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时间: 2024-11-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990

近年来,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绿水青山;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24年上半年,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全力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绘就了巫溪新画卷。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长俊(中)到梅溪河流域核实相关问题

空气质量位列全市前茅

2024年上半年,巫溪县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截至9月11日,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50天,较去年同比增加12天,PM2.5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今年二季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改善明显、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程度、PM2.5浓度变化程度等3项指标数据均排名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位列全市第10位,同比上升4位。其中,7月份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实施了多项蓝天保卫战行动。实施臭氧和餐饮油烟联防联控提升行动,加大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力度,摸排城区304家餐饮店、27家公共机构食堂,组织开展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专题培训106家次,累计检查92家次,督促餐饮业主完成问题整改21个;实施深度治理和精细化管控行动,督促2家重点监管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指导10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0家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情况信息填报;实施移动源大气综合治理提升行动,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次,出动执法人员610人次,依法立案查处未按规定路线运输建筑渣土1起,罚款2000元。查处个人乱倾倒建筑垃圾2起,罚款400元。完成淘汰、替换老旧车410辆,完成机动车排气路检420辆次。

地表水质排名全市第二

今年1~7月,巫溪县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二,同比上升5位。国控考核断面大宁河花台1~7月达到I类水质(其中5个月达到I类水质);市控考核断面梅溪河向子村稳定保持II类水质(其中3月份达到I类水质),获横向生态流域补偿资金600万元。大宁河获评2023年度重庆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巫溪县生态环境局采取多项措施。排查登记入河排污口62个,完成溯源调查39个;开工建设“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启动天元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开展梅溪河总磷超标问题溯源排查,成功争取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优化调整梅溪河监测断面点位。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与万州区人民法院共同授牌成立“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2024年以来,司法机关针对水生、陆生动物案件提起公诉7件,人数9人。巫溪县还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发放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手册、宣传单300余份,受教育群众500余人次。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杓兰。拍摄记录到的亚洲黑熊“亲子游”画面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等15个栏目。2023年巫溪县EQI(生态质量指数)达72.32.同比2022年上升了0.06.位于全市一类。

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启动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质量评估;完成《巫溪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修编》,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制度,积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3件、入河排污口1件;参与土地复垦、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项目审查57个,提供环评咨询服务65次。积极推进重庆市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入库项目14个;累计绿色贷款余额达20.65亿元。

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落实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预警、应急响应和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督促企业开展隐患自查367家次,风险企业覆盖率为100%。完成污水处理厂、绿盛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全县100余家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关于辐射安全工作业务培训,组织重点区域70余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参加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培训会,完成2个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

强化党建统领,建好用实“一表一单”。细化制定县级生态报表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工作机制。

建立主动发现问题、广泛排查问题、系统解决问题“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闭环整改落实机制,发现并整改销号轻微问题2736个。纳入市级、县级清单发布闭环整改问题129个,目前完成整改销号100个,29个推进整改中。

加快数字赋能,积极承接市级应用及多跨事件,实现巴渝治气、巴渝治水、巴渝治废8个多跨场景贯通运行。结合县域特色及工作实际梳理高频事件2件,多跨事件10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问题处置的多跨协同能力。

牵头生态景观板块城市体征指标梳理及特色子跑道建设,完成49条生态景观板块体征指标梳理,及2条特色子跑道的体征指标建设,细化量化生态领域KPI,全量全时全要素反映生态领域发展情况;梳理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点9个,提升风险点落图率,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感知预警能力。

沈远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近年来,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绿水青山;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24年上半年,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全力聚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绘就了巫溪新画卷。

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长俊(中)到梅溪河流域核实相关问题

空气质量位列全市前茅

2024年上半年,巫溪县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截至9月11日,全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50天,较去年同比增加12天,PM2.5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比下降5微克/立方米。今年二季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改善明显、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程度、PM2.5浓度变化程度等3项指标数据均排名全市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位列全市第10位,同比上升4位。其中,7月份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巫溪县生态环境局实施了多项蓝天保卫战行动。实施臭氧和餐饮油烟联防联控提升行动,加大餐饮油烟污染管控力度,摸排城区304家餐饮店、27家公共机构食堂,组织开展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专题培训106家次,累计检查92家次,督促餐饮业主完成问题整改21个;实施深度治理和精细化管控行动,督促2家重点监管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指导10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0家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情况信息填报;实施移动源大气综合治理提升行动,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8次,出动执法人员610人次,依法立案查处未按规定路线运输建筑渣土1起,罚款2000元。查处个人乱倾倒建筑垃圾2起,罚款400元。完成淘汰、替换老旧车410辆,完成机动车排气路检420辆次。

地表水质排名全市第二

今年1~7月,巫溪县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二,同比上升5位。国控考核断面大宁河花台1~7月达到I类水质(其中5个月达到I类水质);市控考核断面梅溪河向子村稳定保持II类水质(其中3月份达到I类水质),获横向生态流域补偿资金600万元。大宁河获评2023年度重庆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巫溪县生态环境局采取多项措施。排查登记入河排污口62个,完成溯源调查39个;开工建设“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项目建设,启动天元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划定;开展梅溪河总磷超标问题溯源排查,成功争取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优化调整梅溪河监测断面点位。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巫溪县生态环境局与万州区人民法院共同授牌成立“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2024年以来,司法机关针对水生、陆生动物案件提起公诉7件,人数9人。巫溪县还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发放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手册、宣传单300余份,受教育群众500余人次。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杓兰。拍摄记录到的亚洲黑熊“亲子游”画面登上央视新闻直播间等15个栏目。2023年巫溪县EQI(生态质量指数)达72.32.同比2022年上升了0.06.位于全市一类。

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启动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质量评估;完成《巫溪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方案”修编》,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制度,积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3件、入河排污口1件;参与土地复垦、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项目审查57个,提供环评咨询服务65次。积极推进重庆市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入库项目14个;累计绿色贷款余额达20.65亿元。

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落实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预警、应急响应和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督促企业开展隐患自查367家次,风险企业覆盖率为100%。完成污水处理厂、绿盛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全县100余家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关于辐射安全工作业务培训,组织重点区域70余家餐饮企业负责人参加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培训会,完成2个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

强化党建统领,建好用实“一表一单”。细化制定县级生态报表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工作机制。

建立主动发现问题、广泛排查问题、系统解决问题“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闭环整改落实机制,发现并整改销号轻微问题2736个。纳入市级、县级清单发布闭环整改问题129个,目前完成整改销号100个,29个推进整改中。

加快数字赋能,积极承接市级应用及多跨事件,实现巴渝治气、巴渝治水、巴渝治废8个多跨场景贯通运行。结合县域特色及工作实际梳理高频事件2件,多跨事件10件,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问题处置的多跨协同能力。

牵头生态景观板块城市体征指标梳理及特色子跑道建设,完成49条生态景观板块体征指标梳理,及2条特色子跑道的体征指标建设,细化量化生态领域KPI,全量全时全要素反映生态领域发展情况;梳理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点9个,提升风险点落图率,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感知预警能力。

沈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