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渝调研托育服务工作侧记

时间: 2024-06-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60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渝调研托育服务工作发现,我市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标准《托育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并将开展为托育机构“减负”行动,加快建立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的托育机构生均运营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营造托育发展良好氛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走访了重庆多个托育机构,调研组与社区工作者、老师们交流。花儿向上托育点是九龙坡区九龙街道大堰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引进的托育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1—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有20个托位,主要是全日托和半日托,托育费分别较市场价每月低1000元、500元……

类似这种联合办托的方式,在我市普惠托育中比较常见,让更多家庭在“家门口”托育。通过依托城市社区闲置办公用房、综合服务设施等存量房屋,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采取公建民营方式,改建一批规模在20个托位左右的社区托育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质的托育服务。目前,全市城市社区托育机构覆盖率已达40.83%。

此次调研发现,托育机构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大多数区县未匹配托育机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相关托育政策难以落地。而有的托育机构因运行成本较高,正陷于经营困境。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市公办托育机构平均成本为1488元/人/月(未含餐费),民办托育机构平均成本为2500元/人/月(未含餐费)。

为此,从2023年起,重庆对纳入备案管理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按照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分别给予每人每年900元、800元和700元的运营补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还强化金融保障,全市统一为备案托育机构购买综合责任险,降低托育机构运营风险。

调研中,有一些机构表示,与托育成本相比,托育机构获得感不强。部分人大代表和托育机构建议,要为托育机构“减负”,应尽快出台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法规,规范和引领托育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重庆市政府在汇报时表示,为了持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重庆建立了医育结合联盟,将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同时,为每个托育机构建立“机构身份码”,基本实现对托位数量,托位使用情况、备案情况,托育开放日活动等个案统计分析,形成托育发展“仪表盘”。

为了强化人才培养,重庆也引导有条件的学校增设托育相关专业。目前,全市7所本科院校、95所职业院校已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在校生4.5万余人。

此外,我市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标准《托育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规范托育机构发展。重庆将全力打造高质量托育服务示范区,推动“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与广大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相适应。预计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普惠托位占比达70%,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渝调研托育服务工作侧记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渝调研托育服务工作发现,我市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标准《托育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并将开展为托育机构“减负”行动,加快建立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的托育机构生均运营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营造托育发展良好氛围。

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走访了重庆多个托育机构,调研组与社区工作者、老师们交流。花儿向上托育点是九龙坡区九龙街道大堰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引进的托育机构,为辖区居民提供1—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有20个托位,主要是全日托和半日托,托育费分别较市场价每月低1000元、500元……

类似这种联合办托的方式,在我市普惠托育中比较常见,让更多家庭在“家门口”托育。通过依托城市社区闲置办公用房、综合服务设施等存量房屋,按照托育机构设置标准,采取公建民营方式,改建一批规模在20个托位左右的社区托育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质的托育服务。目前,全市城市社区托育机构覆盖率已达40.83%。

此次调研发现,托育机构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大多数区县未匹配托育机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相关托育政策难以落地。而有的托育机构因运行成本较高,正陷于经营困境。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市公办托育机构平均成本为1488元/人/月(未含餐费),民办托育机构平均成本为2500元/人/月(未含餐费)。

为此,从2023年起,重庆对纳入备案管理的普惠性托育机构,按照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分别给予每人每年900元、800元和700元的运营补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还强化金融保障,全市统一为备案托育机构购买综合责任险,降低托育机构运营风险。

调研中,有一些机构表示,与托育成本相比,托育机构获得感不强。部分人大代表和托育机构建议,要为托育机构“减负”,应尽快出台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法规,规范和引领托育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重庆市政府在汇报时表示,为了持续提升托育服务质量,重庆建立了医育结合联盟,将婴幼儿照护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同时,为每个托育机构建立“机构身份码”,基本实现对托位数量,托位使用情况、备案情况,托育开放日活动等个案统计分析,形成托育发展“仪表盘”。

为了强化人才培养,重庆也引导有条件的学校增设托育相关专业。目前,全市7所本科院校、95所职业院校已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在校生4.5万余人。

此外,我市已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标准《托育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试行)》,规范托育机构发展。重庆将全力打造高质量托育服务示范区,推动“幼有所育”服务水平与广大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相适应。预计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普惠托位占比达70%,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