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非遗文化的纯真表达——读刘泽安长篇儿童小说《爷爷的唢呐》

时间: 2024-06-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456

◎ 许大立

我和刘泽安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其时我在重庆晚报副刊部做编辑,印象中他是写儿歌的。他很勤奋,投稿频率高,文字活泼灵动,生活气息浓郁。副刊版面上不时有他的作品出现,几乎每年他都是我们报纸的年度优秀作者。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后来他居然辗转于綦江的政界,甚至当了綦江司法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原以为他就这样在政界勇往直前走下去,哪知道转了一圈他又转回到了文坛,当上了綦江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看来,还是不舍得人生路上让他崭露头角的那支笔啊。

本月中旬接到他的微信,说写了一部儿童题材的长篇小说《爷爷的唢呐》,想请我看看,提提意见。印象中,泽安白面书生一位,说话也是轻言细语,不急不躁。我说你不声不响又有大作出版,老友我自然不可推诿。几日后拿到书,赶紧学习,捧读之后欲罢不能。

泽安的确宝刀不老。儿童文学毕竟是他的长项,放下多年也还是高手。《爷爷的唢呐》写老瀛山下的非遗故事,写先烈王良军长的小老乡们,如何将永城唢呐吹打传承下去……是继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进入乡村振兴阶段的一幅新的乡村诗画。小说的总体结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永城唢呐吹打传承数百年,是国家级非遗文化,而传承人“大爷爷”这一代垂垂老矣,时乎不待,上级决定由永城中学的孩子们来学习继承。小说17个章节,读毕感觉就是三个层次:寻竹制作,学习吹奏,大功告成。他对乡村生活、学校里外太熟悉了,讲述起来可以说得心应手,如数家珍。

我以为,《爷爷的唢呐》是刘泽安儿童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实验性的突破。这是一部正能量的农村儿童题材作品。泽安以往的作品以儿歌或散文为主,此次长篇问世,显示他的文学创作上了新的台阶。不仅仅是文字体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思想内容与形式架构上的突破。小说每节前都有与情节相关联的民谣或儿歌,这些又都是他擅长的,用儿歌导引故事,导引人物,新意盎然,非常出彩,是此书一大特色,充分发挥了作家对该书背景的个性了解,也是资深儿歌写作者具有的生活优势。

用大爷爷的唢呐作为该书的内核很绝妙,并由此拉出了小说主线。唢呐吹打是永城的国家级非遗文化产品,而如何传承非遗正好成为故事的核心。孩子们当然是传承永城唢呐的最佳人选。作者选择这一题材是独具慧眼。点线面都有了。点就是唢呐,线就是它的来龙去脉,面就是传承永城吹打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以及由此生发开去的路径与翼展。如此,小说的骨架和灵魂也就有了,把古老的文化遗产和孩子们的梦想有机地自然地联系了起来。我去过老瀛山,了解它的地理地貌,还爬到半山腰去察看恐龙的遗址,却不知道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红四军军长王良将军生于斯长于斯。泽安的聪慧让他的作家大脑发生了神奇的反应,于是这段红色文化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小说的篇章。

此外,小说并未拘泥于国家级非遗唢呐吹打在永城中学的传承推广,作家将红色文化和当下蓬勃开展的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有因唢呐传承引发的文旅商机的自然嵌入。比如外地校长慕名现场观摩,外国朋友到访及至唢呐四人组去主城大剧院演出等等。大爷爷、牛雨菲、潘贵远、肖萍萍、陈绍渝等人物贯穿全书,人物形象和性格各有别,生动有趣。我是学音乐的,知道音乐的启蒙是很难的,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但它的魅力又是无穷无尽的。单调的课余生活有唢呐介入,无疑是孩子们生命里的一抹亮色。旧时代的民间唢呐艺人和川剧艺人一样,是靠记忆和背诵传承的,孩子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音乐启蒙和学习上已经有了划时代的变化。有正规的音乐教学,有各类艺术的耳濡墨染,因此,对于永城唢呐的传承,已经不再是难事。我前不久去垫江,听当地非遗《薅秧歌》,看见广场上站的全是须发皆白的老者,当即建议他们把这些薅秧歌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起来。看来我和泽安是“匹夫所见略同”,只不过泽安他们先行一步而已。

尤须一提的是,这本书装帧设计很美,拿到手即有眼前一亮之感,对孩子们有天生的亲和力。设计者可以说非常用心,綦江农民版画元素运用得体到位,给人一种很强的阅读欲,无疑给此书增色不少。

如果说此书的不足,个人感觉稍稍平实了一些,缺乏长篇小说的跌宕起伏,对人物的刻画还缺乏深度,孩子们活泼乐观的天性甚或调皮捣蛋的个性也少有触及。如能设计一些有趣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就能避免一些章节较为平淡的叙述。再有,后面几节感觉新闻元素较多,描写也很仓促,也就冲淡了小说的文学性。而王良的故居和故事,用演奏相关曲目加入很机巧,但可以加入更具想象力的情节。

瑕不掩瑜。刘泽安的这本小说立足于时代的潮头,将国家非遗文化的传承通过一所中学、一群农村孩子,一位红色英雄的故土,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非常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这是一部正能量有情怀的好作品。祝贺之余,希望泽安坚持儿童小说写作不懈怠,以取得更为丰厚的文学成果。

  (作者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本报文化顾问)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民族非遗文化的纯真表达——读刘泽安长篇儿童小说《爷爷的唢呐》

◎ 许大立

我和刘泽安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其时我在重庆晚报副刊部做编辑,印象中他是写儿歌的。他很勤奋,投稿频率高,文字活泼灵动,生活气息浓郁。副刊版面上不时有他的作品出现,几乎每年他都是我们报纸的年度优秀作者。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后来他居然辗转于綦江的政界,甚至当了綦江司法局局长、环保局局长。原以为他就这样在政界勇往直前走下去,哪知道转了一圈他又转回到了文坛,当上了綦江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看来,还是不舍得人生路上让他崭露头角的那支笔啊。

本月中旬接到他的微信,说写了一部儿童题材的长篇小说《爷爷的唢呐》,想请我看看,提提意见。印象中,泽安白面书生一位,说话也是轻言细语,不急不躁。我说你不声不响又有大作出版,老友我自然不可推诿。几日后拿到书,赶紧学习,捧读之后欲罢不能。

泽安的确宝刀不老。儿童文学毕竟是他的长项,放下多年也还是高手。《爷爷的唢呐》写老瀛山下的非遗故事,写先烈王良军长的小老乡们,如何将永城唢呐吹打传承下去……是继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进入乡村振兴阶段的一幅新的乡村诗画。小说的总体结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永城唢呐吹打传承数百年,是国家级非遗文化,而传承人“大爷爷”这一代垂垂老矣,时乎不待,上级决定由永城中学的孩子们来学习继承。小说17个章节,读毕感觉就是三个层次:寻竹制作,学习吹奏,大功告成。他对乡村生活、学校里外太熟悉了,讲述起来可以说得心应手,如数家珍。

我以为,《爷爷的唢呐》是刘泽安儿童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实验性的突破。这是一部正能量的农村儿童题材作品。泽安以往的作品以儿歌或散文为主,此次长篇问世,显示他的文学创作上了新的台阶。不仅仅是文字体量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思想内容与形式架构上的突破。小说每节前都有与情节相关联的民谣或儿歌,这些又都是他擅长的,用儿歌导引故事,导引人物,新意盎然,非常出彩,是此书一大特色,充分发挥了作家对该书背景的个性了解,也是资深儿歌写作者具有的生活优势。

用大爷爷的唢呐作为该书的内核很绝妙,并由此拉出了小说主线。唢呐吹打是永城的国家级非遗文化产品,而如何传承非遗正好成为故事的核心。孩子们当然是传承永城唢呐的最佳人选。作者选择这一题材是独具慧眼。点线面都有了。点就是唢呐,线就是它的来龙去脉,面就是传承永城吹打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以及由此生发开去的路径与翼展。如此,小说的骨架和灵魂也就有了,把古老的文化遗产和孩子们的梦想有机地自然地联系了起来。我去过老瀛山,了解它的地理地貌,还爬到半山腰去察看恐龙的遗址,却不知道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红四军军长王良将军生于斯长于斯。泽安的聪慧让他的作家大脑发生了神奇的反应,于是这段红色文化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小说的篇章。

此外,小说并未拘泥于国家级非遗唢呐吹打在永城中学的传承推广,作家将红色文化和当下蓬勃开展的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有因唢呐传承引发的文旅商机的自然嵌入。比如外地校长慕名现场观摩,外国朋友到访及至唢呐四人组去主城大剧院演出等等。大爷爷、牛雨菲、潘贵远、肖萍萍、陈绍渝等人物贯穿全书,人物形象和性格各有别,生动有趣。我是学音乐的,知道音乐的启蒙是很难的,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但它的魅力又是无穷无尽的。单调的课余生活有唢呐介入,无疑是孩子们生命里的一抹亮色。旧时代的民间唢呐艺人和川剧艺人一样,是靠记忆和背诵传承的,孩子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音乐启蒙和学习上已经有了划时代的变化。有正规的音乐教学,有各类艺术的耳濡墨染,因此,对于永城唢呐的传承,已经不再是难事。我前不久去垫江,听当地非遗《薅秧歌》,看见广场上站的全是须发皆白的老者,当即建议他们把这些薅秧歌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结合起来。看来我和泽安是“匹夫所见略同”,只不过泽安他们先行一步而已。

尤须一提的是,这本书装帧设计很美,拿到手即有眼前一亮之感,对孩子们有天生的亲和力。设计者可以说非常用心,綦江农民版画元素运用得体到位,给人一种很强的阅读欲,无疑给此书增色不少。

如果说此书的不足,个人感觉稍稍平实了一些,缺乏长篇小说的跌宕起伏,对人物的刻画还缺乏深度,孩子们活泼乐观的天性甚或调皮捣蛋的个性也少有触及。如能设计一些有趣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就能避免一些章节较为平淡的叙述。再有,后面几节感觉新闻元素较多,描写也很仓促,也就冲淡了小说的文学性。而王良的故居和故事,用演奏相关曲目加入很机巧,但可以加入更具想象力的情节。

瑕不掩瑜。刘泽安的这本小说立足于时代的潮头,将国家非遗文化的传承通过一所中学、一群农村孩子,一位红色英雄的故土,栩栩如生地显示出来,非常符合当下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这是一部正能量有情怀的好作品。祝贺之余,希望泽安坚持儿童小说写作不懈怠,以取得更为丰厚的文学成果。

  (作者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本报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