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季,8岁的小杰(化名)背上警察叔叔送给他的书包,高兴地走进校园,他略带腼腆地向叔叔保证:“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早几个月前,小杰还只能每天缠在妈妈身旁,一遍遍地问着妈妈“我啥时候可以去上学呀……” “警官,我儿子今年都8岁了,没得户口读不到书,还想请你们帮帮忙……”在永川监狱十监区,罪犯陈志强(化名)找到警官,恳求地说道。 “不着急,你慢慢说,啷个回事?”民警正想找陈志强了解情况,恰巧他就自己打报告了。 原来,在今年4月初的时候,陈志强在与家人的亲情会见中,言语较为激动,回到监区也是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和平常积极开朗的样子截然相反。当天晚上,值班民警敏锐捕捉到异常后,正准备找他进行个别谈话,就收到了他的求助。 民警这才知道,由于陈志强当初无力支付妻子生产住院的费用,医院没有出具儿子小杰的出生证明,加之他与妻子没有办理结婚证,小杰就一直没有上户口,导致不能正常办理入学,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以后的学业和未来。眼看着小杰一天天长大,高墙内的陈志强想破脑袋也没想出办法,于是向警官求助。 十监区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监狱分管领导进行汇报。监狱经过研究决定,成立了帮扶小组,并立即开展一系列帮扶行动。 民警帮助小杰与父亲远程视频会见 为全面真实了解情况,4月中旬,十监区民警肖磊前往璧山,详细了解了小杰的相关情况以及家庭的现实困难,发现小杰入学难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小杰出生证明至今未能办理,导致无法正常落户;二是小杰性格内向、自卑敏感,既渴望融入社会、走进学校,又担心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歧视偏见或其他问题。了解清楚情况后,帮扶小组召开会议,讨论提出了全面寻求地方部门支持与积极开展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方案。 在帮扶方案确定后,5月初,民警再次来到璧山。帮扶小组先到地方咨询落户政策,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有合理解决方案;又与璧山区教委沟通,了解入学相关政策,依法依规为小杰入学寻找途径。在璧山区教委的积极协调下,落实了小杰读书的接收学校;民警又赶往接收学校,介绍了小杰的特殊情况,得到学校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学校表示,接受教育是每个孩子应有的权利且受到法律保护,即使暂时未有户口无法办理学籍,9月份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式入学。小杰的入学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9月的重庆持续高温,中小学的开学时间也一再推迟。在得知小杰即将入学的消息后,十监区的民警满心欢喜,再次来到璧山。他们为小杰送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陪伴小杰一起来到学校报到。看着小杰脸上洋溢着笑容,走进梦寐以求的校园,民警也感到十分欣慰。 “警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当民警将小杰已经顺利入学的情况告知陈志强时,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日常改造也变得更加踏实积极。民警知道,他们这几个月的奔波和努力没有白费,不仅为孩子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光,也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注入了新生力量。 通讯员 肖 磊 记者 舒楚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