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戒毒康复所深入探索戒毒康复新模式

时间: 2024-08-1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582

近年来,重庆市戒毒康复所多举措推动戒毒康复工作,通过持续完善“五化”措施,探索建立“五个”体系,精细服务群众自愿戒毒需求,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契约化管理,建立“三管”管控体系。强化组织管理,构建以大队党支部为领导、支部各委员分工负责、党员民警具体实施的管控格局,形成模拟社区化、半封闭式组织形态。强化协议管理,与自愿戒毒人员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双方共同遵守和履行,实现契约化、协议式管理。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以安全管控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坚持“人、物、技、联”四防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戒毒康复“安全岛”。

坚持专业化治疗,建立“四治”戒治体系。实施药物治疗,与社会专业机构深度合作,综合实施“以美沙酮替代递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的西药治疗和“以中成药、中药汤剂为辅”的中药治疗,累计为3000余名自愿戒毒人员实施生理脱毒治疗,生理脱毒完成率达90.6%,稽延性症状好转率达92.3%。实施物理治疗,融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医学,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频治疗等物理治疗,采取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改善功能障碍、迟滞病变、调节气血。实施心理治疗,依托高等院校专家团队,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采取动机强化治疗、箱庭治疗、艺术治疗、VR治疗四大特色心理疗法,提升自愿戒毒人员心理素质、拒毒毅力。实施运动治疗,建立体质测评机制,详实记录自愿戒毒人员素质、机能变化情况,组织开展康心操、八段锦等训练活动,辅以社会拓展训练,提升自愿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

坚持系统化康复,建立“四强”康复体系。坚持教育强心,运用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个十百千”工程和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云课堂”优秀成果,开展课堂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引导自愿戒毒人员树立正确三观。坚持培训强技,采用“所校合教”培训模式,开设电工、厨师、茶艺和电商培训,增添自愿戒毒人员谋生新渠道,累计开展技能培训40期,培训自愿戒毒人员1600余人,其中800余人通过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统一考试,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坚持帮辅强志,引导亲人家属给予情感支撑,协调社会帮教给予物质救助、多重帮扶,助其重树生活信心。坚持典型强引,注重典型示范、榜样引领,培育戒毒康复典型56名。

坚持社区化生活,建立“四优”保障体系。突出政策保障优,对困难自愿戒毒人员实行“三免一保障”优惠政策,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生活物资,体现场所自愿戒毒公益性。突出环境打造优,打造“园林式”“校园式”场所,营造良好戒治环境。突出文化生活优,定期组织自愿戒毒人员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涵养身心。突出回归体验优,定期开展求职应聘等实景化“渐进式”回归社会训练,畅通“再社会”化通道。

坚持社会化延伸,建立“四创”延伸体系。创新开展禁毒戒毒宣传,定期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推动“自愿戒毒一件事”数字应用上线,7次承办全国性戒毒康复活动,联通重庆市内市外戒毒康复宣传。创新开展家庭戒毒康复,采取“四送”方式(即戒毒服务、诊断治疗、教育辅助、就业帮扶),助力家庭戒毒康复,累计服务家庭戒毒康复人员1800余人次。创新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在全市建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六站两点”,实体化开展指导工作,铜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示范点。创新开展社工义工培训,通过理论讲授、场景实操、实践观摩等方式,近年来累计承办全市禁毒社工(义工)骨干培训14期,参训人数达800余人次,得到送培单位的充分认可。

市戒毒管理局供稿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市戒毒康复所深入探索戒毒康复新模式

近年来,重庆市戒毒康复所多举措推动戒毒康复工作,通过持续完善“五化”措施,探索建立“五个”体系,精细服务群众自愿戒毒需求,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坚持契约化管理,建立“三管”管控体系。强化组织管理,构建以大队党支部为领导、支部各委员分工负责、党员民警具体实施的管控格局,形成模拟社区化、半封闭式组织形态。强化协议管理,与自愿戒毒人员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双方共同遵守和履行,实现契约化、协议式管理。强化制度管理,建立健全以安全管控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坚持“人、物、技、联”四防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戒毒康复“安全岛”。

坚持专业化治疗,建立“四治”戒治体系。实施药物治疗,与社会专业机构深度合作,综合实施“以美沙酮替代递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的西药治疗和“以中成药、中药汤剂为辅”的中药治疗,累计为3000余名自愿戒毒人员实施生理脱毒治疗,生理脱毒完成率达90.6%,稽延性症状好转率达92.3%。实施物理治疗,融合现代医学技术和传统医学,实施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频治疗等物理治疗,采取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改善功能障碍、迟滞病变、调节气血。实施心理治疗,依托高等院校专家团队,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采取动机强化治疗、箱庭治疗、艺术治疗、VR治疗四大特色心理疗法,提升自愿戒毒人员心理素质、拒毒毅力。实施运动治疗,建立体质测评机制,详实记录自愿戒毒人员素质、机能变化情况,组织开展康心操、八段锦等训练活动,辅以社会拓展训练,提升自愿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

坚持系统化康复,建立“四强”康复体系。坚持教育强心,运用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个十百千”工程和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云课堂”优秀成果,开展课堂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引导自愿戒毒人员树立正确三观。坚持培训强技,采用“所校合教”培训模式,开设电工、厨师、茶艺和电商培训,增添自愿戒毒人员谋生新渠道,累计开展技能培训40期,培训自愿戒毒人员1600余人,其中800余人通过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统一考试,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坚持帮辅强志,引导亲人家属给予情感支撑,协调社会帮教给予物质救助、多重帮扶,助其重树生活信心。坚持典型强引,注重典型示范、榜样引领,培育戒毒康复典型56名。

坚持社区化生活,建立“四优”保障体系。突出政策保障优,对困难自愿戒毒人员实行“三免一保障”优惠政策,为自愿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生活物资,体现场所自愿戒毒公益性。突出环境打造优,打造“园林式”“校园式”场所,营造良好戒治环境。突出文化生活优,定期组织自愿戒毒人员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陶冶情操,涵养身心。突出回归体验优,定期开展求职应聘等实景化“渐进式”回归社会训练,畅通“再社会”化通道。

坚持社会化延伸,建立“四创”延伸体系。创新开展禁毒戒毒宣传,定期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推动“自愿戒毒一件事”数字应用上线,7次承办全国性戒毒康复活动,联通重庆市内市外戒毒康复宣传。创新开展家庭戒毒康复,采取“四送”方式(即戒毒服务、诊断治疗、教育辅助、就业帮扶),助力家庭戒毒康复,累计服务家庭戒毒康复人员1800余人次。创新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工作,在全市建成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六站两点”,实体化开展指导工作,铜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示范点。创新开展社工义工培训,通过理论讲授、场景实操、实践观摩等方式,近年来累计承办全市禁毒社工(义工)骨干培训14期,参训人数达800余人次,得到送培单位的充分认可。

市戒毒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