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庆市委“新春第一会”,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以昂扬之姿开启了新一年的奋斗征程。 “六区一高地”建设中,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被放在首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既是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新地位明确了“任务书”、吹响了“冲锋号”。 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庆要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席全国两会的部分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就此展开热议。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表示,涪陵作为重庆经济大区、制造强区,应在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走在前、作示范。 ▲全国政协委员黎勇。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黎勇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涪陵将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四链”融合优生态,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具体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固本培元强根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涪陵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支点、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现代化渝东新城主引擎。同时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首位战略,持续构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壮大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前瞻谋划布局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力争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二是集中力量育动能,在打造“三大动力”上实现新突破。“我们将抢抓国家重磅政策窗口期和‘十五五’规划机遇,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坚持月调度政策、项目、资金争取情况,谋划实施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黎勇介绍,涪陵还将发挥招商引资支撑作用,持续开展优化“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和“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行动,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力争招引一个企业、培育一个集群、形成一个产业。 三是数智赋能添活力,在释放发展潜力动力上实现新突破。黎勇介绍,涪陵将落实“人工智能+”行动,以两大千亿园区为主要承载平台,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等领域关键企业、关键项目招引和全生命周期支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新路径。以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为抓手,以“大综合一体化”治理为牵引,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能力建设为主轴,促进镇街职能体系与“141”基层智治体系贯通融合,打造燃气管道等城市设施运行数字孪生系统,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发挥贸促优势 助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贸促会会长邓琳表示,2024年,全市贸促系统深刻把握新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贸促职责使命,推动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组织开展了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重庆行”活动,达成15项合作意向。举办重庆—欧亚区新能源汽车供采对接会等24场经贸活动,为重庆企业、重庆产品提供更多展示、推介、交易的机会。第二十二届摩博会总规模达1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创历史新高,达877家,亮相展车3000余款,累计接待观众超20万人次,累计促成贸易投资意向金额超20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邓琳。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邓琳表示,重庆贸促系统将有效发挥贸促独特优势,聚焦三项重点工作,助力打造标志性成果,为加快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首先是坚持系统谋划,着力构建运转高效的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工作体系。邓琳介绍,联盟作为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推动机制,是新时期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的有力实践和重要抓手。今年将重点在理顺关系、建立机制、夯实基础、统筹规划上下功夫,围绕促进通道相关国家经贸合作、助力和服务企业跨境投资等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助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努力打造国际工商会合作典范。 同时坚持提质增效,突出经贸活动特色化品牌化。“今年我们将高质量筹办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推动展会向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办展方向迈进。”邓琳表示,还将进一步加强重庆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集聚效应,聚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展会样板,充分彰显“买全球、卖全球”的重庆经济活力。 第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商事法律服务工作。邓琳表示,市贸促会将持续深化涉外商事法律体系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商事认证、商事调解、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建设、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防范和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助企扬帆国际市场新蓝海。 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表示,市科技局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四大科创高地建设引领产业创新,将着力构建“新科技+新产业+新生态”体系,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明炬。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我们将坚持创新制胜、人才引领、改革突破、协同发力,聚焦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制造、前沿新材料等新领域新方向,系统谋划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更加强劲动力源。”明炬列举了几个重要抓手—— 在突出科技攻“尖”上,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系统塑造创新突破点,加力推进四大科创高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新兴领域重大科创平台,撑起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引领计划、颠覆性技术突破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构建“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攻关体系,在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在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竞争新优势。 在加快产业向“新”上,迭代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和“双倍增”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1万家、7.5万家。深入实施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行动,加快推广“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明月湖生态模式,着力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强化科技金融支撑,重点支持创新创业团队1000个。加快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未来医学、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 在促进生态更“优”上,制定实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措施,以“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体系”标志性改革为统领,带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落地见效。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引育用服”人才体系,深化实施各类人才专项,加速汇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拓展国内重点区域科技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在高水平开放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构建高端产业生态 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产业迈向高端化,是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引擎之一。全国政协常委、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将着力培育核心技术、深度运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深化产业融合,构建高端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助力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张兴海。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张兴海表示,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大、政策有力、产业协同步子坚定。去年重庆汽车实现了“三个向上”的突破,即产品向上、品牌向上、产业链向上。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重庆造”20万元以上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占比达48.3%,同比提升21.6%。特别是在用户心中树立起了高端汽车品牌形象,如阿维塔、问界;培育出了超增、智能网联等领先技术。重庆汽车产业走向高端条件成熟、发展正当其时。 张兴海认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走向高端,将持续带动汽车产业链升级转型,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形成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集聚,提升重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赛力斯集团始终把智能制造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建成了“汽车产业大脑”生态下的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将坚定不移走智电融合、产业跨界的创新道路,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全球高端人才引进,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协同创新,构建高端产业生态圈,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为助推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