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跻身打假“老师傅”的成功秘诀——记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四支队民警杨进锋

时间: 2024-09-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9142

办理药品安全犯罪大要案件10起,其中获得公安部、国家药监局双督办1起,公安部督办案件4起,获公安部贺电5起,1起案件获评公安部打击药品领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如此丰厚的成绩,来自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四支队民警杨进锋。虽说他是刑侦专业毕业,有着20年警龄的“老”民警,但真正进入涉假类刑事案件侦办的赛道却只有两年时间。

杨进锋(右)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战成名的背后

杨进锋,2011年从基层来到打假总队从事办公室工作;2022年,调整到四支队从事打击药品领域犯罪。

有着丰富的法律、案侦理论知识储备,又在基层一线干过重案侦查。即便是有着这样扎实的履历,在来到打假案侦一线时,杨进锋也感觉无从下手。

“以前办重案,都是由案到人,法律条款明确,也熟悉,但涉假案件则完全不一样。”杨进锋说,新领域法律条款的掌握,药品方面知识的了解,证据链的构成,都是他的知识盲区。为了快速适应并成长,他积极向前辈学习,寻找案侦领域的标杆人物,了解他们的侦查思路和方法。同时经常与同事们交流和学习,每当遇到难题或困惑时,他总是虚心请教。除此之外,他还深入研读相关法律法规、侦查技巧以及案例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很快,杨进锋就迎来了一次“大考”。2022年3月,打假总队接到线索,在彭水县有人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接到线索后,杨进锋跟着前辈,迅速投入到案件的侦办中,本以为是小试牛刀,但随着案件的侦办,其复杂程度让杨进锋捏了一把汗。经过三个月的熬更守夜,一条“患者群串联收药,中间商远程收售,网络药店低价倾销”的犯罪链条浮出水面。同年6月,打假总队组织指导11个区(县)公安机关在我市多地和广东珠海开展“3.31”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列案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捣毁药品销售储存窝点23个,查扣涉案药品30000余盒(价值120万元)、医保卡(特病卡)25张、银行卡56张,初步查明全案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彻底摧毁一个覆盖全国的“诈骗、收购、销售”一体化违法犯罪网络。

案件的成功告破,杨进锋功不可没,除了整个案件的全程参与,他还提出以犯罪的“定性”、“审判”为重点,针对犯罪人员的组织架构、分工职责、获利情况等科学制定收证固证方案,成功完成了证据链闭环,为案件办理打下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通过持续努力,杨进锋迅速成长为一名药品案件侦查的行家里手。2022年至今,他组织指导区县公安机关办理药品安全犯罪大要案件10起,1起案件获评公安部打击药品领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硬+韧+钻:

保底八十,心存百分

摸排侦查时被上百人围堵、抓捕嫌疑人时的飞车追逐,杨进锋说,这些经历比办重案时还“刺激”,而这对民警的要求,就是一个字:硬!

在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中,杨进锋和同事经过长期盯控取证,决定对驾车潜逃的嫌疑人实施抓捕。但就在合围即将形成时,嫌疑人忽然跳下车子,沿着马路疯狂逃跑。杨进锋来不及犹豫,几乎是同步下车,和已经冲进岔路的嫌疑人“赛跑”。十几分钟,嫌疑人跑不动了,蹲在路边只摇手,“不跑了。”

电光石火间的决断,决定着抓捕的成败。但办理打假案件,决胜之机,其实更多集中在前期的侦查取证过程。杨进锋说,这个过程,是最繁琐、最枯燥、最耗费心力的,而且经常走出多远才发现徒劳无功,又得从头做起。这时候,就需要办案民警沉得住气,足够“坚韧”。

对于杨进锋而言,前期侦查工作,是一个打假民警的“修心功课”。其中,加班加点,日夜追索,把工作时间“拉伸”到八小时之外,是第一课;坚定信心,耐住挫折,把自己“扔进”铺天盖地的海量数据里,寻找线索最终上岸,是第二课。每一课,能及格,已经不容易,要考一百,必非“凡品”。心存百分,保底八十,这是杨进锋给自己设定的“小目标”,有点谦虚,但也透着自信。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杨进锋把这句古语加了三个字:钻一行。通过在案侦领域的摸爬滚打,积累的丰富的办案经验,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想把工作做到更高的段位,就需要有更高的视野,实践出真知,善于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并能将其“表而出之”。

两年来,杨进锋充分利用在办公室文秘岗位积累的文字功底和调研分析能力,对每一起经手的案件侦办经过进行复盘,认真分析成功和不足、亮点和失误,积极探索药品犯罪的形势特点和打击方法,提高自身攻坚克难的能力。在侦办黔江宋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件后,他及时总结案件,提炼技战法,深入研究制售假劣中药丸剂等药品犯罪态势,形成调研论文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在办理彭水非法倒卖医保骗购药品系列案件后,该局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对类案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关于涉医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侦办实例探讨》在全市业务培训上授课交流。

“两年的打假职业生涯,‘苦’肯定是有的,但与案件侦破后的甜蜜相比,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进锋说,打假之路漫长,“我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两年跻身打假“老师傅”的成功秘诀——记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四支队民警杨进锋

办理药品安全犯罪大要案件10起,其中获得公安部、国家药监局双督办1起,公安部督办案件4起,获公安部贺电5起,1起案件获评公安部打击药品领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如此丰厚的成绩,来自市公安局打假总队四支队民警杨进锋。虽说他是刑侦专业毕业,有着20年警龄的“老”民警,但真正进入涉假类刑事案件侦办的赛道却只有两年时间。

杨进锋(右)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战成名的背后

杨进锋,2011年从基层来到打假总队从事办公室工作;2022年,调整到四支队从事打击药品领域犯罪。

有着丰富的法律、案侦理论知识储备,又在基层一线干过重案侦查。即便是有着这样扎实的履历,在来到打假案侦一线时,杨进锋也感觉无从下手。

“以前办重案,都是由案到人,法律条款明确,也熟悉,但涉假案件则完全不一样。”杨进锋说,新领域法律条款的掌握,药品方面知识的了解,证据链的构成,都是他的知识盲区。为了快速适应并成长,他积极向前辈学习,寻找案侦领域的标杆人物,了解他们的侦查思路和方法。同时经常与同事们交流和学习,每当遇到难题或困惑时,他总是虚心请教。除此之外,他还深入研读相关法律法规、侦查技巧以及案例分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很快,杨进锋就迎来了一次“大考”。2022年3月,打假总队接到线索,在彭水县有人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接到线索后,杨进锋跟着前辈,迅速投入到案件的侦办中,本以为是小试牛刀,但随着案件的侦办,其复杂程度让杨进锋捏了一把汗。经过三个月的熬更守夜,一条“患者群串联收药,中间商远程收售,网络药店低价倾销”的犯罪链条浮出水面。同年6月,打假总队组织指导11个区(县)公安机关在我市多地和广东珠海开展“3.31”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系列案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捣毁药品销售储存窝点23个,查扣涉案药品30000余盒(价值120万元)、医保卡(特病卡)25张、银行卡56张,初步查明全案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彻底摧毁一个覆盖全国的“诈骗、收购、销售”一体化违法犯罪网络。

案件的成功告破,杨进锋功不可没,除了整个案件的全程参与,他还提出以犯罪的“定性”、“审判”为重点,针对犯罪人员的组织架构、分工职责、获利情况等科学制定收证固证方案,成功完成了证据链闭环,为案件办理打下了坚实的证据基础。

通过持续努力,杨进锋迅速成长为一名药品案件侦查的行家里手。2022年至今,他组织指导区县公安机关办理药品安全犯罪大要案件10起,1起案件获评公安部打击药品领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硬+韧+钻:

保底八十,心存百分

摸排侦查时被上百人围堵、抓捕嫌疑人时的飞车追逐,杨进锋说,这些经历比办重案时还“刺激”,而这对民警的要求,就是一个字:硬!

在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件中,杨进锋和同事经过长期盯控取证,决定对驾车潜逃的嫌疑人实施抓捕。但就在合围即将形成时,嫌疑人忽然跳下车子,沿着马路疯狂逃跑。杨进锋来不及犹豫,几乎是同步下车,和已经冲进岔路的嫌疑人“赛跑”。十几分钟,嫌疑人跑不动了,蹲在路边只摇手,“不跑了。”

电光石火间的决断,决定着抓捕的成败。但办理打假案件,决胜之机,其实更多集中在前期的侦查取证过程。杨进锋说,这个过程,是最繁琐、最枯燥、最耗费心力的,而且经常走出多远才发现徒劳无功,又得从头做起。这时候,就需要办案民警沉得住气,足够“坚韧”。

对于杨进锋而言,前期侦查工作,是一个打假民警的“修心功课”。其中,加班加点,日夜追索,把工作时间“拉伸”到八小时之外,是第一课;坚定信心,耐住挫折,把自己“扔进”铺天盖地的海量数据里,寻找线索最终上岸,是第二课。每一课,能及格,已经不容易,要考一百,必非“凡品”。心存百分,保底八十,这是杨进锋给自己设定的“小目标”,有点谦虚,但也透着自信。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杨进锋把这句古语加了三个字:钻一行。通过在案侦领域的摸爬滚打,积累的丰富的办案经验,也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想把工作做到更高的段位,就需要有更高的视野,实践出真知,善于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并能将其“表而出之”。

两年来,杨进锋充分利用在办公室文秘岗位积累的文字功底和调研分析能力,对每一起经手的案件侦办经过进行复盘,认真分析成功和不足、亮点和失误,积极探索药品犯罪的形势特点和打击方法,提高自身攻坚克难的能力。在侦办黔江宋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件后,他及时总结案件,提炼技战法,深入研究制售假劣中药丸剂等药品犯罪态势,形成调研论文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在办理彭水非法倒卖医保骗购药品系列案件后,该局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对类案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关于涉医保药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侦办实例探讨》在全市业务培训上授课交流。

“两年的打假职业生涯,‘苦’肯定是有的,但与案件侦破后的甜蜜相比,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杨进锋说,打假之路漫长,“我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记者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