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激活母城地名文化 让重庆地名“活起来”

时间: 2024-09-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344

“上清寺位于渝中区中部偏北,据重庆市地名办公室编的《重庆地名志》记载,上清寺以清末此处建有庙宇上清寺,故得名。”9月19日,记者跟随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的“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活动走进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地,了解渝中区如何通过讲好重庆地名故事,提升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影响力。

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由重庆市民政局与渝中区人民政府联手打造,是全国首家省级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坐落于渝中区白象街山西会馆(反省院)旧址,成为地名文化资源保护的新阵地。走进展馆,专业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每个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据介绍,除日常展览外,展示馆还定期举办“巡游城门”“趣味猜地名”等亲子公益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在互动中了解重庆老城门、地名由来,加深对家乡地名文化的认识和探索。

近年来,渝中区将打造“人文渝中”作为发展关键,通过加强与志书、文史、文旅、大学等部门和地名专家的合作,已系统收集了200余册母城地名历史文化书籍,建立了地名历史文化资料库。同时,该区与大学教授团队、著名地名专家等合作开展区划历史沿革、地名文化保护等课题研究,编制了《2017—2030年渝中区地名规划》,已设置各种形式的地名文化保护标志40余处。

除打造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外,渝中区还创新了“地名+”融合模式,链接“文化、教育、旅游”资源,推动地名和教育研学、文化旅游、美食等融合发展,打造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地名周边产品,使地名服务真正“实起来”“活起来”。以山城巷为例,该巷原名天灯街,因此路为依山而建、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具有山城典型特色,于1972年改名山城巷并沿用至今,现已建成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成为市民与游客打卡休闲的旅游街区。

渝中区还注重以点带面,传承和发展母城地名历史文脉,实施“地名记忆”行动,串联起渝中文化的历史和未来。通过深挖母城地名历史,汇编出版《渝中区消失地名录》,采取原址保护、移位保护等方式重新启用了“天成巷”“纸盐河街”“维新巷”“接圣街”“七星巷”“中山三路三巷”等6个消失地名,保留“朝千路”“信义街”两个老地名,让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得以重放光彩,留住“乡愁”。

渝中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地名是国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促进渝中区传统风貌区、特色老社区建设,提升渝中区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影响力,推动地名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叶会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渝中区激活母城地名文化 让重庆地名“活起来”

“上清寺位于渝中区中部偏北,据重庆市地名办公室编的《重庆地名志》记载,上清寺以清末此处建有庙宇上清寺,故得名。”9月19日,记者跟随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的“新重庆、老地名、边界行”活动走进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地,了解渝中区如何通过讲好重庆地名故事,提升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影响力。

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由重庆市民政局与渝中区人民政府联手打造,是全国首家省级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坐落于渝中区白象街山西会馆(反省院)旧址,成为地名文化资源保护的新阵地。走进展馆,专业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每个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据介绍,除日常展览外,展示馆还定期举办“巡游城门”“趣味猜地名”等亲子公益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在互动中了解重庆老城门、地名由来,加深对家乡地名文化的认识和探索。

近年来,渝中区将打造“人文渝中”作为发展关键,通过加强与志书、文史、文旅、大学等部门和地名专家的合作,已系统收集了200余册母城地名历史文化书籍,建立了地名历史文化资料库。同时,该区与大学教授团队、著名地名专家等合作开展区划历史沿革、地名文化保护等课题研究,编制了《2017—2030年渝中区地名规划》,已设置各种形式的地名文化保护标志40余处。

除打造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外,渝中区还创新了“地名+”融合模式,链接“文化、教育、旅游”资源,推动地名和教育研学、文化旅游、美食等融合发展,打造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地名周边产品,使地名服务真正“实起来”“活起来”。以山城巷为例,该巷原名天灯街,因此路为依山而建、沿崖而上的街巷梯道,具有山城典型特色,于1972年改名山城巷并沿用至今,现已建成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成为市民与游客打卡休闲的旅游街区。

渝中区还注重以点带面,传承和发展母城地名历史文脉,实施“地名记忆”行动,串联起渝中文化的历史和未来。通过深挖母城地名历史,汇编出版《渝中区消失地名录》,采取原址保护、移位保护等方式重新启用了“天成巷”“纸盐河街”“维新巷”“接圣街”“七星巷”“中山三路三巷”等6个消失地名,保留“朝千路”“信义街”两个老地名,让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得以重放光彩,留住“乡愁”。

渝中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地名是国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有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促进渝中区传统风貌区、特色老社区建设,提升渝中区城市形象及其文化影响力,推动地名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叶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