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睡着了

时间: 2025-02-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9072

◎    胡 鑫

小时候,在我的眼里,

老妈就是一台“永动机”,

不知疲倦,不爱睡觉,永不停息。

 

雄鸡一唱是她的集结号,

她开始煮饭打扫,照看她的猪牛羊狗鸡;

烈日高照是她的聚光灯,

她忙着用汗雨和粪水浇灌庄稼、滋润土地;

暮霭沉沉是她的背景墙,

她以佝偻身影宣示一分收获必须十分耕耘。

 

夜深人静才是她的主战场,

她一边用严词或黄荆条督促子女的学业,

一边继续忙着干农活、缝补衣服纳鞋底,

月亮、星星和微弱的煤油灯光,

都是她虔诚邀请到的正直师长,

他们一同给我灌输耕读传家的人生道理。

 

当儿子在异乡扎根成为游子,

当老爸四十年教龄光荣退休,

当最小的捡来的幺妹也出嫁,

当所有的孩子都走出了大山,

当孝亲兴家育儿的重担卸下,

老妈——

渐渐地放缓了脚步,

轻轻地放低了声音,

像极了发条松弛的时钟。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老妈还喜欢上了打盹,

她就睡在故乡她亲手建成的家园。

在槐花、柚子花盛开的小院,

在老爸为她精心特制的躺椅上,

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

在偶尔热闹、大多寂寞的光影里。

 

后来啊,老妈与老爸成为候鸟,

在巴山蜀水的南北线上季节性迁徙。

一段时间窝在老家,

一段时间待在儿子工作的城市。

在山城重庆的日子,

她用十年的光阴,

守护儿子一家的平安顺遂,

也会在那些节假日,

安排老爸用自家腊肉香肠给后辈解馋,

为大年初一从单位赶回的儿子煮碗臊子面;

她用小小的手机,

串联起对老家亲人的牵挂,

与不在身边的女儿外孙聊聊工作学习,

与她的亲戚和左邻右舍摆一摆龙门阵,

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再后来啊,老妈逐渐忘却她经历过的苦,

满头白发躺在摇椅上慈祥而从容,

曾经健谈的她很少说话,

就一直望着好半天才想起名字的儿孙笑。

偶尔,也会念叨过往与她吵架斗气人的好,

我们知道,这不是糊涂、遗忘、原谅,

这是和解、释然、放下,是骨子里的血浓于水。

 

去年7月底,一次意外摔倒彻底击垮了她,

只能在女儿轮番服侍和轮椅、汽车摆渡下,

奔波在医院和从家里去医院的路上。

“我要回家,我要去看保保、保娘”

——在她的喃喃声里,

她又回到了她自己和我们共同的家。

12月3日,她沉睡在赶赴外婆生日的酣梦中,

最后躺进了她青山环抱、翠柏掩映的卧房,

从此,数字123成为我心头不可触碰的伤疤。

(作者系重庆市长康监狱监狱长)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老妈睡着了

◎    胡 鑫

小时候,在我的眼里,

老妈就是一台“永动机”,

不知疲倦,不爱睡觉,永不停息。

 

雄鸡一唱是她的集结号,

她开始煮饭打扫,照看她的猪牛羊狗鸡;

烈日高照是她的聚光灯,

她忙着用汗雨和粪水浇灌庄稼、滋润土地;

暮霭沉沉是她的背景墙,

她以佝偻身影宣示一分收获必须十分耕耘。

 

夜深人静才是她的主战场,

她一边用严词或黄荆条督促子女的学业,

一边继续忙着干农活、缝补衣服纳鞋底,

月亮、星星和微弱的煤油灯光,

都是她虔诚邀请到的正直师长,

他们一同给我灌输耕读传家的人生道理。

 

当儿子在异乡扎根成为游子,

当老爸四十年教龄光荣退休,

当最小的捡来的幺妹也出嫁,

当所有的孩子都走出了大山,

当孝亲兴家育儿的重担卸下,

老妈——

渐渐地放缓了脚步,

轻轻地放低了声音,

像极了发条松弛的时钟。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老妈还喜欢上了打盹,

她就睡在故乡她亲手建成的家园。

在槐花、柚子花盛开的小院,

在老爸为她精心特制的躺椅上,

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

在偶尔热闹、大多寂寞的光影里。

 

后来啊,老妈与老爸成为候鸟,

在巴山蜀水的南北线上季节性迁徙。

一段时间窝在老家,

一段时间待在儿子工作的城市。

在山城重庆的日子,

她用十年的光阴,

守护儿子一家的平安顺遂,

也会在那些节假日,

安排老爸用自家腊肉香肠给后辈解馋,

为大年初一从单位赶回的儿子煮碗臊子面;

她用小小的手机,

串联起对老家亲人的牵挂,

与不在身边的女儿外孙聊聊工作学习,

与她的亲戚和左邻右舍摆一摆龙门阵,

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

 

再后来啊,老妈逐渐忘却她经历过的苦,

满头白发躺在摇椅上慈祥而从容,

曾经健谈的她很少说话,

就一直望着好半天才想起名字的儿孙笑。

偶尔,也会念叨过往与她吵架斗气人的好,

我们知道,这不是糊涂、遗忘、原谅,

这是和解、释然、放下,是骨子里的血浓于水。

 

去年7月底,一次意外摔倒彻底击垮了她,

只能在女儿轮番服侍和轮椅、汽车摆渡下,

奔波在医院和从家里去医院的路上。

“我要回家,我要去看保保、保娘”

——在她的喃喃声里,

她又回到了她自己和我们共同的家。

12月3日,她沉睡在赶赴外婆生日的酣梦中,

最后躺进了她青山环抱、翠柏掩映的卧房,

从此,数字123成为我心头不可触碰的伤疤。

(作者系重庆市长康监狱监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