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各异、身躯矫健的警犬在搜救走失人员、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各种重要安保活动中立下汗马功劳。无论出现在哪里,警犬都十分引人注目,而在它们背后,永远站着几个警犬训导员笔挺的影子。他们以实干为笔,汗水为墨,在警犬训练基地书写着一段段平凡坚守的故事。 “坐下!卧倒!”“小七,跑!”春暖咋寒,距离黔江城区十余公里,在黔江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公巡二大队内的警犬训练基地,不时传来警犬训导员指令。 2010年,27岁的冉锡璋到警犬基地报到,这个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令他感到十分陌生,但凭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他一干就是13年——也差不多正好是一只警犬的生命长度。青春“警”色映初心,这些年,他在工作中带过不少警犬,也更加坚定了他从事警犬训导的信心和决心。 警犬的训练讲究“少时多训”,一天要分三四个时间段开展训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平时一身味”是警犬训导员的真实写照。 除了要严格训练警犬外,基地民警和辅警冯立晋、郭小仪、王锐等每天还需要定时饲喂警犬、清洁犬舍,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枯燥乏味的工作。 “训犬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那么简单或者好玩,不训练的时候也没闲着,要做好这件事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钻研。”冉锡璋说:”工作之余多陪伴警犬,精进训犬技能,看见它们进步,心里很满足,也不会觉得无聊。” 2023年,冉锡璋手里的工作暂由民警周鹏接替。 “训犬工作短期内无法看到成效,常常需要一年、两年、三年才能培训出一只优秀的警犬。而每一次它为现场指明方向,每一次它在比赛中夺得的奖项,每一次它迅速找到走失人员……它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都很有成就感。”周鹏说。 用功在平时,才能立功在现场。2023年11月,一名八旬老人走失了近70小时,最后由训导员携警犬两小时成功搜救。今年2月,民警通过“警犬+无人机”3小时找回失联人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2024年以来,警犬训练基地共参与各类用犬勤务140余犬次。其中刑侦类用犬勤务20余犬次,治安防范类用犬勤务60余犬次,搜爆安检类勤务30余犬次,其他用犬勤务30余犬次。 2020年,冉锡璋在年度“全市公安机关警犬技术实战大比武”中荣获三等奖;2023年,周鹏在“重庆市刑事技术技能大赛”中荣获“警犬物证搜索”个人三等奖。 警犬的荣耀就是训导员的荣耀,警犬获得的认可就是训导员获得的认可。为此,他们甘作警犬背后的影子,与警犬共享喜悦,同担苦痛。 目前,黔江区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共有训导员5人,在编警犬8只,在训幼犬3只,他们如同亲密战友默契相伴,共同为建设平安黔江作出“无言”贡献。 通讯员 冉舟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