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善成学校探索新举措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

时间: 2024-08-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335

近年来,丰都县坚持问题导向,高标准建成投用善成学校,探索“四链”联动机制,着力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今年3月以来,善成学校教育转化成功率100%,该县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33.3%,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聚焦需求链

破解“保障难”问题

善成学校具有全年无休、全天运行、全域监控、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等特点,对经费投入、人力支持、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军事训练

经费保障渠道多。建立“财政专项+基金专户+捐赠专款+学校专营+学生专缴”并行的日常运行经费“五专”保障机制。丰都县设立专门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建教学楼、提级配备教学设施等;全额保障公用经费、人员工资、教职工生活费,实现“应保尽保”;县教育基金会建立专门教育发展基金专户,策划“情系善成”等捐助活动,通过财政捐献、部门捐赠、社会捐助、职工捐款、群众捐资“五捐”渠道广筹资金;积极拓展专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收益。

人员保障路径多。按照“4+N”要求,探索编内编外人员“双向保障”机制。建立学校编内人员优先保、提前配、适时选制度,目前已配齐配优教师、民警、教官、保安等48名人员,其中丰都县公安局专门成立驻校警务大队,8名警力24小时驻校管理;派驻2名检察专员入校开展法律监督。广泛优选N类协同人才,遴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医护人员、专业法治教育讲师各1名;聘用健康、法治、国防、科学、劳动教育“五位一体”的编外兼职副校长;引导律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志愿者等120余人成立专门教育志愿者协会,通过送教、支教、走教等方式参与教育矫治工作。

内务训练

制度保障机制多。把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纳入平安丰都建设“一把手”工程,督促17个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专门教育、依法落实相关责任。制定《专门学校育人成果考核办法》《学生百分奖励办法》以及教职工、民警、保安等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定期评选学生“善成之星”、教师“善导之星”、教官“善培之星”、民警“善管之星”、家长“善育之星”等星级荣誉,与学生离校考核、岗位履职评价等挂钩,县级及以上评优选先时倾斜名额。建立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根据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评定1~5星级志愿者,给予就业、教育、医疗等8项嘉许激励。

做优服务链

破解“入学难”问题

针对专门教育“社会不了解、学生不愿来”等现象,通过村村通广播、自媒体短视频、全县大会发言等途径,文艺作品展演等方式,积极宣传专门教育及专门学校,广泛争取各方了解、理解和支持;建立“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台账,联动公安等部门组建“上门劝诫”宣传服务队,确保“应送尽送平安送”。

鉴于专门学校入校时间的不定性,建立适时单独收和定时批量收招生机制,通过流程再造优化,采取统一评估、统一会签、统一体检、统一审批“四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招生审批制度,确保多次偷窃等“五类”学生应收尽收。

联合评估校送生、家送生的家庭经济,针对经济困难家庭,探索乡镇政府支持、专门学校扶持、社会捐助援持机制,尤其对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实行“零负担”兜底保障,消除“想送无力送”问题。

升级成长链

破解“培养难”问题

遵循专门教育特质、不良行为特点、行为偏差特性,构建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心理品格、习惯品行、审美品位“五品”教育矫治模式,集成教育优势,延展矫治链条。

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同时,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等专家资源,组建专班研发构建“1+5+N”教育矫治新课程体系,即以军事特训课为主体,以《家教有方》《健康青春》《“网”事不凡》《孝德润心》《心育指南》5门校本课程为辅,同步开设社团兴趣、职业技能等N个配套课程,形成了“品行、文化、职技、艺体”齐头并进的“四维”课程架构。

游戏活动

同时细化分层教育,坚持行为矫治和综合教育融合共促,落实“分级分类教育矫治”要求,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针对严重不良行为、突出不良行为、一般不良行为“三类学生”,分别开设专门矫治班、约束管治班、特训调治班“三类班级”,形成正心、正身、正行“螺旋式发展”的分层教育体系。

深化场景育人,坚持内外兼修、身心同抓“双轨制”矫治模式,常态开展“五看”触魂活动,设身处地触及灵魂,知行合一修养品性;通过寝室比内务、班级比规范、常规比表现“三比”量化制度,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逐步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构建共育链

破解“离校难”问题

坚持离校研判提前一步、跟踪管理靠近一步、家校社共育协调同步,落实家长、民警、教官、老师、同伴“五位一体”持续帮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重回课堂、重返家庭、重归社会。

依据学生学力基础和在原校表现,构建一对一辅导、周目标管理、成长积分银行评价等机制,综合评估学生日常行为、军事训练、学科学习等情况建立“一生一档”。

设立“学校推荐+学生自荐”双向择校通道,档案中学业等级评价达标后,按照有利孩子成长的原则,对接转回原校或选择其他学校学习。同时依托社区工作人员、邻里近亲、学校教师、同窗好友等建立“信服人”吹哨岗,形成以“信服人”为中心的校家社共育网络,针对离校学生的发展预期、心理指导、社交沟通等情况,实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精准响应的“一生一策”帮扶机制,适时传递帮教策略和信息反馈,确保“全程跟踪、即错即纠”。

感恩教育

强化劳动意识、实践育人,针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联合县职业教育中心“量身定制”茶艺、美发等专业技能培训,习得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

统筹民政、妇联、团委、文旅、工商及所在乡镇产业发展、社区用工需求等资源信息,搭建“就业+”联动平台,形成“部门帮扶+学校帮教+社区帮助”联动模式,解决学生离校后的就业及有关问题,促进学生顺利“回归”社会。

丰都县探索“四链”联动机制,加速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初步实现“矫治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安宁”目标,善成学校因此也赢得了广泛认可,多名矫治离校学生家长主动送来锦旗、感谢信,盛赞善成学校“行善成人 改善成才”的校训。

尚俊峰 通讯员 曾 波

(图片由丰都县善成学校提供)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丰都县善成学校探索新举措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

近年来,丰都县坚持问题导向,高标准建成投用善成学校,探索“四链”联动机制,着力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今年3月以来,善成学校教育转化成功率100%,该县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33.3%,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聚焦需求链

破解“保障难”问题

善成学校具有全年无休、全天运行、全域监控、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等特点,对经费投入、人力支持、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军事训练

经费保障渠道多。建立“财政专项+基金专户+捐赠专款+学校专营+学生专缴”并行的日常运行经费“五专”保障机制。丰都县设立专门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改建教学楼、提级配备教学设施等;全额保障公用经费、人员工资、教职工生活费,实现“应保尽保”;县教育基金会建立专门教育发展基金专户,策划“情系善成”等捐助活动,通过财政捐献、部门捐赠、社会捐助、职工捐款、群众捐资“五捐”渠道广筹资金;积极拓展专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收益。

人员保障路径多。按照“4+N”要求,探索编内编外人员“双向保障”机制。建立学校编内人员优先保、提前配、适时选制度,目前已配齐配优教师、民警、教官、保安等48名人员,其中丰都县公安局专门成立驻校警务大队,8名警力24小时驻校管理;派驻2名检察专员入校开展法律监督。广泛优选N类协同人才,遴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医护人员、专业法治教育讲师各1名;聘用健康、法治、国防、科学、劳动教育“五位一体”的编外兼职副校长;引导律师、心理咨询师、大学生志愿者等120余人成立专门教育志愿者协会,通过送教、支教、走教等方式参与教育矫治工作。

内务训练

制度保障机制多。把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纳入平安丰都建设“一把手”工程,督促17个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专门教育、依法落实相关责任。制定《专门学校育人成果考核办法》《学生百分奖励办法》以及教职工、民警、保安等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定期评选学生“善成之星”、教师“善导之星”、教官“善培之星”、民警“善管之星”、家长“善育之星”等星级荣誉,与学生离校考核、岗位履职评价等挂钩,县级及以上评优选先时倾斜名额。建立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根据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评定1~5星级志愿者,给予就业、教育、医疗等8项嘉许激励。

做优服务链

破解“入学难”问题

针对专门教育“社会不了解、学生不愿来”等现象,通过村村通广播、自媒体短视频、全县大会发言等途径,文艺作品展演等方式,积极宣传专门教育及专门学校,广泛争取各方了解、理解和支持;建立“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台账,联动公安等部门组建“上门劝诫”宣传服务队,确保“应送尽送平安送”。

鉴于专门学校入校时间的不定性,建立适时单独收和定时批量收招生机制,通过流程再造优化,采取统一评估、统一会签、统一体检、统一审批“四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招生审批制度,确保多次偷窃等“五类”学生应收尽收。

联合评估校送生、家送生的家庭经济,针对经济困难家庭,探索乡镇政府支持、专门学校扶持、社会捐助援持机制,尤其对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实行“零负担”兜底保障,消除“想送无力送”问题。

升级成长链

破解“培养难”问题

遵循专门教育特质、不良行为特点、行为偏差特性,构建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心理品格、习惯品行、审美品位“五品”教育矫治模式,集成教育优势,延展矫治链条。

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同时,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等专家资源,组建专班研发构建“1+5+N”教育矫治新课程体系,即以军事特训课为主体,以《家教有方》《健康青春》《“网”事不凡》《孝德润心》《心育指南》5门校本课程为辅,同步开设社团兴趣、职业技能等N个配套课程,形成了“品行、文化、职技、艺体”齐头并进的“四维”课程架构。

游戏活动

同时细化分层教育,坚持行为矫治和综合教育融合共促,落实“分级分类教育矫治”要求,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针对严重不良行为、突出不良行为、一般不良行为“三类学生”,分别开设专门矫治班、约束管治班、特训调治班“三类班级”,形成正心、正身、正行“螺旋式发展”的分层教育体系。

深化场景育人,坚持内外兼修、身心同抓“双轨制”矫治模式,常态开展“五看”触魂活动,设身处地触及灵魂,知行合一修养品性;通过寝室比内务、班级比规范、常规比表现“三比”量化制度,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逐步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构建共育链

破解“离校难”问题

坚持离校研判提前一步、跟踪管理靠近一步、家校社共育协调同步,落实家长、民警、教官、老师、同伴“五位一体”持续帮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重回课堂、重返家庭、重归社会。

依据学生学力基础和在原校表现,构建一对一辅导、周目标管理、成长积分银行评价等机制,综合评估学生日常行为、军事训练、学科学习等情况建立“一生一档”。

设立“学校推荐+学生自荐”双向择校通道,档案中学业等级评价达标后,按照有利孩子成长的原则,对接转回原校或选择其他学校学习。同时依托社区工作人员、邻里近亲、学校教师、同窗好友等建立“信服人”吹哨岗,形成以“信服人”为中心的校家社共育网络,针对离校学生的发展预期、心理指导、社交沟通等情况,实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精准响应的“一生一策”帮扶机制,适时传递帮教策略和信息反馈,确保“全程跟踪、即错即纠”。

感恩教育

强化劳动意识、实践育人,针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联合县职业教育中心“量身定制”茶艺、美发等专业技能培训,习得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

统筹民政、妇联、团委、文旅、工商及所在乡镇产业发展、社区用工需求等资源信息,搭建“就业+”联动平台,形成“部门帮扶+学校帮教+社区帮助”联动模式,解决学生离校后的就业及有关问题,促进学生顺利“回归”社会。

丰都县探索“四链”联动机制,加速破解专门教育四大难题,初步实现“矫治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安宁”目标,善成学校因此也赢得了广泛认可,多名矫治离校学生家长主动送来锦旗、感谢信,盛赞善成学校“行善成人 改善成才”的校训。

尚俊峰 通讯员 曾 波

(图片由丰都县善成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