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警方多警协同科技导侦破获污染环境案,捣毁13个窝点

时间: 2024-06-0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01

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近年来,九龙坡警方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保持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日前就会同相关部门,破获一起环境污染案件。

“树民村七孔滩的简易厂房里面,有人在烧臭铁桶,怕是会污染环境!”不久前,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接市公安局环保总队交办案件线索,西彭镇七孔滩私人厂房非法处置废油漆桶、废稀料桶、废胶水桶、废油桶等废铁桶(均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接到线索后,民警和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使用热感双光无人机开展空中排查,锁定了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厂房,对现场勘查隐蔽盲区开展立体排查,及时、准确固定现场证据。调查发现,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清洗、切割危险废物并销售,其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非法清洗后的危险废物包装桶随意堆砌)

随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按照市公安局统一部署,联合多地公安机关,会同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出动执法力量200余人,在6个区县的13个涉案点,抓获吴某彬、王某建、李某钉等嫌疑人33人,打掉跨省团伙1个,查获危险废物600余吨。

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彬等人在九龙坡、璧山、江津、大足等地开设作坊,非法清洗、切割从屈某兵等人处收购的废机油、废有机溶液包装桶,并销售给王某建开设的某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犯罪嫌疑人吴某彬、王某建等人从四川、重庆等地的中间商处购买切割好的铁皮,进行焚烧、酸洗后生产铁皮原料用于销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直排外环境。吴某彬、王某建等人的犯罪行为对土壤、地下水及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目前,公安机关已移送起诉18人。

案件查办过程中,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多次专题会商,从危废认定、称重计量和案件定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形成办案思路,最后确定恰当的时机开展联合执法。

九龙坡警方提醒: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一些化工、制药企业和个人对危险废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受经济利益驱动,或为节约处置危险废物成本,或为大肆敛财,将危险废物交由无资质的个人或公司非法处置,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公安机关将“零容忍、出重拳”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九龙坡警方多警协同科技导侦破获污染环境案,捣毁13个窝点

本网讯(记者 舒楚寒)近年来,九龙坡警方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保持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日前就会同相关部门,破获一起环境污染案件。

“树民村七孔滩的简易厂房里面,有人在烧臭铁桶,怕是会污染环境!”不久前,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接市公安局环保总队交办案件线索,西彭镇七孔滩私人厂房非法处置废油漆桶、废稀料桶、废胶水桶、废油桶等废铁桶(均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

接到线索后,民警和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使用热感双光无人机开展空中排查,锁定了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厂房,对现场勘查隐蔽盲区开展立体排查,及时、准确固定现场证据。调查发现,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清洗、切割危险废物并销售,其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

(非法清洗后的危险废物包装桶随意堆砌)

随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按照市公安局统一部署,联合多地公安机关,会同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出动执法力量200余人,在6个区县的13个涉案点,抓获吴某彬、王某建、李某钉等嫌疑人33人,打掉跨省团伙1个,查获危险废物600余吨。

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彬等人在九龙坡、璧山、江津、大足等地开设作坊,非法清洗、切割从屈某兵等人处收购的废机油、废有机溶液包装桶,并销售给王某建开设的某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犯罪嫌疑人吴某彬、王某建等人从四川、重庆等地的中间商处购买切割好的铁皮,进行焚烧、酸洗后生产铁皮原料用于销售,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直排外环境。吴某彬、王某建等人的犯罪行为对土壤、地下水及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生产秩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目前,公安机关已移送起诉18人。

案件查办过程中,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多次专题会商,从危废认定、称重计量和案件定性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形成办案思路,最后确定恰当的时机开展联合执法。

九龙坡警方提醒: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一些化工、制药企业和个人对危险废物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受经济利益驱动,或为节约处置危险废物成本,或为大肆敛财,将危险废物交由无资质的个人或公司非法处置,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公安机关将“零容忍、出重拳”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