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袁驿镇民主村“三堂会商”促进乡村善治

时间: 2024-01-3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程迷静 阅读量:8956

近日,记者从梁平区委政法委获悉,袁驿镇民主村延续“三堂会商”优良传统,成立“善治堂”,充分发挥本村乡贤调解作用,推行“听、理、议、定”四步工作法收集、梳理、调处民情民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形成了乡村善治的良好局面。全村先后荣获“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殊荣。

在下沉“听”方面,干部与村民同坐一条凳,同喝一杯茶,切实发挥进得了家门、拉得上家常、问得出实情的作用。推行“网格”管理,优化“村党总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先锋岗”模式,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开展走访下访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集中“理”方面,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针对收集梳理的问题“一对一”交办、“面对面”解决、“点对点”销号,确保每一条民情民意都有人员经办、有处理方案、有回访销号。2023年,全村共收集民情民意56条,全部得到有效化解和回应,村民满意度100%。

在一起“议”方面,以组为单位建立“一是一”讲理室,延续提升“三堂会商”功能,积极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五老调解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法律顾问共11人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村民矛盾纠纷,增强群众责任感和参与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在共同“定”方面,开展“大家议”行动,形成可量化、易操作、有奖惩的村规民约。推动以“十抵制十提倡”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重点治理工作,加强婚丧礼俗整治。实施畜禽入圈、柴火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五治”行动,持续开展“最美院落”“最美儿媳”等典型培育,不断厚植文明新风。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黄家云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梁平区袁驿镇民主村“三堂会商”促进乡村善治

近日,记者从梁平区委政法委获悉,袁驿镇民主村延续“三堂会商”优良传统,成立“善治堂”,充分发挥本村乡贤调解作用,推行“听、理、议、定”四步工作法收集、梳理、调处民情民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形成了乡村善治的良好局面。全村先后荣获“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殊荣。

在下沉“听”方面,干部与村民同坐一条凳,同喝一杯茶,切实发挥进得了家门、拉得上家常、问得出实情的作用。推行“网格”管理,优化“村党总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先锋岗”模式,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开展走访下访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集中“理”方面,严格实行清单管理,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针对收集梳理的问题“一对一”交办、“面对面”解决、“点对点”销号,确保每一条民情民意都有人员经办、有处理方案、有回访销号。2023年,全村共收集民情民意56条,全部得到有效化解和回应,村民满意度100%。

在一起“议”方面,以组为单位建立“一是一”讲理室,延续提升“三堂会商”功能,积极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五老调解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新乡贤、法律顾问共11人组成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村民矛盾纠纷,增强群众责任感和参与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在共同“定”方面,开展“大家议”行动,形成可量化、易操作、有奖惩的村规民约。推动以“十抵制十提倡”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重点治理工作,加强婚丧礼俗整治。实施畜禽入圈、柴火归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卫生上榜“五治”行动,持续开展“最美院落”“最美儿媳”等典型培育,不断厚植文明新风。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黄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