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能级向上,离不开高效集约的空间载体。万州区太白街道向天拔节的楼宇通过激发“红色引擎”,成为万州楼宇经济崛起的典范。如何把党建工作全面嵌入经济活跃的楼宇商圈,为楼宇经济注入“红色活力”?近日,记者带着疑惑走进太白街道。 精准发力优化楼宇服务 初冬时节,暖阳高照,位于长江之畔的“驿鑫·城市之心”傲然挺立,吸引了不少企业家、创业者前来投资兴业、追逐梦想。 楼宇经济繁荣 “城市之心”是集大型金融机构、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商业楼宇,目前入驻企业4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7家、中国500强企业3家、行业龙头企业5家,今年以来总产值100亿元。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太白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服务升级,持续擦亮楼宇经济这张“名片”的生动实践。 企业员工忙碌工作 某酒店入驻“城市之心”后,因对面和平广场“音浪”太强扰人,让酒店苦不堪言。复兴路社区“一楼五员”服务团队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坝坝舞队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组织队伍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对坝坝舞队伍实行分时段管理,明确各队伍活动时间、扬声分贝等具体要求,降低了各队伍集体活动带来的噪音影响,还酒店客人及周边居民一片清净。 “酒店门口之前放着一个敞开式的垃圾箱,每天臭气熏天,影响生意。‘一楼五员’服务团队了解情况后,及时出面协调,更换成了垃圾分类亭,让周边商户、居民垃圾投放更规范。”该酒店工作人员表示。 说起党建引领下的企业服务,重庆某有限公司有切身感受。作为辖区重点企业,该公司从入驻“城市之心”以来,太白街道就在产业扶持、政策宣传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原有办公场所已经不能满足办公需求。街道党员干部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需求后,“一楼五员”服务团队立即展开工作,积极联系物业协调新场地。很快,在“城市之心”B栋为该公司找到新的办公场所。 党建引领激发“红色引擎” 据太白街道党工委书记秦小林介绍,该街道率先在“城市之心”、三峡水利大厦建立楼宇党支部,建立党建联络员、招商信息员、政策宣传员、安全管理员和社务代办员“一楼五员”服务团队,深入楼宇调研走访,详细了解楼宇基本情况、企业入驻情况、入驻企业运营状况、产业分布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企业找服务”变为“政府送服务”,把“政策红包、资金红包、信息红包”送到位,确保企业能及时享受到政府推出的工商、税务、社保、法律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助推企业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党员志愿者参与宣传 同时,探索建立“1213”工作法,即“一个核心”(党组织);“双擎驱动”(楼宇党支部、楼宇党建联席会议);“一个阵地”(“白领驿站”);“三维深化”(党务、政务、楼务“三维共务”,政治、组织、发展“三维引领”,社区、单位、行业“三维联动”)。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政企服务“零距离”。 近年来,该街道还多次协同部分楼宇对现有招商楼层进行统一规划,完善周边基础设施,针对楼层业态情况和招商楼层面积,结合街道经济发展方向,以建设市级楼宇产业园、打造“高笋塘核心商圈”为总体目标持续发力,为辖区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动力引擎。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太白辖区各楼宇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楼宇经济在街道的经济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秦小林表示,接下来,太白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不满意、受不受益作为最根本的检验标准,做好优化服务的“加法”,降低成本的“减法”,激发活力的“乘法”,简政为民的“除法”,在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擦亮楼宇经济这张“名片”。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易武 李成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