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 持续巩固发挥三峡库区的重要功能

时间: 2025-03-0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562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治理、保护和利用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维系全国35%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多人饮水安全。3月5日,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关于持续巩固和发挥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的建议》,呼吁国家层面在加大三峡库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保护好三峡库区

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建议指出,三峡库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叠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库区发展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6个区县,幅员面积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4.59万人,库区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56%,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1年6月,在百万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三峡后续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累计投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1210亿元,着力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问题”。

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库区发展成效显著,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百万移民总体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打捞江面漂浮垃圾320万吨,长江干流水质连续八年保持为Ⅱ类,支流富营养化得到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57万平方公里,库区生态屏障功能逐步显现;地灾防治有序推进,治理地灾460处、塌岸防护198千米、避险搬迁9.2万人,库区地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取得的这一系列成效,显著支撑三峡水库和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稳定发挥,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虽然三峡库区取得跨越式发展,但相对滞后的发展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保障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水质安全压力较大。此外,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功能更加重大,在防洪安全保障、交通航运保障、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移民稳定和安全保障几方面,均需要持续巩固拓展。

提升库区造血作用

为重要功能发挥提供保障

建议指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持续发挥国家战略功能的任务仍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财政部、水利部给予三个方面的支持:

延续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在2025年12月31日后,继续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用于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建立三峡库区长效扶持机制,为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发挥提供持续资金保障。

建立三峡电站受益反哺机制。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支持库区发展,解决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移民安稳致富等问题。

加大三峡库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依托库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运输优势,优先考虑在三峡库区布局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出台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到三峡库区进行投资建设;加大对库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库区段)建设,充分发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作用,提升库区造血功能。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 持续巩固发挥三峡库区的重要功能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治理、保护和利用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水库是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维系全国35%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多人饮水安全。3月5日,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关于持续巩固和发挥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的建议》,呼吁国家层面在加大三峡库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等方面给予支持。

保护好三峡库区

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建议指出,三峡库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叠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库区发展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6个区县,幅员面积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4.59万人,库区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56%,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1年6月,在百万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三峡后续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累计投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1210亿元,着力解决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三大问题”。

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实施,库区发展成效显著,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百万移民总体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打捞江面漂浮垃圾320万吨,长江干流水质连续八年保持为Ⅱ类,支流富营养化得到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57万平方公里,库区生态屏障功能逐步显现;地灾防治有序推进,治理地灾460处、塌岸防护198千米、避险搬迁9.2万人,库区地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取得的这一系列成效,显著支撑三峡水库和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稳定发挥,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虽然三峡库区取得跨越式发展,但相对滞后的发展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保障国家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水质安全压力较大。此外,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功能更加重大,在防洪安全保障、交通航运保障、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移民稳定和安全保障几方面,均需要持续巩固拓展。

提升库区造血作用

为重要功能发挥提供保障

建议指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持续发挥国家战略功能的任务仍长期存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财政部、水利部给予三个方面的支持:

延续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在2025年12月31日后,继续征收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用于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和保障三峡工程运行安全,建立三峡库区长效扶持机制,为三峡库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功能发挥提供持续资金保障。

建立三峡电站受益反哺机制。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支持库区发展,解决长期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移民安稳致富等问题。

加大三峡库区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依托库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交通运输优势,优先考虑在三峡库区布局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出台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到三峡库区进行投资建设;加大对库区的重大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助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库区段)建设,充分发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作用,提升库区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