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个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基地配套“试验田” 探索生态修复与发展的共赢之路

时间: 2024-05-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063

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春风拂过,金色麦浪此起彼伏,与桂花树叶一齐沙沙作响……近日,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梁滩桥村,一幅乡村美丽画卷吸引过往游客沉醉其间,纷纷打卡留念。不同于一般的打卡景点,这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沙坪坝区检察院打造的全市首个生态修复基地的配套“试验田”。

据了解,这块“试验田”占地50亩,不远处就是检察机关的生态修复基地,于2021年8月规划建设,先期栽种了70棵桂花树,是辖区一家企业对水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替代性修复的结果。

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燕告诉记者:“‘试验田’作为多元司法生态修复模式的载体,不仅能让生态损害赔偿人在这里履行补种、补植等替代性修复活动,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还能为当地村民们创收,并且就近展示生态检察修复成果,可谓一举多得。”

相比于其他生态修复基地,这块“试验田”更注重生态检察与村民长期效益的结合。去年10月,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 “试验田”就种上了小麦和油菜。当前正值小麦快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麦穗迎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不仅如此,检察机关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和顺茶馆”,于今年2月挂牌成立“生态检察修复示范基地暨和顺茶馆”。在这里,检察官定期来茶馆普法和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村民们只需要花2元就能续一天的沱茶,可以休闲聊天,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解决烦心事。

“和顺茶馆”旁边就是生态修复基地的“生态检察多功能厅”,一起污染环境生态损害赔偿磋商会议正在进行。生态环境部门与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沙坪坝区某机械制造厂负责人,在检察官的参与下,对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达成了磋商协议。“如果磋商协议未达成、侵权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磋商协议,检察机关也会支持行政机关提起诉讼。”李燕介绍道。

走出生态修复基地,记者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一边是奔流不息的梁滩河,另一边是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两者都无声地宣示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如磐决心。

谈及生态修复基地与“试验田”的未来,李燕信心满满:“我们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好田园牧歌的守望者,持续擦亮生态检察名片,把‘试验田’的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做深做实做好,努力实现生态得到保护、企业受到警示、村民长期受益的有效统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首个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基地配套“试验田” 探索生态修复与发展的共赢之路

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春风拂过,金色麦浪此起彼伏,与桂花树叶一齐沙沙作响……近日,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梁滩桥村,一幅乡村美丽画卷吸引过往游客沉醉其间,纷纷打卡留念。不同于一般的打卡景点,这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沙坪坝区检察院打造的全市首个生态修复基地的配套“试验田”。

据了解,这块“试验田”占地50亩,不远处就是检察机关的生态修复基地,于2021年8月规划建设,先期栽种了70棵桂花树,是辖区一家企业对水生态环境损害进行替代性修复的结果。

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燕告诉记者:“‘试验田’作为多元司法生态修复模式的载体,不仅能让生态损害赔偿人在这里履行补种、补植等替代性修复活动,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还能为当地村民们创收,并且就近展示生态检察修复成果,可谓一举多得。”

相比于其他生态修复基地,这块“试验田”更注重生态检察与村民长期效益的结合。去年10月,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 “试验田”就种上了小麦和油菜。当前正值小麦快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麦穗迎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不仅如此,检察机关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和顺茶馆”,于今年2月挂牌成立“生态检察修复示范基地暨和顺茶馆”。在这里,检察官定期来茶馆普法和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村民们只需要花2元就能续一天的沱茶,可以休闲聊天,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有效解决烦心事。

“和顺茶馆”旁边就是生态修复基地的“生态检察多功能厅”,一起污染环境生态损害赔偿磋商会议正在进行。生态环境部门与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沙坪坝区某机械制造厂负责人,在检察官的参与下,对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达成了磋商协议。“如果磋商协议未达成、侵权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磋商协议,检察机关也会支持行政机关提起诉讼。”李燕介绍道。

走出生态修复基地,记者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一边是奔流不息的梁滩河,另一边是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两者都无声地宣示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如磐决心。

谈及生态修复基地与“试验田”的未来,李燕信心满满:“我们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当好田园牧歌的守望者,持续擦亮生态检察名片,把‘试验田’的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做深做实做好,努力实现生态得到保护、企业受到警示、村民长期受益的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