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酉阳县兴隆镇努力绘就山清水秀人和家兴的美丽乡村

时间: 2025-03-3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574

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地处渝鄂一市一省两县六乡(镇)接合部,距酉阳县城69公里,被誉为酉阳“北大门”,辖6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该镇作为渝东南地区出境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的交通要道,是酉阳县边贸重镇。

近年来,兴隆镇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抓手,锚定“生态、边贸、冷水养殖”三张靓丽名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着力勾画基层社会治理新风景。

政治引领建强“主心骨”

实地排查安全隐患

“伯娘,这是这个月你儿给你打的生活费,你收好。这一袋是你这个月的药,我买来分好了,你按时按量吃,有不懂的给我打电话。”杨秀洪担任兴隆镇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后,就建了一本“琐事”账,记录着全村村民的“家长里短”。谁家有困难、有事情,也会第一时间找他,面对村民的诉求,他总是能迅速行动,耐心为大家服务。

近年来,兴隆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将党组织延伸到民间,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全镇421名党员干部、农村党员与3594户农户结成“互助组”,党员乡村治理参与度达95%以上。

持续推进“红岩先锋”变革性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三亮三晒三评”活动,用好比拼晾晒机制,10个基层党支部承诺践诺,统筹做好本区域民意收集、为民服务、日常管理等工作。

建立基层治理联村驻点机制,镇政府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92名镇村干部定期深入一线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基层治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建立“日周月”工作纪实,点评观摩制度,采取“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和“观摩晾晒+会议推进”的方式,定期表彰基层治理先进村、点评后进村,推动找不足、补差距、争先进。每季度评选红旗党支部2个、党员先锋号1个、党员先锋岗13个,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最深处,切实以“邻聚力”缩短了基层治理半径,构建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活力

“嬢嬢,软件安好了,你可以从这里传照片到平台。”去年5月30日,在兴隆镇朝天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重庆移动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当地村民,在微信里搜索“小院家”小程序,按照设定的积分规则,当天参加会议就收获了10分积分。

今年,兴隆镇继续和重庆移动公司酉阳分公司合作,在朝天门村进行试点,上线“小院家”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村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小院家”上报申请加积分事项,村级管理员在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审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积分,也可由院长每月按照积分规则入户进行评分上报。村民通过“小院家”小程序可随时查看本家庭积分情况,查看能兑换的商品,便可到党群服务中心积分超市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据介绍,“小院家”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打造了“积分超市开心兑”“遇事拍照有人管”“垃圾满了我监督”“四美庭院专业评”等多个乡村自治场景。结合“积分制”建立院落治理机制,激励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庭院清洁、垃圾分类、环境绿化美化等乡村自治行动中,通过事件上报、参会发言、庭院打扫等方式获得积分。基层管理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电脑登录“小院家”后台快速操作积分统计、积分商品出入库,最终便捷实现一键扫码兑换。

“我今天参会发言,平台有了10个积分,我可以到积分超市换10双筷子或者一个盆子。”村民杨冬云一边说一边打开平台小程序,积分超市管理人员用二维码扫描后,她就兑换到了一个盆子。

2024年,兴隆镇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方法路径,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有机结合,召开院坝会、干部民情恳谈会等20余场次,让干部心贴心、面对面地聆听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鼓励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让群众的事情,群众来议论、想办法,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宜居宜业转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自治能力水平。

法治为纲筑牢治理底线

去年4月,兴隆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自查自纠行动。为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该镇结合工作实际,以“打造清廉村居”为契机,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聚焦“4+4+1+5+X”重点问题,全面梳理问题线索,发现“群腐”问题3件,办理2件,党纪政务立案各1人,挽回套取医保及养老资金1万余元;移交县纪委监委立案1件,党纪政务立案1人,挽回养老资金8万余元。高标准完成河堤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实事24件。

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安乡村建设,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农村的法律基础薄弱,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的人多,我们组建的志愿服务队,进村入寨宣传法律知识,就是为了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政法委员杨再根说道,我们共组建10支村级法治宣讲队伍,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20余处,不断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建立了1个镇级和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开通24小时法律援助热线。

德治为魂强化软性支撑

了解中药材基地种植情况

田茂友是兴隆镇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村干部30多年来,他骑坏了9辆摩托,穿坏100多双鞋,发动群众在悬崖峭壁上打通了全镇第一条村级公路,拉通全村第一条高压线。他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理念,从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入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昔日的“穷山沟”蝶变成和美乡村的新样板,让昔日红军扎营的“老营盘”变成了“聚宝盆”。

宋晓平,重庆市致远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兴隆镇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创业女强人,她艰苦创业、带民增收;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她积极走访调研,建言献策,让多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

胡树梅,积谷坝村妇联主席,她是村里妇女的“娘家人”,也是当地村民信赖的“贴心人”,更是左邻右舍心中孝老爱亲的典范。

魏文宏,返乡新农人,种植养殖大户,现有黑山羊数量存栏150余只,20余头猪和5头牛,还是400余亩撂荒地种植中药材‘虎杖’的带头人。

兴隆镇养老服务中心里一派温馨幸福景象,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地在院内晒太阳聊家常,或聚在一起看书下象棋,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照料下在儿童娱乐室玩得不亦乐乎……

兴隆镇大力弘扬敬老爱幼传统美德,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个、老年食堂6个,为全镇1900余名留守老人、儿童提供针对性照料服务,坚决托起“朝夕美好”。

在狮象村文化广场,印着该村“红十五条、蓝十五条”村规民约,时刻提醒村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因地制宜将移风易俗、孝廉文化、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一村一特”。同时,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治理相结合,规范婚丧嫁娶行为,合理约定宴席规模、标准,倡导小事不办、宴席简办,6个村(社区)均组建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落实道德“红黑榜”制度,对品德高尚、弘扬新风的个人和家庭“红榜”表彰,对品行不良、行为不端的“黑榜”通报,着力规范村民言行,积极引导村民崇德向善。

智治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网格员入户了解群众诉求

“雷主任,你说得在理呢,我们听你的,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不久前,积谷坝村网格员雷标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了解到,5组村民李某与张某两家因为地畔问题发生了争执纠纷。雷标核实情况后,及时向村委会汇报,并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调解。经村里干部与网格员的调解,李某与张某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矛盾纠纷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划分了微管理网格,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前哨’作用,现在很多矛盾都会直接在村组内化解,风险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积谷坝村党支部书记李邦伟说道。

去年以来,兴隆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借助智慧互联网技术,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了“数字乡村”大数据的汇总和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推行统一指挥调度、诉求受理、信息分析研判等运行模式,实现对上报事项“处置全程跟进、行动全程跟随、工作全程指导、成效全程监督”,通过指挥平台收集群众诉求4万余条,办理率达100%,实现辖区“一屏统揽、一网统管”。

同时,划分微网格169个,按照“1+3+N”模式配齐配强网格治理团队391人,绑定开通“法律明白人”45名,推动辖区有生力量“应沉尽沉”。基层网格张贴发放网络反诈、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动态巡查覆盖5000余人。拉通综合执法岗、安全应急岗等机关干部职工,下联网格长、志愿者等,推动应急管理、信访矛盾调解等工作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一张网格,实现了“一网共治”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5年,我们将按照提前谋划、整体考虑、精准发力的工作思路,以‘五个进一步’(即基层党建进一步提质效、干部能力进一步提素养、重点工作进一步提进度、政治生态进一步上台阶,集镇建设进一步展新颜)目标,持续围绕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通过进一步打造亿元冷水养殖、两万头牲畜养殖、万亩经果林培育和做大做强中药材基地,创建莓茶‘酉兴隆’品牌等助力推动‘酉阳800’公用品牌,努力绘就山清水秀人和家兴的美丽乡村。”该镇主要负责人说道。

赵朝开 通讯员 石川

责   编:庞伊聆 唐奕

审   核:覃蓝蓝 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酉阳县兴隆镇努力绘就山清水秀人和家兴的美丽乡村

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地处渝鄂一市一省两县六乡(镇)接合部,距酉阳县城69公里,被誉为酉阳“北大门”,辖6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该镇作为渝东南地区出境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的交通要道,是酉阳县边贸重镇。

近年来,兴隆镇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为抓手,锚定“生态、边贸、冷水养殖”三张靓丽名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五治融合”治理新模式,着力勾画基层社会治理新风景。

政治引领建强“主心骨”

实地排查安全隐患

“伯娘,这是这个月你儿给你打的生活费,你收好。这一袋是你这个月的药,我买来分好了,你按时按量吃,有不懂的给我打电话。”杨秀洪担任兴隆镇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后,就建了一本“琐事”账,记录着全村村民的“家长里短”。谁家有困难、有事情,也会第一时间找他,面对村民的诉求,他总是能迅速行动,耐心为大家服务。

近年来,兴隆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将党组织延伸到民间,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全镇421名党员干部、农村党员与3594户农户结成“互助组”,党员乡村治理参与度达95%以上。

持续推进“红岩先锋”变革性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三亮三晒三评”活动,用好比拼晾晒机制,10个基层党支部承诺践诺,统筹做好本区域民意收集、为民服务、日常管理等工作。

建立基层治理联村驻点机制,镇政府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92名镇村干部定期深入一线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基层治理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建立“日周月”工作纪实,点评观摩制度,采取“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和“观摩晾晒+会议推进”的方式,定期表彰基层治理先进村、点评后进村,推动找不足、补差距、争先进。每季度评选红旗党支部2个、党员先锋号1个、党员先锋岗13个,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最深处,切实以“邻聚力”缩短了基层治理半径,构建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活力

“嬢嬢,软件安好了,你可以从这里传照片到平台。”去年5月30日,在兴隆镇朝天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重庆移动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当地村民,在微信里搜索“小院家”小程序,按照设定的积分规则,当天参加会议就收获了10分积分。

今年,兴隆镇继续和重庆移动公司酉阳分公司合作,在朝天门村进行试点,上线“小院家”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村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小院家”上报申请加积分事项,村级管理员在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审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积分,也可由院长每月按照积分规则入户进行评分上报。村民通过“小院家”小程序可随时查看本家庭积分情况,查看能兑换的商品,便可到党群服务中心积分超市换取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据介绍,“小院家”数字乡村智慧管理平台打造了“积分超市开心兑”“遇事拍照有人管”“垃圾满了我监督”“四美庭院专业评”等多个乡村自治场景。结合“积分制”建立院落治理机制,激励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庭院清洁、垃圾分类、环境绿化美化等乡村自治行动中,通过事件上报、参会发言、庭院打扫等方式获得积分。基层管理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电脑登录“小院家”后台快速操作积分统计、积分商品出入库,最终便捷实现一键扫码兑换。

“我今天参会发言,平台有了10个积分,我可以到积分超市换10双筷子或者一个盆子。”村民杨冬云一边说一边打开平台小程序,积分超市管理人员用二维码扫描后,她就兑换到了一个盆子。

2024年,兴隆镇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方法路径,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有机结合,召开院坝会、干部民情恳谈会等20余场次,让干部心贴心、面对面地聆听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鼓励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让群众的事情,群众来议论、想办法,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村庄从干净整洁向宜居宜业转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自治能力水平。

法治为纲筑牢治理底线

去年4月,兴隆镇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自查自纠行动。为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该镇结合工作实际,以“打造清廉村居”为契机,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聚焦“4+4+1+5+X”重点问题,全面梳理问题线索,发现“群腐”问题3件,办理2件,党纪政务立案各1人,挽回套取医保及养老资金1万余元;移交县纪委监委立案1件,党纪政务立案1人,挽回养老资金8万余元。高标准完成河堤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实事24件。

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安乡村建设,逐渐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农村的法律基础薄弱,不学法不懂法不知法的人多,我们组建的志愿服务队,进村入寨宣传法律知识,就是为了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政法委员杨再根说道,我们共组建10支村级法治宣讲队伍,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20余处,不断增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建立了1个镇级和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开通24小时法律援助热线。

德治为魂强化软性支撑

了解中药材基地种植情况

田茂友是兴隆镇营盘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村干部30多年来,他骑坏了9辆摩托,穿坏100多双鞋,发动群众在悬崖峭壁上打通了全镇第一条村级公路,拉通全村第一条高压线。他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理念,从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入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昔日的“穷山沟”蝶变成和美乡村的新样板,让昔日红军扎营的“老营盘”变成了“聚宝盆”。

宋晓平,重庆市致远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兴隆镇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创业女强人,她艰苦创业、带民增收;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她积极走访调研,建言献策,让多项民生实事落实落地。

胡树梅,积谷坝村妇联主席,她是村里妇女的“娘家人”,也是当地村民信赖的“贴心人”,更是左邻右舍心中孝老爱亲的典范。

魏文宏,返乡新农人,种植养殖大户,现有黑山羊数量存栏150余只,20余头猪和5头牛,还是400余亩撂荒地种植中药材‘虎杖’的带头人。

兴隆镇养老服务中心里一派温馨幸福景象,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地在院内晒太阳聊家常,或聚在一起看书下象棋,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照料下在儿童娱乐室玩得不亦乐乎……

兴隆镇大力弘扬敬老爱幼传统美德,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个、老年食堂6个,为全镇1900余名留守老人、儿童提供针对性照料服务,坚决托起“朝夕美好”。

在狮象村文化广场,印着该村“红十五条、蓝十五条”村规民约,时刻提醒村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因地制宜将移风易俗、孝廉文化、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一村一特”。同时,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治理相结合,规范婚丧嫁娶行为,合理约定宴席规模、标准,倡导小事不办、宴席简办,6个村(社区)均组建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落实道德“红黑榜”制度,对品德高尚、弘扬新风的个人和家庭“红榜”表彰,对品行不良、行为不端的“黑榜”通报,着力规范村民言行,积极引导村民崇德向善。

智治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网格员入户了解群众诉求

“雷主任,你说得在理呢,我们听你的,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不久前,积谷坝村网格员雷标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了解到,5组村民李某与张某两家因为地畔问题发生了争执纠纷。雷标核实情况后,及时向村委会汇报,并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调解。经村里干部与网格员的调解,李某与张某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矛盾纠纷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今年以来,我们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划分了微管理网格,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前哨’作用,现在很多矛盾都会直接在村组内化解,风险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积谷坝村党支部书记李邦伟说道。

去年以来,兴隆镇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借助智慧互联网技术,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实现了“数字乡村”大数据的汇总和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推行统一指挥调度、诉求受理、信息分析研判等运行模式,实现对上报事项“处置全程跟进、行动全程跟随、工作全程指导、成效全程监督”,通过指挥平台收集群众诉求4万余条,办理率达100%,实现辖区“一屏统揽、一网统管”。

同时,划分微网格169个,按照“1+3+N”模式配齐配强网格治理团队391人,绑定开通“法律明白人”45名,推动辖区有生力量“应沉尽沉”。基层网格张贴发放网络反诈、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动态巡查覆盖5000余人。拉通综合执法岗、安全应急岗等机关干部职工,下联网格长、志愿者等,推动应急管理、信访矛盾调解等工作全面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一张网格,实现了“一网共治”乡村治理新格局。

“2025年,我们将按照提前谋划、整体考虑、精准发力的工作思路,以‘五个进一步’(即基层党建进一步提质效、干部能力进一步提素养、重点工作进一步提进度、政治生态进一步上台阶,集镇建设进一步展新颜)目标,持续围绕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通过进一步打造亿元冷水养殖、两万头牲畜养殖、万亩经果林培育和做大做强中药材基地,创建莓茶‘酉兴隆’品牌等助力推动‘酉阳800’公用品牌,努力绘就山清水秀人和家兴的美丽乡村。”该镇主要负责人说道。

赵朝开 通讯员 石川

责   编:庞伊聆 唐奕

审   核:覃蓝蓝 万先觉

总值班:杨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