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里的底色——读《小城的年轮》

时间: 2024-08-0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058

◎ 李 琳

《小城的年轮》是一部散文集。初读书名,“年轮”二字用意极深。把小城比作树,一年一圈的年轮代表小城的历史遗存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刘星元是一位写作特色鲜明、语言极具穿透力的年轻作家。他笔下的小城并不是光鲜亮丽的,相反,小城的褶皱里充斥着疼痛感,甚至“藏污纳垢”,这是小城真实的底色。“一座再小的城也会有褶有皱,那诸多的褶皱里藏匿着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生灵。”他将小城的千人千面浓缩在一部书中,读完后内心阵阵刺痛。

像《物象书》中写到的塑料袋、城中村遗弃的汽车、挖掘机等,这些字眼掀不起什么波澜,但他写的这座小城,恰恰是我童年、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读他的文字,仿佛伸手触摸到了那个时代,和记忆中的小城重合了。我知道,我放不下这本书了,就像放不下我的小城和故事。

令我触动最深的是《物象书》。县城这座小城,充斥着被时光腐蚀过的痕迹。有铁制的楼梯、裂口的纹路、细碎的苔藓。塑料袋事件充斥着人性的小贪婪,传递出人们落后、闭塞的思想,与吃亏后对塑料袋失去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环境对人类的反噬。

“名为挖掘机的魔鬼,它冰冷、坚硬而锐利的铲斗,挖断大地的脊背,挖入它的肚腹,让疼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与状态蔓延、深入。”棚户区拆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作者以细腻且生动的笔触,从大地的角度鲜活地替大地“喊疼”,引人入胜。挖掘机走过之处,城中村电影院、第一中学选址……熟悉的地点,对我来说也是鲜活的记忆,都随着小城发展的进程而销声匿迹了,最终被繁华的商业区替代。

而《意象书》和《人物书》中讲的大多是小城居民的故事。有商贩、掮客、出车祸的老教师,有混迹于县城中心几十年的疯子,惹是生非的少年对疯子的“戏耍”,哄笑后离去;有午夜临窗抽烟隔空打招呼的伙伴,平庸的生活背后深藏的沉默和不同的阅历;见多年未见的同学,看似牢固的友谊,随着生活的阅历对人的磨砺中,让一切原本非常纯粹的感情变得开始市侩,这就是生活的底色。

每一个努力活着的普通人都有多副面孔,他写活了县城里的“普遍”。桥墩下摆摊的生意人,熟悉以后知道他爱历史,懂《周易》。卖柳编的人,曾是本县最后一支草台戏班子的台柱子,最拿手的是《贵妃醉酒》。县城里的三个诗人,如微尘一般,守在自己的角落里。还有在医院里放肆痛哭的病人、在公厕里张贴小广告的神秘人,如果仔细看,偶尔能在泛黄的小广告中发现一张崭新的。

小城的变迁影响了以他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我来之前,许多事物早已存在,它们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变化着;我来之前,许多事物就已落幕,但他们仍会以某种方式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的生活。”他怕高处,怕深处。恐高,又怕低于地表相对封闭的空间。看着本地出土的器物,和文保专家侃侃而谈,想到有一天也会长眠于深处,与这片熟悉的水土融为一体,他不再恐惧了。他走过地图上找不到的“盲区”,看过后窗用篷布和木条封着的充斥着碎石瓦片钢筋的老旧房子,依然有人在住。他为了支持老人商贩,从银行里取出一些钱币。虽然他们也开始在摊位上贴了收款码,那些扫码支付的虚拟钱币可能不会进入自己的账户,便捷支付方式这阵风并没有吹到这座小城70岁以上的人心里。

当年,作者确实心心念念地想着爱着那座未曾谋面的县城。求学之后,他在这个县城择业、恋爱、结婚、生子,放缓了自己的脚步,接受自己的平庸,我觉得他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城。他看得见小城的褶皱,听得见褶皱里面的人声,他从这些褶皱里去打开每一个小城生活人的故事。那些早已经消失了的事物,曾经与他不曾有牵绊的,慢慢都在他与小成的生活中,变得开始有丝丝缕缕的交集。

手工煎饼、手捏泥人、蓝印花布……他开始在小城的人间烟火中去找寻自己的热爱。小城里的人,各得其所。每个人都为了生活而拼尽了全力,这是褶皱里的底色。正如他书中写的那样:“在生活的推波助澜下,我们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江湖之中,或沉溺,或挣扎,或享受,或如无根之萍,或似得水之鱼。”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褶皱里的底色——读《小城的年轮》

◎ 李 琳

《小城的年轮》是一部散文集。初读书名,“年轮”二字用意极深。把小城比作树,一年一圈的年轮代表小城的历史遗存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刘星元是一位写作特色鲜明、语言极具穿透力的年轻作家。他笔下的小城并不是光鲜亮丽的,相反,小城的褶皱里充斥着疼痛感,甚至“藏污纳垢”,这是小城真实的底色。“一座再小的城也会有褶有皱,那诸多的褶皱里藏匿着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生灵。”他将小城的千人千面浓缩在一部书中,读完后内心阵阵刺痛。

像《物象书》中写到的塑料袋、城中村遗弃的汽车、挖掘机等,这些字眼掀不起什么波澜,但他写的这座小城,恰恰是我童年、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读他的文字,仿佛伸手触摸到了那个时代,和记忆中的小城重合了。我知道,我放不下这本书了,就像放不下我的小城和故事。

令我触动最深的是《物象书》。县城这座小城,充斥着被时光腐蚀过的痕迹。有铁制的楼梯、裂口的纹路、细碎的苔藓。塑料袋事件充斥着人性的小贪婪,传递出人们落后、闭塞的思想,与吃亏后对塑料袋失去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环境对人类的反噬。

“名为挖掘机的魔鬼,它冰冷、坚硬而锐利的铲斗,挖断大地的脊背,挖入它的肚腹,让疼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与状态蔓延、深入。”棚户区拆迁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作者以细腻且生动的笔触,从大地的角度鲜活地替大地“喊疼”,引人入胜。挖掘机走过之处,城中村电影院、第一中学选址……熟悉的地点,对我来说也是鲜活的记忆,都随着小城发展的进程而销声匿迹了,最终被繁华的商业区替代。

而《意象书》和《人物书》中讲的大多是小城居民的故事。有商贩、掮客、出车祸的老教师,有混迹于县城中心几十年的疯子,惹是生非的少年对疯子的“戏耍”,哄笑后离去;有午夜临窗抽烟隔空打招呼的伙伴,平庸的生活背后深藏的沉默和不同的阅历;见多年未见的同学,看似牢固的友谊,随着生活的阅历对人的磨砺中,让一切原本非常纯粹的感情变得开始市侩,这就是生活的底色。

每一个努力活着的普通人都有多副面孔,他写活了县城里的“普遍”。桥墩下摆摊的生意人,熟悉以后知道他爱历史,懂《周易》。卖柳编的人,曾是本县最后一支草台戏班子的台柱子,最拿手的是《贵妃醉酒》。县城里的三个诗人,如微尘一般,守在自己的角落里。还有在医院里放肆痛哭的病人、在公厕里张贴小广告的神秘人,如果仔细看,偶尔能在泛黄的小广告中发现一张崭新的。

小城的变迁影响了以他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我来之前,许多事物早已存在,它们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变化着;我来之前,许多事物就已落幕,但他们仍会以某种方式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我的生活。”他怕高处,怕深处。恐高,又怕低于地表相对封闭的空间。看着本地出土的器物,和文保专家侃侃而谈,想到有一天也会长眠于深处,与这片熟悉的水土融为一体,他不再恐惧了。他走过地图上找不到的“盲区”,看过后窗用篷布和木条封着的充斥着碎石瓦片钢筋的老旧房子,依然有人在住。他为了支持老人商贩,从银行里取出一些钱币。虽然他们也开始在摊位上贴了收款码,那些扫码支付的虚拟钱币可能不会进入自己的账户,便捷支付方式这阵风并没有吹到这座小城70岁以上的人心里。

当年,作者确实心心念念地想着爱着那座未曾谋面的县城。求学之后,他在这个县城择业、恋爱、结婚、生子,放缓了自己的脚步,接受自己的平庸,我觉得他真正融入了这个小城。他看得见小城的褶皱,听得见褶皱里面的人声,他从这些褶皱里去打开每一个小城生活人的故事。那些早已经消失了的事物,曾经与他不曾有牵绊的,慢慢都在他与小成的生活中,变得开始有丝丝缕缕的交集。

手工煎饼、手捏泥人、蓝印花布……他开始在小城的人间烟火中去找寻自己的热爱。小城里的人,各得其所。每个人都为了生活而拼尽了全力,这是褶皱里的底色。正如他书中写的那样:“在生活的推波助澜下,我们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江湖之中,或沉溺,或挣扎,或享受,或如无根之萍,或似得水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