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本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

时间: 2025-03-0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704

本网讯(记者 杨雪)2月28日,在《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殷洁介绍,我市将主要从三个方面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

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扰企扰民。市司法局将全量梳理涉及企业的行政检查事项,并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行政机关如果实施清单以外的检查,企业有权拒绝。不同行业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原则上都要统筹实施,在相近时间段内要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必须联合开展。同时,还将推行“承诺免检”“扫码入企”“非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坚决杜绝随意检查。凡是能够通过资料上传、书面核查、信息共享等方式达到监管要求的,不得进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处罚,提升企业获得感。对企业不得随意实施顶格处罚,不得随意降低违法行为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范围。将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广泛实施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凡是能够采取告知提醒、劝导指导、警示提示、批评约谈等方式处理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还将探索涉企行政处罚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凡是对企业给予重大行政处罚、可能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都要事先开展经济影响评估,并作出针对性处置。同时,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还倡导全面开展合规指导,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开展涉企执法集中整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今年3月起,将围绕企业关心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的工作要求,通过自查自纠、明察暗访、现场督查、整改落实等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严禁任性执法,严惩逐利执法,整肃整个行政执法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将作为今年全市政府督查和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对集中整治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据介绍,市司法局将系统谋划重庆市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包括行政检查减量化、行政处罚规范化、信用监管精准化、执法监督效能化、数字支撑智慧化在内的涉企行政执法“五化”改革,推广“执法+服务”“信用+执法”等模式,全面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为企业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新闻多一点:我市着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2月28日,《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表示,《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细化提出具体工作举措。重点工作聚焦以下六个方面: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提出支持民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助推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举措,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提出引导民企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鼓励支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举措;

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提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等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政策、优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招标投标及政府采购支持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等举措,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供给。提出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提高用能用地保障、提高人才用工支持、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强化数据要素赋能等措施,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资源要素保障水平;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出加强新时代渝商培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本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

本网讯(记者 杨雪)2月28日,在《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殷洁介绍,我市将主要从三个方面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活动。

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扰企扰民。市司法局将全量梳理涉及企业的行政检查事项,并以清单形式向社会公布。行政机关如果实施清单以外的检查,企业有权拒绝。不同行业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原则上都要统筹实施,在相近时间段内要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必须联合开展。同时,还将推行“承诺免检”“扫码入企”“非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坚决杜绝随意检查。凡是能够通过资料上传、书面核查、信息共享等方式达到监管要求的,不得进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处罚,提升企业获得感。对企业不得随意实施顶格处罚,不得随意降低违法行为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范围。将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广泛实施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凡是能够采取告知提醒、劝导指导、警示提示、批评约谈等方式处理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还将探索涉企行政处罚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凡是对企业给予重大行政处罚、可能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都要事先开展经济影响评估,并作出针对性处置。同时,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还倡导全面开展合规指导,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开展涉企执法集中整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今年3月起,将围绕企业关心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五个严禁”“八个不得”的工作要求,通过自查自纠、明察暗访、现场督查、整改落实等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严禁任性执法,严惩逐利执法,整肃整个行政执法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将作为今年全市政府督查和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对集中整治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据介绍,市司法局将系统谋划重庆市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包括行政检查减量化、行政处罚规范化、信用监管精准化、执法监督效能化、数字支撑智慧化在内的涉企行政执法“五化”改革,推广“执法+服务”“信用+执法”等模式,全面构建“无事不扰、包容审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涉企行政执法新模式,为企业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新闻多一点:我市着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2月28日,《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朱江表示,《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聚焦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细化提出具体工作举措。重点工作聚焦以下六个方面:

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提出支持民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助推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举措,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提出引导民企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鼓励支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等举措;

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提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等措施,积极回应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政策、优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招标投标及政府采购支持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等举措,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供给。提出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提高用能用地保障、提高人才用工支持、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强化数据要素赋能等措施,持续提升民营经济资源要素保障水平;

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出加强新时代渝商培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