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失独,忠县司法局驻金鸡镇桂林社区工作队用一场跨越寒冬的暖心接力,解决了这个20万元遗产背后的难题。 2024年12月,忠县金鸡镇桂林社区居民张阿婆的独子因突发疾病离世,留下微信余额、银行卡和股票账户里的20万元。 微信提现要人脸识别?股票账户要密码?儿子在哪些银行开过户?老人翻遍家里,只找到三张不同银行的卡,其中两张已经消磁。这些年轻人轻车熟路的“密码”,在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的张阿婆眼里,成了横亘在阴阳两隔间的天堑。 忠县司法局驻金鸡镇桂林社区工作队接下了这个难题,从那天起,驻村工作队队员揣着张阿婆的户口本、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等资料出发了。 工作队第一书记谭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 “1月17日,和上海和重庆的证券公司经理沟通,了解股票交易程序。” “1月20日,与微信平台客服协调,帮助张阿婆办理账户身份认证和资产转移。” “1月21日,驱车送张阿婆到县城里办理公证。” “2月12日,协调银行特事特办简化手续。” …… 两个月来,这群“编外儿女”白天跑手续,晚上就轮流来陪老人烧柴火灶。 3月14日,是最后一笔钱款转入存折的日子。张阿婆来到社区,从褪色的蓝布衫内袋掏出了鸡蛋和花生:“这世上还是好人多,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关怀……”张阿婆说着朴实的感谢语,拉着谭威的手迟迟不愿松开。 “我们做的不过是些跑腿的琐事,但看到阿婆终于能摸着存折安稳入睡,才懂得守护的意义。”谭威说道。这支常被戏称“万金油”的队伍,既管着村里产业发展的大事,也操心着独居老人屋顶的碎瓦,在鸡毛蒜皮中织就人间暖意。 通讯员 阳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