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饶 果)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会上,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介绍了重庆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相关情况。 “今年7月,我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重点提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我市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大会召开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明炬介绍。 在高位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市委、市政府印发分工方案,将科创大会112条任务分解落实到40个部门。市科技局分别与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国资委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市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同时,也与新加坡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和研发机构,签署《渝港创新及科技合作备忘录》。 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方面,重庆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到目前为止,新增科技型企业11642家,其中我市孵化器共孵化了738家、培育提升10841家,同时还引进了63家科技型企业,今年我市科技型企业有望突破5.5万家。同时,在提升企业质量上下功夫,已向科技部申请报备高新技术企业1824家,今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有望突破7000家,同时西山科技、智翔金泰已经在科创板上市,我市的天箭惯性上市申请被受理。 在提质发展创新平台方面,我市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实现新突破,从原来的8个,又增加了2个。布局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我市现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超过100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超过100个。前三季度,16个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9500亿元、同比增长6.9%,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武隆、梁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3个,有效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在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91项、直接经费超过4亿元,立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1项,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比如西南大学利用家蚕丝腺合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重庆大学开创界面调控新方法提升反式电池效率达24.6%。全市组织实施汽车核心软件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32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入超30亿元。以项目为牵引,我市技术攻关突破全球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应用于C919的最大截面7050铝合金超宽超厚预拉伸板等新产品。今年1~8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达到352.38亿元、同比增长27.3%,2022年我市研发投入强度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第一、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我市出台了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计划、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若干举措等文件。按照市委“三个一批”改革要求,加快推进成渝地区优质科创资源共用共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关键领域有组织科技创新和科研机构改革。深化知识信用价值贷款改革,促成合作银行累计为11852家(次)科技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过200亿元,引导商业贷款14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