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茨竹乡“院坝会”开出“家常味”

时间: 2024-05-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程迷静 阅读量:8498

为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近日,万州茨竹乡党委政府在盛家村召开村民院坝会,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唠家常、谈村务、讲政策、听民声、问民计、兴产业,将政策变成家常话,做好群众的“翻译官”和“传话筒”,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桩民生实事,真正把工作做到“家门口”。

“大道理”讲成“小故事”

茨竹乡将院坝会作为持续开展政策宣讲的重要载体,通过面对面交谈,不断推动党的政策理论飞入百姓家,浸润百姓心,把国家好政策、好声音送到千家万户。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宣传、防范禁赌、电信诈骗、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人居环境等,用通俗易懂的话向老百姓讲解,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将单向“吸收”变为双向“交流”,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执行者的良好氛围。

听民声、话平安、解民忧

通过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的形式,聆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茨竹司法所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法律问题。结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

“龙门阵”变成“谋发展”

一个院落,一圈板凳,一次家门口的“群聊”,院坝会架起了一座座与群众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零障碍”交流,现场听群众意见,答群众疑问,让群众把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的话都说出来。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为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针对院坝会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吸收并分类建立台账,能现场解决的当即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做好登记,整理汇总形成台账制定规划,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茨竹乡主要负责人介绍,一场小“院坝会”,开出了“家常味”,把党的“好声音”送进群众心窝里,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有力拉近了干群距离,促进了乡村振兴“大”发展,描绘出了一幅群众跟着党员干、干群携手奋进的美好画卷。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万州区茨竹乡“院坝会”开出“家常味”

为进一步了解村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关切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近日,万州茨竹乡党委政府在盛家村召开村民院坝会,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唠家常、谈村务、讲政策、听民声、问民计、兴产业,将政策变成家常话,做好群众的“翻译官”和“传话筒”,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桩民生实事,真正把工作做到“家门口”。

“大道理”讲成“小故事”

茨竹乡将院坝会作为持续开展政策宣讲的重要载体,通过面对面交谈,不断推动党的政策理论飞入百姓家,浸润百姓心,把国家好政策、好声音送到千家万户。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宣传、防范禁赌、电信诈骗、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人居环境等,用通俗易懂的话向老百姓讲解,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将单向“吸收”变为双向“交流”,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执行者的良好氛围。

听民声、话平安、解民忧

通过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的形式,聆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茨竹司法所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专业的法律知识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法律问题。结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积极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

“龙门阵”变成“谋发展”

一个院落,一圈板凳,一次家门口的“群聊”,院坝会架起了一座座与群众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零障碍”交流,现场听群众意见,答群众疑问,让群众把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的话都说出来。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为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针对院坝会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吸收并分类建立台账,能现场解决的当即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做好登记,整理汇总形成台账制定规划,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茨竹乡主要负责人介绍,一场小“院坝会”,开出了“家常味”,把党的“好声音”送进群众心窝里,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有力拉近了干群距离,促进了乡村振兴“大”发展,描绘出了一幅群众跟着党员干、干群携手奋进的美好画卷。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