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姐”手持“烟卡”,带来别样法治宣传课

时间: 2024-08-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650

小学生沉迷于“烟卡”、购买小马宝莉卡之类的卡片有什么危害?开学在即,如何预防孩子沉迷其中?8月15日,沙坪坝区检察院的“莎姐”手持“烟卡”、小马宝莉卡前往沙坪坝区曾家镇龙台社区的暑假托管班,为社区的“小居民”和家长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课。

检察官给孩子们讲解“烟卡”的潜在危害

孩子迷上“烟卡” 家长忧心忡忡

“孩子很喜欢‘烟卡’,我之前发现过他偷偷在玩,扔了一次又一次后发现他还有不少”“我们一位邻居小孩,就是喜欢拍‘烟卡’玩,结果把手拍得都受伤了”……一谈到“烟卡”,参与活动的几位家长心中愤愤不平。

对于小马宝莉卡,家长也是颇有怨言。市民马女士称,自家五年级的女儿非常喜欢抽卡,每次出去玩都让家长到文具店购买,她收集的卡片已集满一本卡册。“一包卡片10元,她起码买了近千元,就为抽到数量少的高位卡。”刘女士则表示,自己儿子缠着家长买小马宝莉卡片,父母不买就去找爷爷奶奶,最近在家里找出了好几包卡片。

当沙坪坝区检察院“莎姐”检察官秦青拿着“烟卡”和小马宝莉卡向现场同学展示时,孩子们立刻议论起来:“这是小马宝莉卡!我们好多同学都在抽。”平平(化名)立刻举手回答。据孩子们说,班里喜欢小马宝莉卡的女生比较多,而男生更喜欢奥特曼的盲盒卡片。

当秦青拿出几张“烟卡”的时候,孩子们更是炸开了锅。“这种不值钱,要某某牌子的才值钱。”“这种我拿到班上卖过,每张五毛。”还有个别孩子,拿过“烟卡”向秦青展示怎么玩。

“他现在用抽烟的手势拿‘烟卡’,还去垃圾桶里捡烟盒来折。”刘女士的儿子也玩“烟卡”,她对此感到非常担心。

“莎姐”循循善诱 释明潜在危害

小马宝莉卡之类的卡片,当事人在购买时并不知道包装里到底有什么卡片,只能靠“运气”来决定卡片的具体内容。秦青告诉现场小朋友和家长,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部分爱好收集的小朋友没法第一时间收集到自己喜欢的卡片,于是就会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去收集,直至满意为止。事实上,一些高位卡片非常稀有,在市场上甚至卖出了上千元一张的高价,这让卡片在购买、收集过程中导致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

秦青向孩子们讲述了沉迷于“烟卡”的危害。“烟卡”同样会导致产生攀比心理,一些孩子从垃圾堆里找烟盒,在地上拍“烟卡”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把心思放在玩“烟卡”上不仅影响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香烟产生兴趣;“烟卡”游戏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赌博的心理等,呼吁开学后大家远离“烟卡”,好好学习。

针对孩子沉迷于“烟卡”和小马宝莉卡等卡片以及其他盲盒类商品的现象,今年沙坪坝区检察院还专程前往区内10余所中小学周边进行走访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向相关部门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随后,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销售“烟卡”“盲盒”的情况展开了专项行动进行治理。比如,向店铺发放《关于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烟卡”游戏的倡议书》、在店铺内张贴“本店承诺不向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的警示标语等。

下一步,检察机关也会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积极陪伴孩子,远离“烟卡”,不沉迷抽卡。记者 叶会娟

心理专家支招

宜疏不宜堵 多关注孩子

在活动现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君还向家长们支招,告诉他们如何让孩子远离“烟卡”,不沉迷于抽卡。

在讲到引导孩子远离“烟卡”时,刘君在现场向孩子提问:“大家平时还喜欢什么活动呢?有没有同学喜欢运动?比如爬山。”她向现场的家长们建议,可让孩子多进行远足与旅游,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与独立能力。

刘君认为,抽卡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好的部分在于满足了青少年在社交、获得肯定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抽卡、集卡具有成瘾性,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其中。在这件事上,给予父母的建议是宜疏不宜堵,父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是家长在应对孩子沉迷抽卡游戏时应该坚持的原则。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莎姐”手持“烟卡”,带来别样法治宣传课

小学生沉迷于“烟卡”、购买小马宝莉卡之类的卡片有什么危害?开学在即,如何预防孩子沉迷其中?8月15日,沙坪坝区检察院的“莎姐”手持“烟卡”、小马宝莉卡前往沙坪坝区曾家镇龙台社区的暑假托管班,为社区的“小居民”和家长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传课。

检察官给孩子们讲解“烟卡”的潜在危害

孩子迷上“烟卡” 家长忧心忡忡

“孩子很喜欢‘烟卡’,我之前发现过他偷偷在玩,扔了一次又一次后发现他还有不少”“我们一位邻居小孩,就是喜欢拍‘烟卡’玩,结果把手拍得都受伤了”……一谈到“烟卡”,参与活动的几位家长心中愤愤不平。

对于小马宝莉卡,家长也是颇有怨言。市民马女士称,自家五年级的女儿非常喜欢抽卡,每次出去玩都让家长到文具店购买,她收集的卡片已集满一本卡册。“一包卡片10元,她起码买了近千元,就为抽到数量少的高位卡。”刘女士则表示,自己儿子缠着家长买小马宝莉卡片,父母不买就去找爷爷奶奶,最近在家里找出了好几包卡片。

当沙坪坝区检察院“莎姐”检察官秦青拿着“烟卡”和小马宝莉卡向现场同学展示时,孩子们立刻议论起来:“这是小马宝莉卡!我们好多同学都在抽。”平平(化名)立刻举手回答。据孩子们说,班里喜欢小马宝莉卡的女生比较多,而男生更喜欢奥特曼的盲盒卡片。

当秦青拿出几张“烟卡”的时候,孩子们更是炸开了锅。“这种不值钱,要某某牌子的才值钱。”“这种我拿到班上卖过,每张五毛。”还有个别孩子,拿过“烟卡”向秦青展示怎么玩。

“他现在用抽烟的手势拿‘烟卡’,还去垃圾桶里捡烟盒来折。”刘女士的儿子也玩“烟卡”,她对此感到非常担心。

“莎姐”循循善诱 释明潜在危害

小马宝莉卡之类的卡片,当事人在购买时并不知道包装里到底有什么卡片,只能靠“运气”来决定卡片的具体内容。秦青告诉现场小朋友和家长,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导致部分爱好收集的小朋友没法第一时间收集到自己喜欢的卡片,于是就会投入大量资金与精力去收集,直至满意为止。事实上,一些高位卡片非常稀有,在市场上甚至卖出了上千元一张的高价,这让卡片在购买、收集过程中导致孩子们产生攀比心理。

秦青向孩子们讲述了沉迷于“烟卡”的危害。“烟卡”同样会导致产生攀比心理,一些孩子从垃圾堆里找烟盒,在地上拍“烟卡”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把心思放在玩“烟卡”上不仅影响学习,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对香烟产生兴趣;“烟卡”游戏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赌博的心理等,呼吁开学后大家远离“烟卡”,好好学习。

针对孩子沉迷于“烟卡”和小马宝莉卡等卡片以及其他盲盒类商品的现象,今年沙坪坝区检察院还专程前往区内10余所中小学周边进行走访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向相关部门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随后,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销售“烟卡”“盲盒”的情况展开了专项行动进行治理。比如,向店铺发放《关于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烟卡”游戏的倡议书》、在店铺内张贴“本店承诺不向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的警示标语等。

下一步,检察机关也会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家长关注孩子,积极陪伴孩子,远离“烟卡”,不沉迷抽卡。记者 叶会娟

心理专家支招

宜疏不宜堵 多关注孩子

在活动现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君还向家长们支招,告诉他们如何让孩子远离“烟卡”,不沉迷于抽卡。

在讲到引导孩子远离“烟卡”时,刘君在现场向孩子提问:“大家平时还喜欢什么活动呢?有没有同学喜欢运动?比如爬山。”她向现场的家长们建议,可让孩子多进行远足与旅游,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与独立能力。

刘君认为,抽卡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好的部分在于满足了青少年在社交、获得肯定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但抽卡、集卡具有成瘾性,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其中。在这件事上,给予父母的建议是宜疏不宜堵,父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是家长在应对孩子沉迷抽卡游戏时应该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