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10位“青锋”这么说

时间: 2024-05-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555

5月22日,在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召开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暨“青锋”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交流会上,10名“青锋”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分享了自身经历和学习感悟。为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参考,重庆法治报记者特摘录如下。

市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姜 迪:

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立,将纪律的红线转化为个人行为的底线,将纪律转化为肌肉记忆和思想记忆。

维稳指导处副处长 李辉宾:

充分运用多元化手段,探索理论学习的更多“打开方式”,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研究更加生动鲜活。

政策研究室干部 胡皓然:

学好用好纪律规矩,真正把《条例》作为防范风险的“安全阀”、自我保护的“护身符”,自觉以防“破纪”来防“破法”。

政策研究室干部 霍星伯:

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纪律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基层社会治理处干部 曾寓可:

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纪律的敬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自我约束,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遵规守纪作为干事创业的底线。

执法监督处干部 李 昊:

担当作为、动真碰硬,通过执法监督发现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不断促进政法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法治处干部 王 戬:

政法系统的数字化变革是一条尚未行径之路,必须坚持敢为人先,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

涉法涉诉信访督查处干部 徐 浩:

认真践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常态化排查,强化信访案件评查化解,善于解决问题,敢于化解矛盾。

智能化建设处干部 郭 进: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笃定的政治行动,锤炼党性修养、砥砺实干作风、提升政治能力,始终用《条例》来约束自己,做到警钟长鸣。

市法学会会员部干部 骆春桃:

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扣好“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每一步。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理论学习,10位“青锋”这么说

5月22日,在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召开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暨“青锋”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交流会上,10名“青锋”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分享了自身经历和学习感悟。为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参考,重庆法治报记者特摘录如下。

市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 姜 迪:

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立,将纪律的红线转化为个人行为的底线,将纪律转化为肌肉记忆和思想记忆。

维稳指导处副处长 李辉宾:

充分运用多元化手段,探索理论学习的更多“打开方式”,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研究更加生动鲜活。

政策研究室干部 胡皓然:

学好用好纪律规矩,真正把《条例》作为防范风险的“安全阀”、自我保护的“护身符”,自觉以防“破纪”来防“破法”。

政策研究室干部 霍星伯:

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纪律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基层社会治理处干部 曾寓可:

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纪律的敬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自我约束,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把遵规守纪作为干事创业的底线。

执法监督处干部 李 昊:

担当作为、动真碰硬,通过执法监督发现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不断促进政法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法治处干部 王 戬:

政法系统的数字化变革是一条尚未行径之路,必须坚持敢为人先,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

涉法涉诉信访督查处干部 徐 浩:

认真践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常态化排查,强化信访案件评查化解,善于解决问题,敢于化解矛盾。

智能化建设处干部 郭 进: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笃定的政治行动,锤炼党性修养、砥砺实干作风、提升政治能力,始终用《条例》来约束自己,做到警钟长鸣。

市法学会会员部干部 骆春桃:

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扣好“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