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声声

时间: 2024-07-1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987

◎ 黄金泽

老屋后面原是一片自留地,现在已是茂密的竹林。当年,爷爷给父亲留下了一间小木屋,我们全家八口人就挤在里面。

这座木屋早已破旧不堪,岁月在其粗糙的木纹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木屋顶破了一个大洞,阳光透过它照射在陈旧的木板上,打量着我们贫苦简朴的生活。随着我们兄妹六人逐渐长大,这样挤着也不是个事儿。大哥二哥早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就因为家穷无房,一直无人牵线说媒。

1988年,大哥参军入伍9年,省吃俭用攒了些钱,就想着为父母分忧解难。于是,让二哥到他当兵的部队,将钱藏在鞋底带回老家。

有了钱,父母便在老屋后的自留地,搭建起临时砖厂和窑子,组织二哥三哥四哥轮流上阵,挖土和泥打砖制瓦,然后在原地烧窑建房。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无法参与到修房造屋的光辉岁月里。可我亲眼见证了父母兄长为建房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这让我在童年便看清了人生的艰难和不易。

1989年冬,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操劳,父母终于为五个儿子每人修建了一间砖房。后来,这五间砖房经过多次修缮,成为我们兄弟几个现在的老屋。

房屋建成了,但屋后是菜地,既不遮阳,也不挡风。大哥提议在屋后种竹子,于是,父母便到其他地方移栽了几笼很小的斑竹,稀稀疏疏。为了让竹子尽快生根发芽,父母经常浇水施肥。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竹子顽强生长,慢慢将根深深扎进土里。经过多年的蓄势待发、潜滋暗长,竹子开始开枝散叶、蓬勃生长。也不知哪一年,竹子已将房屋后面的自留地全部“占领”,成了一片茂密的竹林,将房屋掩映其中。从远处看,竹林就像一簇盛开在房顶的绿花,甚是漂亮!

记得2015年夏,老家阴雨连绵,整个房屋后山上的土壤被雨水浸透,致使老屋阳沟发生塌方。多亏竹子长长的根须牢牢捆住土壤,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害。父母及时在阳沟后方筑起一道厚厚的水泥墙,之后的几年里,竹子的根须竟沿着水泥墙表面延伸生长,将整个房屋后面的土地牢固地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固若金汤的护墙。

竹叶声声,时光静好。微风拂过或是春夜喜雨,竹林就会发出沙沙声响,一波又一波,在我们心底荡漾,奇妙无比。有时,山里的风大得可怕,裹挟着暴雨,幸有竹林遮护,小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一排房子,一片竹林,两个老人,一年又一年……

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那些年,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也不管我们有多忙,我们总会抽空回到父母身边,静静地享受为人子的幸福。父母建房本是想给孩子们娶妻生子,没想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有的外出求学,后来又工作在外地;有的外出打工谋生,奔走在各地。最后,留守房屋的却只有父母自己。竹叶飘飞的季节,房前屋后经常落满竹叶,二老总是定时清扫,始终保持着小院的干净整洁。

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2019年和2020年,我们的父母相继离世,一时间,看着空空如也的老屋,那些温暖的过往总一幕幕浮现,不免让人伤感落泪。大哥常说,父母虽走了,但我们这个大家庭不能散。父母走后的每个春节,远在外地生活的大哥大嫂总会提前回老家,对老屋进行打扫,备好年货,迎接弟弟妹妹们回家团聚。

今年清明,我和妻儿回家拜祭父母,清扫老屋。屋后的竹林繁茂葱郁,进入院坝小路两边的竹子,自然弯曲成圆拱形,像一条时光隧道,父母仿佛在时光隧道那一头深情地凝望着我们。房子右边那条通向山外的水泥小路,两边又长了很多粗壮的竹子,形成自然的林荫小道,父母生前经常沿着这条小路到半山腰的公路转悠。望着这条林荫小道,古稀年迈的父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岁月不居,但我们总得要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竹叶声声里的美好时光,已在我们生命的河流里静静流淌,悄然沉淀成美好的光阴记忆……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监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竹叶声声

◎ 黄金泽

老屋后面原是一片自留地,现在已是茂密的竹林。当年,爷爷给父亲留下了一间小木屋,我们全家八口人就挤在里面。

这座木屋早已破旧不堪,岁月在其粗糙的木纹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木屋顶破了一个大洞,阳光透过它照射在陈旧的木板上,打量着我们贫苦简朴的生活。随着我们兄妹六人逐渐长大,这样挤着也不是个事儿。大哥二哥早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就因为家穷无房,一直无人牵线说媒。

1988年,大哥参军入伍9年,省吃俭用攒了些钱,就想着为父母分忧解难。于是,让二哥到他当兵的部队,将钱藏在鞋底带回老家。

有了钱,父母便在老屋后的自留地,搭建起临时砖厂和窑子,组织二哥三哥四哥轮流上阵,挖土和泥打砖制瓦,然后在原地烧窑建房。那时的我,还在上小学,无法参与到修房造屋的光辉岁月里。可我亲眼见证了父母兄长为建房所付出的艰苦努力,这让我在童年便看清了人生的艰难和不易。

1989年冬,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操劳,父母终于为五个儿子每人修建了一间砖房。后来,这五间砖房经过多次修缮,成为我们兄弟几个现在的老屋。

房屋建成了,但屋后是菜地,既不遮阳,也不挡风。大哥提议在屋后种竹子,于是,父母便到其他地方移栽了几笼很小的斑竹,稀稀疏疏。为了让竹子尽快生根发芽,父母经常浇水施肥。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竹子顽强生长,慢慢将根深深扎进土里。经过多年的蓄势待发、潜滋暗长,竹子开始开枝散叶、蓬勃生长。也不知哪一年,竹子已将房屋后面的自留地全部“占领”,成了一片茂密的竹林,将房屋掩映其中。从远处看,竹林就像一簇盛开在房顶的绿花,甚是漂亮!

记得2015年夏,老家阴雨连绵,整个房屋后山上的土壤被雨水浸透,致使老屋阳沟发生塌方。多亏竹子长长的根须牢牢捆住土壤,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害。父母及时在阳沟后方筑起一道厚厚的水泥墙,之后的几年里,竹子的根须竟沿着水泥墙表面延伸生长,将整个房屋后面的土地牢固地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固若金汤的护墙。

竹叶声声,时光静好。微风拂过或是春夜喜雨,竹林就会发出沙沙声响,一波又一波,在我们心底荡漾,奇妙无比。有时,山里的风大得可怕,裹挟着暴雨,幸有竹林遮护,小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一排房子,一片竹林,两个老人,一年又一年……

父母在的地方便是家。那些年,不管我们身在何处,也不管我们有多忙,我们总会抽空回到父母身边,静静地享受为人子的幸福。父母建房本是想给孩子们娶妻生子,没想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有的外出求学,后来又工作在外地;有的外出打工谋生,奔走在各地。最后,留守房屋的却只有父母自己。竹叶飘飞的季节,房前屋后经常落满竹叶,二老总是定时清扫,始终保持着小院的干净整洁。

时光悄无声息地流逝。2019年和2020年,我们的父母相继离世,一时间,看着空空如也的老屋,那些温暖的过往总一幕幕浮现,不免让人伤感落泪。大哥常说,父母虽走了,但我们这个大家庭不能散。父母走后的每个春节,远在外地生活的大哥大嫂总会提前回老家,对老屋进行打扫,备好年货,迎接弟弟妹妹们回家团聚。

今年清明,我和妻儿回家拜祭父母,清扫老屋。屋后的竹林繁茂葱郁,进入院坝小路两边的竹子,自然弯曲成圆拱形,像一条时光隧道,父母仿佛在时光隧道那一头深情地凝望着我们。房子右边那条通向山外的水泥小路,两边又长了很多粗壮的竹子,形成自然的林荫小道,父母生前经常沿着这条小路到半山腰的公路转悠。望着这条林荫小道,古稀年迈的父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岁月不居,但我们总得要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竹叶声声里的美好时光,已在我们生命的河流里静静流淌,悄然沉淀成美好的光阴记忆……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