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有场音乐会

时间: 2024-06-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771

◎  蒋春光

在重庆,消夏的方式有很多种,欣赏音乐也是,若要二者兼顾,去江边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应该是不错的选项。

6月的重庆将热未热,气温维持在二十四五度到三十三四度之间,纯粹是夏天的体感,但也不至于让人心烦气躁,其身心状态,刚够听一场露天音乐会。有一点消夏纳凉的意思,又有一点陶冶情操的意思,是不是会很放松,很舒适呢?

6月15日,我去重庆大剧院的户外广场,听一场由重庆文投集团举办的“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初次领略,很是期待。

当晚七点多,露天音乐会现场一切都布置好。重庆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各就各位,观众台座无虚席。风不知被谁收藏起来,人们摇着扇子,摇出夏夜点点星光。

夜色已至。霓虹闪烁的城市楼群环绕着我们,半轮月亮像悬在天上的玉磬,嘉陵江欢快地奔流着。左侧是朝天门来福士,右侧是千厮门大桥,而洪崖洞,以其灯火通明的暖金色调,成为音乐会最为华丽的背景。更远处,南山横卧,金鹰闪亮,为音乐会展示出更为深广的空间。

我承认,这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只是想听一场音乐会,顺便乘个凉,没想到却遇上了这么宏大富丽的背景。露天音乐会是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品类,它会损失一些室内音乐会的音效,但也会给予视觉上的补偿。最好的效果就是背景与音乐融为一体,为音乐增添特别的魅力和趣味。

这场“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些免费“借来”的背景,确实让它在演出之前,就以其气势恢宏的山水和城市建筑之美,呈现出的现代感和高级感,俘获了观众的眼睛,剩下的就是能配得上这个宏大背景的演奏了。我有些兴奋。久居郊外,竟忘了自己也是城市中人。此刻,我重返城市。

音乐会开始,听觉打开。之前消夏乘凉的想法已经隐退,燠热的感觉也被忽略,虽然此时仍然没有风,但我只专注于音乐。

当《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音乐会第一支曲子响起时,我知道,这是在向出生于重庆的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致敬,也是在向我们这个时代致敬。音乐会既有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歌剧魅影组曲》,又有在国内传唱度极高的《灯火里的中国》等,还有更贴近大众的《起风了》《兰亭序》《晚风心里吹》《海阔天空》等流行乐曲。而《长江之歌》气势磅礴,将音乐会推向一个高潮。重庆这座位于长江之滨的美丽城市,此曲奏响,山水相映,八方和鸣。总之,作为音乐门外汉的我,感觉到了热血在身体里快速奔涌,现场氛围棒极了。

国乐大师方锦龙的出场,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次他现场演奏了三支曲子。他弹拨的《忆江南》,像下了一场粒粒清晰的春雨;而《诗经·玄鸟》,则古色古香。最神奇的是他的锯琴独奏,一把锯木头的手锯,被他用马尾弓拉出了极为抒情的美妙乐音。

国乐大师的演奏,无论是琵琶,还是锯琴,都特别突出颤音和余音这两种技法。结果就是,颤音颤在了听众的心上,余音则绕江而走,绵绵不绝。方先生的演奏,为音乐会助阵。同时也让人看到民乐的精湛演技,正通过他这样的大师而发扬光大。

最后说一个小插曲。当我看到民乐队里有大提琴和小提琴时,有旁人提醒我说,提琴也是民乐的标配。可是这并不能消除我的疑惑,大小提琴,不是正宗的西洋乐器吗?回来看资料,才知民乐中低音乐器稀少,演奏一些大型的民乐作品时,会有天生的缺陷,所以大提琴就顺理成章地加进来了。不但有大提琴,还有贝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它们的确已是民乐的标配,只怪我孤陋寡闻。

可是小提琴呢?是不是如今民乐有交响化的倾向,加入小提琴,会让乐曲的音色更丰富一些呢?或者因为是露天音乐会,加入小提琴,可以弥补一下音效的损失呢?我这样想着。

江畔音乐会结束,台下观众掌声不断,我在这场音乐会中看到了民乐的更多创新与探索,更在天地山水间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我不禁感慨,这山城的夜真是浪漫……

  (作者系重庆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江畔有场音乐会

◎  蒋春光

在重庆,消夏的方式有很多种,欣赏音乐也是,若要二者兼顾,去江边听一场露天音乐会,应该是不错的选项。

6月的重庆将热未热,气温维持在二十四五度到三十三四度之间,纯粹是夏天的体感,但也不至于让人心烦气躁,其身心状态,刚够听一场露天音乐会。有一点消夏纳凉的意思,又有一点陶冶情操的意思,是不是会很放松,很舒适呢?

6月15日,我去重庆大剧院的户外广场,听一场由重庆文投集团举办的“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初次领略,很是期待。

当晚七点多,露天音乐会现场一切都布置好。重庆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各就各位,观众台座无虚席。风不知被谁收藏起来,人们摇着扇子,摇出夏夜点点星光。

夜色已至。霓虹闪烁的城市楼群环绕着我们,半轮月亮像悬在天上的玉磬,嘉陵江欢快地奔流着。左侧是朝天门来福士,右侧是千厮门大桥,而洪崖洞,以其灯火通明的暖金色调,成为音乐会最为华丽的背景。更远处,南山横卧,金鹰闪亮,为音乐会展示出更为深广的空间。

我承认,这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只是想听一场音乐会,顺便乘个凉,没想到却遇上了这么宏大富丽的背景。露天音乐会是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品类,它会损失一些室内音乐会的音效,但也会给予视觉上的补偿。最好的效果就是背景与音乐融为一体,为音乐增添特别的魅力和趣味。

这场“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些免费“借来”的背景,确实让它在演出之前,就以其气势恢宏的山水和城市建筑之美,呈现出的现代感和高级感,俘获了观众的眼睛,剩下的就是能配得上这个宏大背景的演奏了。我有些兴奋。久居郊外,竟忘了自己也是城市中人。此刻,我重返城市。

音乐会开始,听觉打开。之前消夏乘凉的想法已经隐退,燠热的感觉也被忽略,虽然此时仍然没有风,但我只专注于音乐。

当《在希望的田野上》作为音乐会第一支曲子响起时,我知道,这是在向出生于重庆的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致敬,也是在向我们这个时代致敬。音乐会既有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歌剧魅影组曲》,又有在国内传唱度极高的《灯火里的中国》等,还有更贴近大众的《起风了》《兰亭序》《晚风心里吹》《海阔天空》等流行乐曲。而《长江之歌》气势磅礴,将音乐会推向一个高潮。重庆这座位于长江之滨的美丽城市,此曲奏响,山水相映,八方和鸣。总之,作为音乐门外汉的我,感觉到了热血在身体里快速奔涌,现场氛围棒极了。

国乐大师方锦龙的出场,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次他现场演奏了三支曲子。他弹拨的《忆江南》,像下了一场粒粒清晰的春雨;而《诗经·玄鸟》,则古色古香。最神奇的是他的锯琴独奏,一把锯木头的手锯,被他用马尾弓拉出了极为抒情的美妙乐音。

国乐大师的演奏,无论是琵琶,还是锯琴,都特别突出颤音和余音这两种技法。结果就是,颤音颤在了听众的心上,余音则绕江而走,绵绵不绝。方先生的演奏,为音乐会助阵。同时也让人看到民乐的精湛演技,正通过他这样的大师而发扬光大。

最后说一个小插曲。当我看到民乐队里有大提琴和小提琴时,有旁人提醒我说,提琴也是民乐的标配。可是这并不能消除我的疑惑,大小提琴,不是正宗的西洋乐器吗?回来看资料,才知民乐中低音乐器稀少,演奏一些大型的民乐作品时,会有天生的缺陷,所以大提琴就顺理成章地加进来了。不但有大提琴,还有贝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它们的确已是民乐的标配,只怪我孤陋寡闻。

可是小提琴呢?是不是如今民乐有交响化的倾向,加入小提琴,会让乐曲的音色更丰富一些呢?或者因为是露天音乐会,加入小提琴,可以弥补一下音效的损失呢?我这样想着。

江畔音乐会结束,台下观众掌声不断,我在这场音乐会中看到了民乐的更多创新与探索,更在天地山水间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我不禁感慨,这山城的夜真是浪漫……

  (作者系重庆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