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远山如黛,碧空万里。贺兰山的臂弯下,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首家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熠熠生辉。 据了解,为了解决辖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群众多次跑、跑不好等问题,西夏区立足辖区老旧破产企业多、国有农场自发移民多、矛盾纠纷多而复杂等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建成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推行“只进一扇门”“一条龙服务”模式,确保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群众,实现矛盾纠纷“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采访团在银川市西夏区综治中心采访) “一站式”服务彰显法治力量 8月29日,“平安建设宁夏行”全国省级法治媒体集中采访团记者在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见到了两面同一个人送来的锦旗,署名都是单先生。法律援助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锦旗背后的故事。 2021年12月,单先生因发生工伤事故与公司协商未果,来到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法律援助窗口求助。西夏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核后,指派律师刘源为他代理案件。刘源根据单先生的情况,就其工伤待遇和补缴社保等问题提出劳动仲裁申请,案件通过劳动仲裁、一审和二审程序,最终经强制执行,帮助他拿到工伤事故赔偿款13万余元。2022年3月,单先生特意送上一面锦旗,表达对援助中心及援助律师的感激。为帮助单先生继续追讨公司欠缴的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刘源继续为其代理,案件经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税务部门、社保机构核定,督促公司为单先生缴纳了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和失业保险金。有感于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便民和温暖,单先生今年3月又送去一面锦旗致谢。 西夏区在原综治中心的基础上,将信访接待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12个中心整合成“一个中心”,率先建成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人数18951人次,受理各类案件13423起,办结12311件,办结率达到92%,成为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反映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的主阵地。 (工作人员在为群众办理业务) 打造“全链条”化解新格局 当记者走进位于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内的“老肖调解工作室”,南向照进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小小的隔间内,调解了一件件困扰各方的烦心事、“老大难”。 “不是我们不愿意交,物业服务到位,我们自然愿意交费。”4月12日,“老肖调解工作室”的肖青山接到一个电话,业主李先生说着自己的诉求,希望当面与物业公司进行沟通。当李先生赶到“老肖调解工作室”时,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十几户业主均表示要反映物业公司存在的问题。听取各方意见后,肖青山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给大家提供了面对面的法律服务。经过一番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地讲解,业主们表示愿意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也表示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也是开展诉源治理的一个重要载体,积极探索“诉源治理1+N套餐”,打造“全链条”化解新格局,建立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调解机制。对重大疑难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由服务中心牵头法官、专职调解员、律师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会商研判。截至目前,累计诉前委派调解2155件,调解成功1708件,调解成功率达80%,司法确认案件304件。 驶入“信息化”服务快车道 如果将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楼综合大厅比作“前店”,致力于对群众诉求当面答复或依法就地进行调解,那么设在三楼综合功能区则可以称之为“后厂”。“以共享法庭为例,不仅能够网上立案,还能线上调解、线上审理,实现了司法资源共享,数据共享,平台共享。”该中心工作人员董会傲介绍。 5月,西夏区法院法官线上组织调解一起跨越数千公里的网络平台购销土豆纠纷。2022年11月27日,广东的王先生和宁夏的马先生通过网络平台达成购买土豆协议,约定由马先生将价值4.9万元的土豆运往广东佛山交付给王先生。11月27日,王先生通过微信支付土豆款4.9万元,马先生因故未能按时送货,王先生遂拒绝收货,最终导致土豆腐烂被倒掉。王先生诉至法院要求马先生退还货款。法官线上调解时,双方均认为系对方过错造成土豆损失。面对僵局,法官多次从情理、法理等方面向双方分析造成货物损失原因及双方各自存在的过错,建议互换角度考虑。双方经理性沟通协调,同意各担一部分损失。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在线上对调解笔录进行签字确认,此案最终圆满解决。 西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发挥各类信息化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综治、安监、公安等职能部门“多网融合、多格统一”,实现“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舆情监测和反馈制度,推进基层治理“一网统管”。 特派记者 陈富勇 覃蓝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