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精准发力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时间: 2024-05-3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564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把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坚持学思用结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拒绝校园欺凌

守护少年的你

近日,巫溪县公安局柏杨派出所民警走进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校园安全宣讲。此次宣讲旨在增强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平安校园。

法治安全教育(资料图)

宣讲会上,民警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近期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这些案例不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还激发了他们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的决心。

民警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区分“校园欺凌”和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同学们逐渐认识到,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对心灵的摧残。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宣讲会上还就如何预防被欺凌、遇到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勇敢站出来抵制校园欺凌,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向必耀在宣讲会上强调了学校对于杜绝校园欺凌的坚定立场。他说,学校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管,对于发现的校园欺凌行为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学校还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醒同学们在网络世界中也要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

消防安全培训(资料图)

平安校园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校师生持续努力和关注。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还应加强法治教育,让同学们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火灾疏散演练)

预防网络犯罪

护佑花季青春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犯罪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而青少年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更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和潜在犯罪者。为了加强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特邀请了巫溪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熊德川一行,来校举办“预防网络犯罪 守护花季青春”法治安全专题讲座。

熊德川以“莎姐守未”系列为引子,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和后果。他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生动地揭示了未成年人贩毒吸毒、性侵、网络诈骗和盗窃等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些案例不仅让师生深刻认识到犯罪的恶劣影响,更让大家明白了预防犯罪、远离犯罪的重要性。

熊德川强调,管控好“猎奇心、逆反心、盲从心、攀比心、报复心”五种心理发育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关键。他表示,这些不良心理往往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因此需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些心理问题。熊德川还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他建议,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要提高对网络犯罪的辨识能力,警惕各种网络诈骗和陷阱;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监督,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讲座最后,熊德川深情地寄语全体同学:“少年若光明,国家就光明;少年若温暖,国家就温暖。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黑暗,心怀理想,奋勇向前,永远做阳光下的逐梦少年。”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预防网络犯罪、守护花季青春的决心。

此次讲座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法治意识,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积极传播法律知识,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沈远万

学校简介

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坐落于巫溪县柏杨街道丰益社区,于2017年秋季建成。目前,学校已招收教学班65个,在校学生3700余人;现有在编教师215人,平均年龄34岁。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发展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走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

学校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学校确立了品格教育、群文阅读以及部分体育、艺术教育项目。2020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全市第六名的好成绩;2021年参加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获优秀组织奖。办学六年来,历年重点高中录取率均达80%以上,先后获得了县级健康学校、县级教研示范校、县级文明单位、县红旗团委、县六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精准发力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把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坚持学思用结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拒绝校园欺凌

守护少年的你

近日,巫溪县公安局柏杨派出所民警走进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校园安全宣讲。此次宣讲旨在增强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平安校园。

法治安全教育(资料图)

宣讲会上,民警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近期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这些案例不仅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还激发了他们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的决心。

民警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区分“校园欺凌”和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同学们逐渐认识到,校园欺凌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对心灵的摧残。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宣讲会上还就如何预防被欺凌、遇到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勇敢站出来抵制校园欺凌,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向必耀在宣讲会上强调了学校对于杜绝校园欺凌的坚定立场。他说,学校将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管,对于发现的校园欺凌行为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学校还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醒同学们在网络世界中也要保持警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

消防安全培训(资料图)

平安校园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校师生持续努力和关注。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还应加强法治教育,让同学们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火灾疏散演练)

预防网络犯罪

护佑花季青春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犯罪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而青少年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更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和潜在犯罪者。为了加强全校师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特邀请了巫溪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熊德川一行,来校举办“预防网络犯罪 守护花季青春”法治安全专题讲座。

熊德川以“莎姐守未”系列为引子,深入浅出地为师生们讲解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和后果。他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生动地揭示了未成年人贩毒吸毒、性侵、网络诈骗和盗窃等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些案例不仅让师生深刻认识到犯罪的恶劣影响,更让大家明白了预防犯罪、远离犯罪的重要性。

熊德川强调,管控好“猎奇心、逆反心、盲从心、攀比心、报复心”五种心理发育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关键。他表示,这些不良心理往往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因此需要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些心理问题。熊德川还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和趋势,提出了多条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他建议,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要提高对网络犯罪的辨识能力,警惕各种网络诈骗和陷阱;要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监督,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讲座最后,熊德川深情地寄语全体同学:“少年若光明,国家就光明;少年若温暖,国家就温暖。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黑暗,心怀理想,奋勇向前,永远做阳光下的逐梦少年。”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学生们更加坚定了预防网络犯罪、守护花季青春的决心。

此次讲座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法治意识,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积极传播法律知识,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沈远万

学校简介

巫溪县思源实验学校坐落于巫溪县柏杨街道丰益社区,于2017年秋季建成。目前,学校已招收教学班65个,在校学生3700余人;现有在编教师215人,平均年龄34岁。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发展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走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

学校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学校确立了品格教育、群文阅读以及部分体育、艺术教育项目。2020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中学生足球比赛,获得全市第六名的好成绩;2021年参加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获优秀组织奖。办学六年来,历年重点高中录取率均达80%以上,先后获得了县级健康学校、县级教研示范校、县级文明单位、县红旗团委、县六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