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4.8万起,群众安全感平均值达99%…… 重庆公安通报五年工作成效

时间: 2024-05-2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975

本网讯(记者 李亚 实习生 蒋雨虹)5月29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程效通报了全市公安机关五年来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效。五年来,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由2019年的13.1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8.3万起,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由2020年的6.6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3.8万起,降幅达42.7%。

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

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有力确保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平安重庆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由2019年的13.1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8.3万起;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群众安全感五年平均值达99%。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建立“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和“一书一令”机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在符合条件的411个派出所派驻人民调解员(律师)参与矛盾纠纷调处。

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夏季行动、全民反诈等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从2020年的6.6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3.8万起,降幅达42.7%;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08万起,抓获贩毒人员2.6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900公斤;“长江禁渔”行动战果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二;侦办经济金融领域大要案件142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亿元。

群众对公安受立案综合满意率达99.69%

五年来,大力建设法治公安,公安队伍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坚守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教育引导全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筹备公安立法计划建议项目24项,出台地方性法规3部、政府规章1部,其中《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养犬管理条例》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编制办理涉网贷案件等80类常见犯罪案件证据指引和20余部取证规范,执法办案“工具箱”不断丰富完善。

推进受立案制度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涉案财物管理、“阳光警务”等改革,全面推行110接处警可视化,建立执法办案“五个一律”闭环监督管控体系,群众对公安受立案综合满意率达99.69%。全市41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使用率达100%,实现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创建执法风险预警感知模型和“立而不侦、久侦不结”三色预警、三级处置机制,案件办结时间缩短3至5天,案件办理优良率超过90%。制定《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维权制度,查处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2300件。

235个派出所“一村一警(辅)”全覆盖

五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强警,公安工作系统重塑、整体智治逐步实现。推动出台《重庆市公安改革攻坚行动方案》,以数字警务为牵引,形成“1391”数字警务架构体系。构建重庆特色的警务云、大数据、新警综平台“三位一体”新型智慧公安大脑,建成投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2.0版。

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35个派出所推行“两队一室”改革,“一村一警(辅)”和社区民警进村(社区)班子实现全覆盖。

推动110非警务警情分流,打通全市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平台间的数据流转通道,加强“一标三实+N”基础信息采集,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公路公安检查站37个,治安卡口3864个,构建起环渝、环主城、环区县“治安防控圈”。建成智慧街面警务站50个、智慧安防小区7166个,“派出所主防、交巡警参与、特警队快处、机训队补位”街面三级巡防处一体化模式在全市试运行。渝中区、巴南区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国通办”“川渝通办”落地见效,打造 “警快办”平台,注册用户2032万人,上线服务事项431项,全程网办率达80.74%;派出所“一窗通办” 90%业务可现场办结、立等可取,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开具户籍类证明等户政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出生一件事”被国家有关部委推广;川渝通办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达115项,川渝毗邻地区110一体化处置机制改革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之一。

挂牌成立中西部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创新移民事务三级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落实公安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出台重庆公安经侦部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15条措施,制定《重庆市公安局提高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8条措施》,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措施,深受群众好评。

5062个次集体和6.4万人次记功嘉奖

五年来,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四个铁一般”的过硬公安队伍建设有力。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1.6万余场次。制定《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数据建模、“渝警骁骑”等比武竞赛获公安部通报表扬。全市训练基地达22个,训练容量提升至3631人。完善先进典型发现、培养、选树、宣传、表彰融合机制,“最美渝警楷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5062个次集体和6.4万人次记功嘉奖,队伍涌现出“时代楷模”杨雪峰、一级英模冯中成、“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董航宇等一大批重大先进典型。

程效表示,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确保重庆公安事业全面迈入并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4.8万起,群众安全感平均值达99%…… 重庆公安通报五年工作成效

本网讯(记者 李亚 实习生 蒋雨虹)5月29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程效通报了全市公安机关五年来做好各项公安工作取得的成效。五年来,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由2019年的13.1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8.3万起,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由2020年的6.6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3.8万起,降幅达42.7%。

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

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有力确保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平安重庆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由2019年的13.1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8.3万起;现行命案连续五年全部告破;群众安全感五年平均值达99%。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建立“一庭两所”联调机制和“一书一令”机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在符合条件的411个派出所派驻人民调解员(律师)参与矛盾纠纷调处。

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夏季行动、全民反诈等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从2020年的6.6万起下降至2023年的3.8万起,降幅达42.7%;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08万起,抓获贩毒人员2.65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900公斤;“长江禁渔”行动战果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二;侦办经济金融领域大要案件142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亿元。

群众对公安受立案综合满意率达99.69%

五年来,大力建设法治公安,公安队伍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坚守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教育引导全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筹备公安立法计划建议项目24项,出台地方性法规3部、政府规章1部,其中《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养犬管理条例》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编制办理涉网贷案件等80类常见犯罪案件证据指引和20余部取证规范,执法办案“工具箱”不断丰富完善。

推进受立案制度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涉案财物管理、“阳光警务”等改革,全面推行110接处警可视化,建立执法办案“五个一律”闭环监督管控体系,群众对公安受立案综合满意率达99.69%。全市41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成使用率达100%,实现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创建执法风险预警感知模型和“立而不侦、久侦不结”三色预警、三级处置机制,案件办结时间缩短3至5天,案件办理优良率超过90%。制定《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维权制度,查处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2300件。

235个派出所“一村一警(辅)”全覆盖

五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强警,公安工作系统重塑、整体智治逐步实现。推动出台《重庆市公安改革攻坚行动方案》,以数字警务为牵引,形成“1391”数字警务架构体系。构建重庆特色的警务云、大数据、新警综平台“三位一体”新型智慧公安大脑,建成投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2.0版。

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35个派出所推行“两队一室”改革,“一村一警(辅)”和社区民警进村(社区)班子实现全覆盖。

推动110非警务警情分流,打通全市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平台间的数据流转通道,加强“一标三实+N”基础信息采集,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公路公安检查站37个,治安卡口3864个,构建起环渝、环主城、环区县“治安防控圈”。建成智慧街面警务站50个、智慧安防小区7166个,“派出所主防、交巡警参与、特警队快处、机训队补位”街面三级巡防处一体化模式在全市试运行。渝中区、巴南区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国通办”“川渝通办”落地见效,打造 “警快办”平台,注册用户2032万人,上线服务事项431项,全程网办率达80.74%;派出所“一窗通办” 90%业务可现场办结、立等可取,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开具户籍类证明等户政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出生一件事”被国家有关部委推广;川渝通办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达115项,川渝毗邻地区110一体化处置机制改革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之一。

挂牌成立中西部首家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创新移民事务三级服务体系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落实公安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出台重庆公安经侦部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15条措施,制定《重庆市公安局提高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办效能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8条措施》,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措施,深受群众好评。

5062个次集体和6.4万人次记功嘉奖

五年来,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四个铁一般”的过硬公安队伍建设有力。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1.6万余场次。制定《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警务实战教官技能、数据建模、“渝警骁骑”等比武竞赛获公安部通报表扬。全市训练基地达22个,训练容量提升至3631人。完善先进典型发现、培养、选树、宣传、表彰融合机制,“最美渝警楷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5062个次集体和6.4万人次记功嘉奖,队伍涌现出“时代楷模”杨雪峰、一级英模冯中成、“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董航宇等一大批重大先进典型。

程效表示,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加快形成和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确保重庆公安事业全面迈入并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