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孩子

时间: 2024-08-2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771

◎ 邱雪梅

秋,清晨,大雨。

乡村小巴士来了。

念薇抖落伞上的雨水,上车。

这是国庆节的第五日,附近的村民,还有喜欢秋游的人,顾不得雨,都出来了,朝大盛镇的云龟山上走,去看山,看云,看山上层层叠叠的油黑的云龟石。但念薇上山,另有掂记。

昨晚,念薇做了一个梦,梦中云龟山的万亩野生樱花次第开放,从山脚、山腰,一直到海拔1034米的顶峰——白岩梁子,开得汪洋似海,开得动人心魄。山脚是白岩教学点,念薇忍不住想那所乡村小学校那些学生,那个叫琪琪的小男孩。

两年前第一次踏上大盛的土地,念薇就觉得这连绵的山清秀而神奇,这里曾经是贫瘠的,寂寞的,但改变也来得飞快。

车过青龙村,念薇看到满山坡的柑橘树林无边无际,在渝北区农村“双十万工程”的推动下,晚熟柑橘果园,早已全部使用无人工滴灌,机械无障碍抵达每一株果树。一个拐弯,东河便披着碧绿的拖尾纱裙,在公路与田野与村居间蜿蜒,沉静又明媚。

念薇的思绪还在水乡流连,汽车已停在天星洞村廖家湾。念薇从小就听说过这个偏僻的山村,只能用单字来形容:苦、穷、远。

廖家湾以前是人人都想要逃离的贫苦之湾。而现在,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金湾、福湾,需沿着逶迤的石桥,穿过抚堤杨柳,道别红花几丛才能亲近。

正想着事,车门嘎吱打开,一个熟悉的影子上了车,是倪志强。

倪志强也看到了念薇,赶忙招呼:“黄大老师,过着节,下着雨,这是要上哪儿啊?”念薇看他满脸雨水,递过去一包纸巾,打趣道:“村干部不是也忙乎着吗?”“过节天天下雨,不知道村里搞餐饮民宿的生意怎么样,放不下,我来看看。”倪志强笑着说。

倪志强和黄念薇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到偏远乡镇工作,一个当了村干部,一个做了小学教师。

车到白岩,倪志强要下车了,他把剩的半包纸巾和一个月饼递给念薇:“之前我们说好的,春天去云龟山看樱花,没忘吧?”念薇调侃:“就请我一个?”倪志强也装着一本正经:“我租个车,把你班上的三十八个宝贝疙瘩一起带上。”念薇红着脸,摇着头:“是三十八吗?三十九,还有琪琪同学!”

为了让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除明月小学外,镇里其它的教学点全部并入镇上的大盛学校。这个九月,白岩教学点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念薇的眼前浮现出琪琪的模样,一位有乙脑严重后遗症的男孩。琪琪的学校生涯仅有一周,但眼神里的渴望,尽管那么微小,那么隐约,但都被念薇捕捉到了,深深地刻印在心里。无论未来如何,念薇都有一个愿望:和团队老师们一起,坚持接力,倾尽全力,帮助琪琪同学拿到小学毕业证,让他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琪琪的父亲62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早年在土地稀少而贫瘠的天星洞村以种地为生,47岁才和妻子结婚。妻子三级肢残,无法站立,无法行走,靠骑在一根约30厘米高的长凳上挪动,说话含混不清。多年后,这个家庭终于有了儿子琪琪。然而谁也想不到,六岁那年,琪琪发了一整夜高烧,第二天出现抽搐症状。在儿童医院治疗一年后,琪琪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严重后遗症,脑积水导致步态异常,语言障碍,智力下降。

琪琪上小学了,仅仅一周后,由于语言障碍和智力低下,他无法融入班级,不愿再到学校上课。学校安排老师送教上门,每月一次,每次两位老师。五年来,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学校到琪琪家的路由山间小径,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送教的爱心从未断过。

汽车停在一棵歪脖子大榕树前,念薇撑着红色的雨伞,急急地往琪琪家方向走去。

蓦地,念薇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坡上,在飞落的雨丝中,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朝着她的方向不停地张望,似乎还发出了声音,那声音极微小而断续,几乎被雨声完全覆盖,但念薇还是认出了她,那就是琪琪,像和老师早就有约一样。

“只要彼此惦记,我们就一定会看到对方的影子,那是温暖,更是生命的意义。”念薇想起了曾写在日记中的这一句领悟。

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念薇边跑边呼喊:“琪琪,老师来了,雨大,回屋去,快回屋去!”

念薇刚喊完这一句,就听得身后有人也呼喊着:“听老师的话,琪琪,快进屋去!”

熟悉的人,熟悉的声音。那是村干部,是老同学倪志强。

  (作者单位:重庆市松树桥中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雨中的孩子

◎ 邱雪梅

秋,清晨,大雨。

乡村小巴士来了。

念薇抖落伞上的雨水,上车。

这是国庆节的第五日,附近的村民,还有喜欢秋游的人,顾不得雨,都出来了,朝大盛镇的云龟山上走,去看山,看云,看山上层层叠叠的油黑的云龟石。但念薇上山,另有掂记。

昨晚,念薇做了一个梦,梦中云龟山的万亩野生樱花次第开放,从山脚、山腰,一直到海拔1034米的顶峰——白岩梁子,开得汪洋似海,开得动人心魄。山脚是白岩教学点,念薇忍不住想那所乡村小学校那些学生,那个叫琪琪的小男孩。

两年前第一次踏上大盛的土地,念薇就觉得这连绵的山清秀而神奇,这里曾经是贫瘠的,寂寞的,但改变也来得飞快。

车过青龙村,念薇看到满山坡的柑橘树林无边无际,在渝北区农村“双十万工程”的推动下,晚熟柑橘果园,早已全部使用无人工滴灌,机械无障碍抵达每一株果树。一个拐弯,东河便披着碧绿的拖尾纱裙,在公路与田野与村居间蜿蜒,沉静又明媚。

念薇的思绪还在水乡流连,汽车已停在天星洞村廖家湾。念薇从小就听说过这个偏僻的山村,只能用单字来形容:苦、穷、远。

廖家湾以前是人人都想要逃离的贫苦之湾。而现在,是人们口口相传的金湾、福湾,需沿着逶迤的石桥,穿过抚堤杨柳,道别红花几丛才能亲近。

正想着事,车门嘎吱打开,一个熟悉的影子上了车,是倪志强。

倪志强也看到了念薇,赶忙招呼:“黄大老师,过着节,下着雨,这是要上哪儿啊?”念薇看他满脸雨水,递过去一包纸巾,打趣道:“村干部不是也忙乎着吗?”“过节天天下雨,不知道村里搞餐饮民宿的生意怎么样,放不下,我来看看。”倪志强笑着说。

倪志强和黄念薇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到偏远乡镇工作,一个当了村干部,一个做了小学教师。

车到白岩,倪志强要下车了,他把剩的半包纸巾和一个月饼递给念薇:“之前我们说好的,春天去云龟山看樱花,没忘吧?”念薇调侃:“就请我一个?”倪志强也装着一本正经:“我租个车,把你班上的三十八个宝贝疙瘩一起带上。”念薇红着脸,摇着头:“是三十八吗?三十九,还有琪琪同学!”

为了让适龄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除明月小学外,镇里其它的教学点全部并入镇上的大盛学校。这个九月,白岩教学点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念薇的眼前浮现出琪琪的模样,一位有乙脑严重后遗症的男孩。琪琪的学校生涯仅有一周,但眼神里的渴望,尽管那么微小,那么隐约,但都被念薇捕捉到了,深深地刻印在心里。无论未来如何,念薇都有一个愿望:和团队老师们一起,坚持接力,倾尽全力,帮助琪琪同学拿到小学毕业证,让他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琪琪的父亲62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早年在土地稀少而贫瘠的天星洞村以种地为生,47岁才和妻子结婚。妻子三级肢残,无法站立,无法行走,靠骑在一根约30厘米高的长凳上挪动,说话含混不清。多年后,这个家庭终于有了儿子琪琪。然而谁也想不到,六岁那年,琪琪发了一整夜高烧,第二天出现抽搐症状。在儿童医院治疗一年后,琪琪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严重后遗症,脑积水导致步态异常,语言障碍,智力下降。

琪琪上小学了,仅仅一周后,由于语言障碍和智力低下,他无法融入班级,不愿再到学校上课。学校安排老师送教上门,每月一次,每次两位老师。五年来,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学校到琪琪家的路由山间小径,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送教的爱心从未断过。

汽车停在一棵歪脖子大榕树前,念薇撑着红色的雨伞,急急地往琪琪家方向走去。

蓦地,念薇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坡上,在飞落的雨丝中,一个熟悉的小身影朝着她的方向不停地张望,似乎还发出了声音,那声音极微小而断续,几乎被雨声完全覆盖,但念薇还是认出了她,那就是琪琪,像和老师早就有约一样。

“只要彼此惦记,我们就一定会看到对方的影子,那是温暖,更是生命的意义。”念薇想起了曾写在日记中的这一句领悟。

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念薇边跑边呼喊:“琪琪,老师来了,雨大,回屋去,快回屋去!”

念薇刚喊完这一句,就听得身后有人也呼喊着:“听老师的话,琪琪,快进屋去!”

熟悉的人,熟悉的声音。那是村干部,是老同学倪志强。

  (作者单位:重庆市松树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