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明祭扫 让缅怀更有温度

时间: 2025-04-02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8369

随着春风拂面,细雨绵绵,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连日来,西郊福寿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庄重而温馨的祭拜氛围,让每一位祭拜者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感受到公墓行业的用心与关怀和创新“数智”化服务。

“一封家书”

“妈妈,您种的金边吊兰今春又发新芽了……”李女士将一封写满思念的信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按上封印投进“时空邮局”,她知道妈妈一定能收到。

(为逝去的亲人写一封家书)

3月31日,西郊福寿园特别策划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的祭拜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倡导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少市民在特制信笺上书写血脉相连的温度,以一封穿越时光的家书,与先人展开温暖对话。以墨香代替烟火,用文字延续深情,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新韵,亲情与温暖在字里行间静静流淌。

活动当日,园区向市民展示了由重庆大爱渝商慈善基金会与西郊福寿园共建的公益生态葬区——博爱园,并面向重庆市市民无偿提供100座公益生态安葬墓位,定期统一免费提供数字追思送行仪式和纪念活动,有效减轻了市民的丧葬经济负担,用创新的数字礼仪服务,慰藉逝者家属。

“时光印记”展览馆让生者感受生命的价值

“最喜欢的玩具,还没来得及试穿的鞋子……他的生命定格在8个月,却延续了3个人的生命。”在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里,一位8个月的器官捐献者的遗物让无数人动容。孩子的家人认为将他的遗物放在这里更有意义。

3月28日,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正式开馆,这是重庆市首个以“生命教育+红十字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纪念场馆。它以普通百姓的真实人生为核心,采用图文、视频、实物相结合的多维叙事方式,生动还原平凡人的不凡人生。让参观的市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市民缅怀遗体捐献者)

“展览馆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祭扫与缅怀体验,更通过讲述捐献者的感人故事,传递生命大爱,点亮生命灯塔。”西郊福寿园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西郊福寿园启动全市遗物故事征集活动,鼓励公众提交承载特殊记忆的物件与故事。优秀作品将纳入常设展区,打造持续生长的“百姓故事展览馆”,推动社会对生命意义的多元探讨。

“数智祭扫”为缅怀增添别样温度

今年,西郊福寿园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人文关怀,推出多重“数智祭扫”缅怀空间,开展倡导文明追思、开拓数字纪念形式的清明系列活动,探索现代科技与清明祭祀的融合,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祭祀的内涵,为缅怀增添别样的温度与深度,让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市民可利用其提供的“云祭扫”服务来缅怀亲人。该服务不仅能帮助市民快速查找安葬在园区的墓位位置,还支持上传亲人的影像资料。此外,用户还可以赠送虚拟鲜花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各地的亲人也可以在“云祭扫”空间内同时留言,使得家庭祭祀活动能够在云上空间实现团聚。

记者 叶会娟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科技赋能文明祭扫 让缅怀更有温度

随着春风拂面,细雨绵绵,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连日来,西郊福寿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庄重而温馨的祭拜氛围,让每一位祭拜者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感受到公墓行业的用心与关怀和创新“数智”化服务。

“一封家书”

“妈妈,您种的金边吊兰今春又发新芽了……”李女士将一封写满思念的信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按上封印投进“时空邮局”,她知道妈妈一定能收到。

(为逝去的亲人写一封家书)

3月31日,西郊福寿园特别策划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的祭拜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倡导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不少市民在特制信笺上书写血脉相连的温度,以一封穿越时光的家书,与先人展开温暖对话。以墨香代替烟火,用文字延续深情,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新韵,亲情与温暖在字里行间静静流淌。

活动当日,园区向市民展示了由重庆大爱渝商慈善基金会与西郊福寿园共建的公益生态葬区——博爱园,并面向重庆市市民无偿提供100座公益生态安葬墓位,定期统一免费提供数字追思送行仪式和纪念活动,有效减轻了市民的丧葬经济负担,用创新的数字礼仪服务,慰藉逝者家属。

“时光印记”展览馆让生者感受生命的价值

“最喜欢的玩具,还没来得及试穿的鞋子……他的生命定格在8个月,却延续了3个人的生命。”在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里,一位8个月的器官捐献者的遗物让无数人动容。孩子的家人认为将他的遗物放在这里更有意义。

3月28日,西郊福寿园“时光印记展览馆”正式开馆,这是重庆市首个以“生命教育+红十字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纪念场馆。它以普通百姓的真实人生为核心,采用图文、视频、实物相结合的多维叙事方式,生动还原平凡人的不凡人生。让参观的市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市民缅怀遗体捐献者)

“展览馆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祭扫与缅怀体验,更通过讲述捐献者的感人故事,传递生命大爱,点亮生命灯塔。”西郊福寿园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西郊福寿园启动全市遗物故事征集活动,鼓励公众提交承载特殊记忆的物件与故事。优秀作品将纳入常设展区,打造持续生长的“百姓故事展览馆”,推动社会对生命意义的多元探讨。

“数智祭扫”为缅怀增添别样温度

今年,西郊福寿园进一步深化科技赋能人文关怀,推出多重“数智祭扫”缅怀空间,开展倡导文明追思、开拓数字纪念形式的清明系列活动,探索现代科技与清明祭祀的融合,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祭祀的内涵,为缅怀增添别样的温度与深度,让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市民可利用其提供的“云祭扫”服务来缅怀亲人。该服务不仅能帮助市民快速查找安葬在园区的墓位位置,还支持上传亲人的影像资料。此外,用户还可以赠送虚拟鲜花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各地的亲人也可以在“云祭扫”空间内同时留言,使得家庭祭祀活动能够在云上空间实现团聚。

记者 叶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