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雨洁 刘茂涵 记者 杨雪)近日,璧山区八塘镇凉水村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这个位于璧山区北端的小村庄里,3辆警车的到来打破了午后的静谧——璧山区法院的执行干警从车上搬下桌椅,穿过田间地头,来到鱼塘边的田垄上搭出了简易办公现场,开展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 “对的对的,一分钱没少!这笔租金拖了快5年了,现在终于到我们手里了,正好给我们送来了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的钱呀!”一位大伯数着手里厚厚的钞票,露出笑容。“来来来,你们坐,专门过来一趟辛苦你们了哟!”几位大娘给正在清点分发案款的执行干警端来几张红红的塑料板凳。 这场在鱼塘边开展的案款发放活动还要从20份强制执行申请说起。2024年底,璧山区法院执行干警收到20件申请强制执行鱼塘租金和违约金的案件,这20名申请人都是一个小村庄里被拖欠鱼塘租金的农户。2007年,为了使长期闲置的土地取得收益,位于凉水村的几十户村民与被执行人张某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约定将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张某用于修建鱼塘养鱼等水产,租期为30年,并约定了相应租金。承包鱼塘后,张某每年按时给村民们结租,双方合作愉快,但到了2019年,张某的鱼塘因水质不达标等环境问题无法继续经营。此后,张某便一直拖欠村民租金。 多次协商无果后,村民们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法庭,经法院判决,张某需向村民们支付近5年的租金及违约金8万余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恰逢“2025·迅雷行动”,执行干警四处奔走,查封了张某名下的房产和车辆,并扣划了其名下存款,在春节前为村民兑付了部分款项,被执行人张某也迫于司法威慑,表示愿意配合工作,并与村民在和解协议上签名捺印,承诺在2025年3月底前将剩余款项支付到位。在3月的最后一天,张某终于将剩余款项汇入了法院账户。 但怎么发放这笔案款却让法官犯了难。村民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平时惯用现金,如果把钱支付至银行账户可能不便于他们生活,让他们到法院领取现金也不方便。于是,便有了此次“法雨润春耕·执行助民生”涉民生执行案款现场集中发放活动。 就在鱼塘旁边,执行干警将一笔笔案款清点好,手手相传,将一份份司法正义与温暖送到村民们手中。 集中发放执行案款 案款发放期间,其他村民也围了上来,经了解得知,他们也是被张某拖欠鱼塘租金的农户,但因为没有提起诉讼,尚未取得执行依据,无法参与案款发放。为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执行干警当即联系被执行人张某,督促其积极与其余村民协商支付款项,避免诉累。经过说理,张某承诺会参考生效判决,与其余村民沟通处理方案,争取5月底前将剩余债务履行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