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虚拟币犯罪的打击与治理

时间: 2025-03-0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750

□ 罗俊 田成

近年来,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技术的衍生品,正在成为洗钱、集资诈骗、传销等网络金融类犯罪的隐蔽工具,给打击金融犯罪带来了新的难题。自比特币之后,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被创造出来,并进入到区块链加密生态中。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持续演变,以及评价的角度立场不同,目前国际社会对于虚拟货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虚拟货币系统相关概念解读

虚拟币系统中的交易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解密和签名等操作。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加密,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同时,在进行虚拟币交易时,发送方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接收方则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进行验证。管理、存储和发送数字货币可以使用数字货币钱包,数字货币钱包包含两个重要的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用户在虚拟币交易中公开分享的加密地址,可以用于接收虚拟币的转账,而私钥是用户保留的用于签名交易的私有密钥,用于确认虚拟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公钥是用户的地址,用于接收数字货币,类似于银行账户的账号。私钥是用户的身份证明,用于对数字货币进行签名和发送操作,类似于银行账户的密码。

虚拟币犯罪具有如下危害

对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虚拟币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窃取或骗取他人的虚拟币,或者在虚拟币市场中操纵价格,让人们在交易中蒙受损失。这些损失不仅会对个人的经济状况造成影响,也会对整个虚拟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对个人和机构的信用造成破坏。虚拟币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欺诈交易等手段骗取他人的虚拟币,一旦这些行为被揭露,会让人们对受害人的信用产生怀疑,进而对受害人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对机构而言,虚拟币犯罪可能会导致市场信任度降低,影响其业务拓展。

虚拟货币难以管理处置。虚拟货币本质是一串字符,属于计算机电子数据。根据法律规定,作为违法所得的虚拟货币在上缴国库前需要变价,目前主流做法均需要依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置。但是有的第三方机构持有的境内外相关牌照不全,需要层层转包,无法做到合法合规处置虚拟货币;有的第三方机构通过虚报项目等不合规结汇的方式,将变现后的资金转入国内;还有的第三方机构受国内监管约束较少,一旦发生经营不善或“跑路”问题,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打击虚拟币犯罪面临的挑战

易产生监管漏洞。虚拟币交易和投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被监管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犯罪分子可以在监管较弱的地区实施虚拟币犯罪活动,并从中获得利益。

同时,虚拟币市场在监管较为松散的地区可能存在价格操纵、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对投资者的利益构成较大威胁。

法律无法跨境适用。由于虚拟币交易可以跨越国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法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跨境虚拟币犯罪案件中,法律往往无法跨境适用,导致虚拟币犯罪分子难以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案件侦查难以实现国际合作。由于虚拟币行业的监管机制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导致虚拟币犯罪案件难以被追查和打击。

(作者单位 石滩派出所、巴南区公安分局青山派出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浅析虚拟币犯罪的打击与治理

□ 罗俊 田成

近年来,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技术的衍生品,正在成为洗钱、集资诈骗、传销等网络金融类犯罪的隐蔽工具,给打击金融犯罪带来了新的难题。自比特币之后,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被创造出来,并进入到区块链加密生态中。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持续演变,以及评价的角度立场不同,目前国际社会对于虚拟货币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虚拟货币系统相关概念解读

虚拟币系统中的交易过程通常需要使用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解密和签名等操作。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进行加密,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同时,在进行虚拟币交易时,发送方需要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接收方则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进行验证。管理、存储和发送数字货币可以使用数字货币钱包,数字货币钱包包含两个重要的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用户在虚拟币交易中公开分享的加密地址,可以用于接收虚拟币的转账,而私钥是用户保留的用于签名交易的私有密钥,用于确认虚拟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公钥是用户的地址,用于接收数字货币,类似于银行账户的账号。私钥是用户的身份证明,用于对数字货币进行签名和发送操作,类似于银行账户的密码。

虚拟币犯罪具有如下危害

对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虚拟币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窃取或骗取他人的虚拟币,或者在虚拟币市场中操纵价格,让人们在交易中蒙受损失。这些损失不仅会对个人的经济状况造成影响,也会对整个虚拟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对个人和机构的信用造成破坏。虚拟币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欺诈交易等手段骗取他人的虚拟币,一旦这些行为被揭露,会让人们对受害人的信用产生怀疑,进而对受害人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对机构而言,虚拟币犯罪可能会导致市场信任度降低,影响其业务拓展。

虚拟货币难以管理处置。虚拟货币本质是一串字符,属于计算机电子数据。根据法律规定,作为违法所得的虚拟货币在上缴国库前需要变价,目前主流做法均需要依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置。但是有的第三方机构持有的境内外相关牌照不全,需要层层转包,无法做到合法合规处置虚拟货币;有的第三方机构通过虚报项目等不合规结汇的方式,将变现后的资金转入国内;还有的第三方机构受国内监管约束较少,一旦发生经营不善或“跑路”问题,将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打击虚拟币犯罪面临的挑战

易产生监管漏洞。虚拟币交易和投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被监管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犯罪分子可以在监管较弱的地区实施虚拟币犯罪活动,并从中获得利益。

同时,虚拟币市场在监管较为松散的地区可能存在价格操纵、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对投资者的利益构成较大威胁。

法律无法跨境适用。由于虚拟币交易可以跨越国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法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跨境虚拟币犯罪案件中,法律往往无法跨境适用,导致虚拟币犯罪分子难以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案件侦查难以实现国际合作。由于虚拟币行业的监管机制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导致虚拟币犯罪案件难以被追查和打击。

(作者单位 石滩派出所、巴南区公安分局青山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