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石川 刘荣芳 )“杨桂花主任,我这个月积分有130了,我想要一瓶洗衣液”“可以,您先登记下!”在酉阳县楠木乡红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配建的积分超市虽然不大,但是奖品种类丰富,连日来,前来用积分兑换奖品的居民络绎不绝。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超市内,茶具、洗衣液、餐巾纸、手套、水杯等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但货架上标注的不是价格,是80分、100分、200分等不同分值的小卡片。 楠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党支部书记、主任杨佳昌介绍,成立积分超市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居民参与村务活动的积极性,除了可以兑换奖品外,也是评比先进模范的一个重要依据。 近年来,楠木乡红庄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将积分制与村级事务、村民利益联系起来,把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我们村将矛盾纠纷调解、好人好事、垃圾分类等十余项纳入积分项目,通过定制‘积分存折’,设置基础积分、正向积分、反向扣分的评分体系将积分量化。自文明积分超市运行后,共兑换商品3200件价值32360元,受益农户460户。”杨佳昌如是说。 如今,红庄村内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情民风逐渐好转,社会治理稳步向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蔚然成风。 “我乡通过这种积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以前的‘有事安排我干’到现在的‘有事我要干’的转变。”楠木乡党委书记刘小平说道,以前,村民意识观念落后,尤其是在婚丧嫁娶上攀比,讲究排场,大摆酒席。现在,以“积小安,为大安”为治理理念,实行积分制和红黑榜制度,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还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 同样实施积分制的还有其余3个村。如今,楠木乡通过“村民攒积分、支部开超市”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小积分”撬动“大转变”,为群众打造了存储文明的“银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