声一样,让我们一听就知道了诈骗分子的各种手段,明白了遇到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相信警察!”在现场参加活动的李大姐说。像这样的防范养老诈骗线下集中宣传活动,两人已先后参加100余场次。

  在“反诈兄弟”刘旭、钟前刚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渝中区养老诈骗案件发案呈下降趋势,两人线上线下反诈,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收获了众多老年粉丝,也收获了辖区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反诈兄弟”出场 骗子退、退、退!

  不会说段子的演员不是好警察。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社区民警钟前刚和刘旭,为了把反诈宣传做到极致,使出了洪荒之力。

  设计海报、做PPT、拍视频、讲脱口秀、说反诈相声……但凡两人出场,必定热闹非凡,笑声不断,观众亲切地称呼他们“反诈兄弟”。

“反诈兄弟”为市民送去反诈脱口秀

  缘起:来自一位被骗老人的触动

  2019年夏天,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值班前台来了一位老婆婆。从她焦急的眼神中,正在值班的刘旭和钟前刚猜测到这位婆婆可能被骗了。果不其然,经询问得知,老婆婆被熟人拉去买理财产品,被骗20万元。

  “老人被骗这么大数额的案子还是比较少,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由于案发地点在其他派出所辖区,为婆婆做好笔录后,刘旭、钟前刚开车送婆婆到属地派出所交接。

  “我这20万的养老钱,女儿女婿借过多次都被我拒了,女婿说我自私,女儿也不搭理我,哪知道一个跳坝坝舞的姐妹喊我去买理财,说是回报很高……”途中,婆婆说着说着哭了起来。刘旭、钟前刚几经劝慰,婆婆才止住了哭泣。下车之际,婆婆突然发出一句感慨:“如果谁能早点告诉我,这可能是骗子,就好了。”

  “如果我们警方能提前预警、提前宣传,让社会大众早点知悉各种诈骗手段,就没那么多人被骗了。”婆婆的一句感概引发两人深思。

  随后,两人作为社区民警,时常登门入户做宣传,组织院坝会讲防范。“但是,光靠两个人的‘口口相传’是不够的。”于是,从未学过美工设计的他们开始学习PS、Poster等制图软件,梳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段。

  就这样,第一张出自两人之手的“防范理财诈骗提醒”贴满了辖区小巷弄堂,第一份入户防骗卡片交到了社区居民手中,第一份警情通报贴在了警民宣传栏……钟前刚也接到了第一个防骗咨询电话。逐渐的,防骗卡也从两人负责的社区发放到整个大阳沟派出所辖区。

  线上宣传:“反诈兄弟”正式“出道”

  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如何才能让更多群众更清醒、更直观地认识到形式各异的诈骗手段,从而提高防范意识,管住自己钱包?刘旭和钟前刚绞尽脑汁。

  2020年,两人经过多次商议,逐渐有了“拍摄短视频进行反诈宣传”的想法。于是,钟Sir、刘Sir“反诈兄弟”正式“出道”。

  当年11月26日,《刚旭说法之法眼看三国》在“平安渝中”微信公众号上线。风趣的语言、跌宕的情节,加上重庆本土化接地气的解说,这段有梗又有料的视频很快得到网友们的认可。

  虽然成片只有短短3分钟,但完全是门外汉的两人可没少花功夫。

  拍视频、剪视频、做特效……没有专业设备,两人自费淘了一台二手单反相机;不会操作,就在网上自学、向擅长的同事请教。为了把内容做“活”,刘旭分析了派出所一年多的接处警情况,采用居民身边的事,加入重庆言子发音解说,将反诈防骗、治安防控、法治宣传等内容融入其中。就这样,两人在工作之余,拍摄了一部又一部反诈脱口秀视频。

  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两人在“渝中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里专门开设了防范养老诈骗视频专栏,拍摄防范养老诈骗系列剧情片在该专栏播放,通过还原诈骗手法,让老年人看得明白学得会。

  2020年以来,他俩自编自导自演的《大阳沟故事》《刚旭说法》等系列短视频已陆续上线40余条,并在众多网络平台上得到广泛转载,累计点击量达数百万次。

  线下反诈:接地气的反诈脱口秀

  “一位婆婆买22万理财用来养老,要120岁才能取出本金”“有位老大爷花了2万块钱,买7个碗口那么大的‘纯银’纪念币,比我家的菜板还要厚”……7月8日下午,在菜园坝某小商品灯饰批发城内,刘旭、钟前刚用轻松活泼、极接地气的重庆言子脱口秀,讲述了领鸡蛋套路买保健品、哄骗老人买理财产品、纪念币收藏骗局等真实案例,逗得现场群众哈哈大笑。

  “两位警官真是有心了,把案件编得像相声一样,让我们一听就知道了诈骗分子的各种手段,明白了遇到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相信警察!”在现场参加活动的李大姐说。像这样的防范养老诈骗线下集中宣传活动,两人已先后参加100余场次。

  在“反诈兄弟”刘旭、钟前刚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渝中区养老诈骗案件发案呈下降趋势,两人线上线下反诈,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收获了众多老年粉丝,也收获了辖区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记者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