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诗语

时间: 2025-03-1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859

◎ 黄金泽

“小草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盛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歌声”上小学的女儿笔下的春天是多么清新明媚。再翻开古诗词,无数歌咏春天的美丽诗篇纷至沓来。

春天春和景明,如诗如画。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阳光照耀,江山多娇。和煦春风,吹过山岗,吹过山野,花开了,草绿了,空气中也能嗅到花草香。淅沥春雨,松软泥土。燕子呢喃,衔泥筑巢。鸳鸯双双,慵懒卧沙,惬意至极!

春天在春风里,在细雨中。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纤柳吐绿,丝绦飘飞,是谁精心裁出?诗人心中是多么明亮,否则怎会想象出二月春风如神奇魔剪。

春天在春雨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悄然来,万物一夜生。待到清晨,城市花红,芳香迷人。谁不喜春雨?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而桃花几乎成了百花的代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春光懒困,江水东流,微风轻拂。野外桃花,深红浅红,你更喜欢哪般?兀自生长的桃花,正如芸芸众生之你我,何需他人喜欢?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光正好,但春光易逝。多少人感叹春光难留,但诗人却在僻静山寺,意外觅得桃花,拾得春天。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惊喜。

春天属于百花,也属于小草。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空旷西涧,黄鹂鸣叫,野渡无人,水急舟横。幽草静生,这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或许,也是诗人当时的心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主宰大地之绿的,无疑是最不起眼的小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荣枯,演绎生命,愿你是顽强生长的小草。

春是一年之始,充满希望。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力气。

春天也装满了回忆。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对江南之春的赞美与眷恋,韵味深长又悠远。

春承载着人间真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阳春三月,人间最美季节,友人远赴他乡,诗人失落的心情如江水东流。此情,穿越历史温暖古今。春天也有追思之苦。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醉美江南,烟雨朦胧,更让人产生家国之情。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江南,莺歌燕舞,水村山郭,酒旗飘飘,一片盛世。前朝那些恢弘庙宇,在烟雨中时隐时现。一种淡淡的忧愁在诗人心中升起,那是对家国命运的担忧。

春光虽好,总有归时。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诗人追问春天去哪了,但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细雨如烟,农人正忙,采完桑蚕,又忙插秧。春天耕耘,才有秋天的收获。

不负春光,去寻找春天吧。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阳光正好,泗水清澈。春风拂面,万紫千红。诗人以寻芳暗指求圣之道,以万紫千红暗指圣学的丰富多彩。其实,做人也好,求学也罢,唯有孜孜以求,方能拥抱欣欣向荣的春天!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监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春日诗语

◎ 黄金泽

“小草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盛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歌声”上小学的女儿笔下的春天是多么清新明媚。再翻开古诗词,无数歌咏春天的美丽诗篇纷至沓来。

春天春和景明,如诗如画。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阳光照耀,江山多娇。和煦春风,吹过山岗,吹过山野,花开了,草绿了,空气中也能嗅到花草香。淅沥春雨,松软泥土。燕子呢喃,衔泥筑巢。鸳鸯双双,慵懒卧沙,惬意至极!

春天在春风里,在细雨中。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纤柳吐绿,丝绦飘飞,是谁精心裁出?诗人心中是多么明亮,否则怎会想象出二月春风如神奇魔剪。

春天在春雨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雨悄然来,万物一夜生。待到清晨,城市花红,芳香迷人。谁不喜春雨?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而桃花几乎成了百花的代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春光懒困,江水东流,微风轻拂。野外桃花,深红浅红,你更喜欢哪般?兀自生长的桃花,正如芸芸众生之你我,何需他人喜欢?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光正好,但春光易逝。多少人感叹春光难留,但诗人却在僻静山寺,意外觅得桃花,拾得春天。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惊喜。

春天属于百花,也属于小草。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空旷西涧,黄鹂鸣叫,野渡无人,水急舟横。幽草静生,这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或许,也是诗人当时的心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主宰大地之绿的,无疑是最不起眼的小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荣枯,演绎生命,愿你是顽强生长的小草。

春是一年之始,充满希望。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力气。

春天也装满了回忆。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对江南之春的赞美与眷恋,韵味深长又悠远。

春承载着人间真情。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阳春三月,人间最美季节,友人远赴他乡,诗人失落的心情如江水东流。此情,穿越历史温暖古今。春天也有追思之苦。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醉美江南,烟雨朦胧,更让人产生家国之情。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江南,莺歌燕舞,水村山郭,酒旗飘飘,一片盛世。前朝那些恢弘庙宇,在烟雨中时隐时现。一种淡淡的忧愁在诗人心中升起,那是对家国命运的担忧。

春光虽好,总有归时。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诗人追问春天去哪了,但看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村四月,细雨如烟,农人正忙,采完桑蚕,又忙插秧。春天耕耘,才有秋天的收获。

不负春光,去寻找春天吧。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阳光正好,泗水清澈。春风拂面,万紫千红。诗人以寻芳暗指求圣之道,以万紫千红暗指圣学的丰富多彩。其实,做人也好,求学也罢,唯有孜孜以求,方能拥抱欣欣向荣的春天!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