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警察蓝”捍卫“生态绿”——记环保尖兵王伟

时间: 2024-06-2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449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副支队长王伟收到来自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联合表彰,他被评选为全国“两打”专项行动表现突出个人,成为重庆公安系统上榜的两人之一。所谓“两打”,即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这一荣誉无疑是对王伟近几年工作的高度认可。在生态环保领域,这位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副支队长一直用“警察蓝”守护着“生态绿”。

王伟(左)

鹰眼出击

守护绿土的公安力量

2023年初,西彭镇树民村的一条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线索,让王伟与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迅速行动。面对隐蔽的简易厂房,他们运用科技手段,借助热感双光无人机展开空中排查,如同鹰眼般精准锁定目标。经过周密部署,警方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出击,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环境污染犯罪网络,抓获嫌疑人33名,缴获危险废物600余吨,有效遏制了生态破坏黑手。

王伟说,环保案件之前一般是行政部门调查后发现涉嫌犯罪才移送警方侦查,这些单位时常面临阻碍执法、抗拒执法等情况,有时甚至存在因对行刑衔接标准不明确导致以罚代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效果。相比于行政部门的环境执法人员,有刑事侦查执法权的民警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在侦破案件、固定证据方面有明显优势,有力推动了对非法排污的打击和治理。

学无止境

治安民警转身环保卫士

实际上,有20余年警龄的王伟也是“半路出家”。九龙坡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在2020年底成立时,有非法捕捞办案经验的治安民警王伟担起了生态环保领域案件的侦破重担。有了专业知识储备,又有一个个案子的操练,再加上原有的工作侦办经验,“环保民警”王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今年4月,华岩镇一小区居民每到晚上10点左右,就会闻到类似于塑料垃圾焚烧的味道。有业主代表自发组织起来到周边观察,但既没看到焚烧的火光,也没看到燃烧的烟雾,直到来到跳磴河附近一处小桥,才闻到了浓烈的异味。

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王伟当晚就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相关镇街工作人员对该片区河道及附近涉水涉气重点企业进行了突击排查。由于暗涵多,排查工作有很多不便,为尽快查清源头,工作组请来了专业管网排查公司和水质溯源公司,用管道机器人协助排查溯源。经过连续三个昼夜的拉网式排查,明确了排污的雨水井。王伟随即着手对排污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第三天深夜,王伟在华岩陶瓷市场附近发现一辆可疑车辆,车厢残留物质散发刺鼻味道,且与群众近期反映的扰民异味高度一致,疑似存在非法倾倒行为。当天,王伟立即对嫌疑人及来源单位展开调查,嫌疑人对倾倒产生异味液体的行为供认不讳。

拨云见日

数据迷雾中捍卫真相

在“两打”专项行动中,除了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同样是打击重点。

2023年7月,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巡查发现,九龙坡区一家铝制品加工企业的某项气体排放超标后,指标迅速降至低位,存在弄虚作假嫌疑。

线索移交到九龙坡警方后,王伟进一步调查得知,该公司工作人员违规拧动自动监测设备电磁阀与采样泵之间的进气管,通入空气稀释样气,干扰自动监测设备正常采样监测,导致自动监测数据严重失真,实现自动监测数据“虚假达标”的目的。

王伟通过数据异常问题的线索,结合视频监控平台、企业电子运维台账等信息综合研判,掌握嫌疑人违法操作自动监测设备的时间、方式及自动监测运行状况、企业生产状况等基本情况,迅速行动,精准固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证据。

面对复杂的数据迷雾,他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与视频监控,抽丝剥茧,发现了该企业企图通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不法行径。他用敏锐洞察与严谨取证,揭示了真相,震慑了那些企图以身试法的不法分子,守护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障了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王伟的坚守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他用行动践行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他不断创新执法手段,深化部门协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九龙公安力量。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以“警察蓝”捍卫“生态绿”——记环保尖兵王伟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副支队长王伟收到来自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联合表彰,他被评选为全国“两打”专项行动表现突出个人,成为重庆公安系统上榜的两人之一。所谓“两打”,即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动。这一荣誉无疑是对王伟近几年工作的高度认可。在生态环保领域,这位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食药环侦支队副支队长一直用“警察蓝”守护着“生态绿”。

王伟(左)

鹰眼出击

守护绿土的公安力量

2023年初,西彭镇树民村的一条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线索,让王伟与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迅速行动。面对隐蔽的简易厂房,他们运用科技手段,借助热感双光无人机展开空中排查,如同鹰眼般精准锁定目标。经过周密部署,警方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出击,一举捣毁了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环境污染犯罪网络,抓获嫌疑人33名,缴获危险废物600余吨,有效遏制了生态破坏黑手。

王伟说,环保案件之前一般是行政部门调查后发现涉嫌犯罪才移送警方侦查,这些单位时常面临阻碍执法、抗拒执法等情况,有时甚至存在因对行刑衔接标准不明确导致以罚代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效果。相比于行政部门的环境执法人员,有刑事侦查执法权的民警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在侦破案件、固定证据方面有明显优势,有力推动了对非法排污的打击和治理。

学无止境

治安民警转身环保卫士

实际上,有20余年警龄的王伟也是“半路出家”。九龙坡区公安分局食药环支队在2020年底成立时,有非法捕捞办案经验的治安民警王伟担起了生态环保领域案件的侦破重担。有了专业知识储备,又有一个个案子的操练,再加上原有的工作侦办经验,“环保民警”王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今年4月,华岩镇一小区居民每到晚上10点左右,就会闻到类似于塑料垃圾焚烧的味道。有业主代表自发组织起来到周边观察,但既没看到焚烧的火光,也没看到燃烧的烟雾,直到来到跳磴河附近一处小桥,才闻到了浓烈的异味。

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王伟当晚就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相关镇街工作人员对该片区河道及附近涉水涉气重点企业进行了突击排查。由于暗涵多,排查工作有很多不便,为尽快查清源头,工作组请来了专业管网排查公司和水质溯源公司,用管道机器人协助排查溯源。经过连续三个昼夜的拉网式排查,明确了排污的雨水井。王伟随即着手对排污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第三天深夜,王伟在华岩陶瓷市场附近发现一辆可疑车辆,车厢残留物质散发刺鼻味道,且与群众近期反映的扰民异味高度一致,疑似存在非法倾倒行为。当天,王伟立即对嫌疑人及来源单位展开调查,嫌疑人对倾倒产生异味液体的行为供认不讳。

拨云见日

数据迷雾中捍卫真相

在“两打”专项行动中,除了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同样是打击重点。

2023年7月,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巡查发现,九龙坡区一家铝制品加工企业的某项气体排放超标后,指标迅速降至低位,存在弄虚作假嫌疑。

线索移交到九龙坡警方后,王伟进一步调查得知,该公司工作人员违规拧动自动监测设备电磁阀与采样泵之间的进气管,通入空气稀释样气,干扰自动监测设备正常采样监测,导致自动监测数据严重失真,实现自动监测数据“虚假达标”的目的。

王伟通过数据异常问题的线索,结合视频监控平台、企业电子运维台账等信息综合研判,掌握嫌疑人违法操作自动监测设备的时间、方式及自动监测运行状况、企业生产状况等基本情况,迅速行动,精准固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证据。

面对复杂的数据迷雾,他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与视频监控,抽丝剥茧,发现了该企业企图通过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逃避监管的不法行径。他用敏锐洞察与严谨取证,揭示了真相,震慑了那些企图以身试法的不法分子,守护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障了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王伟的坚守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他用行动践行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他不断创新执法手段,深化部门协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九龙公安力量。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