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就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 ——记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便衣侦查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陈世强

时间: 2025-04-1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649

陈世强,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便衣侦查支队副大队长,参加公安工作14年,从传统案侦到新形态的侵财案侦工作,他始终走在打击犯罪的最前线,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1次。

“当警察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这句话,深深刻在陈世强的骨子里。从警14年,他的身上,是一份份闪亮的成绩单,更是三代警察世家薪火相传的忠诚信仰。

梳理案情

三代传承

从街头擒贼到智斗无形

陈世强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警察;父亲陈宏曾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奋战30年,曾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公安部一等功,从小他就耳濡目染,在传承中成长。

近年来,金融领域新型诈骗层出不穷,保险佣金诈骗、代理退保等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动辄千万乃至上亿,给社会诚信体系带来巨大冲击。

初入警队时,陈世强的“战场”在街头巷尾,与各类传统犯罪短兵相接;如今,他的对手变成了利用金融漏洞、操纵数据网络的“高智商犯罪”分子。

自学金融

硬刚“数据犯罪”团伙

2023年,嫌疑人王某在某保险代理公司工作期间,利用熟悉保险公司佣金、奖励制度缺陷的优势,引诱没有投保需求和意愿的投保人“虚假投保”,获取大量保单,从而达到大量骗取某保险代理公司高额佣金津补贴及奖励的目的,给保险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陈世强接手案件时,由于证据不足,相关部门认定该案系“合同纠纷”,不构成诈骗,案件的侦办一度陷入僵局。

“再难也总有突破口!”陈世强迎难而上,带领团队逐层梳理数千份保单,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关键投保人,辗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分别找到20多位投保人一一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法制教育、感化教育,最终突破证人心理防线,固定了涉案5000万元的犯罪证据,随着更多受害者的证词浮出水面,警方成功掌握资金流向、退现记录,锁定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式进入诉讼阶段。

在另一起虚假投保套佣案中,某保险公司业务员唐某等人采取“1+3+9+27”团队“拉人头”发展模式,以虚假业务人员、虚假投保人员的身份,有组织、有预谋地非法套取保险代理佣金,并在套利完成后迅速离职。陈世强带领民警连续3个月严密追踪资金流向,最终揭穿其精心布下的骗局。

面对高智商犯罪,不仅要会破案,更要比罪犯懂金融、懂法律。为了吃透保险诈骗手法,他白天忙着侦办案件,夜晚苦学法律知识,还自学金融风控模型,研究行业漏洞。他笑称:“犯罪分子都在钻研法律,我们必须比他们更懂法!”

破诈骗案

追回百万血汗钱

2023年,陈世强带队破获一起精心设计的“名校入学”诈骗案,其破案过程堪称一场心理攻防战。犯罪嫌疑人王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谎称可通过“教育局内部关系”运作名校入学资格,并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实际上,王某既无人脉也无能力,纯粹是利用概率骗钱——若孩子凭实力考上,便吞下巨额“活动费”;若未考上,则假意退款维持骗局。因其手法极具迷惑性,上百名家长在长达多年间陆续受骗,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

警方将王某抓获审讯时,他表现得极为老练,避重就轻,坚决不认罪,妄图依靠狡辩逃脱制裁。“他太清楚法律了,知道只要咬死不认,证据链就不完整,我们就很难定罪。”陈世强回忆。

面对这样的对手,他决定转变策略——资金追踪:通过账户流水分析,发现王某用赃款购买奢侈品、豪车,并长期赌博,一系列证据指向他非法获利的事实;与此同时运用心理战术:查清王某家人的经济情况,抓住其软肋。“你骗走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们省吃俭用、为孩子攒的学费。你自己的孩子知道这笔钱的来历,会怎么想?”话音未落,王某崩溃大哭。最终,在证据链和心理攻势的双重压迫下,他主动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然而,破案只是第一步,追回赃款才是关键。专案组迅速冻结资金,并在检方支持下,启动快速返还机制。他们一边查扣王某的资产,一边劝说其家属变卖房产、豪车和奢侈品,最终追回上百万元赃款,将受害者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类案件的特殊性在于,老百姓要的不只是正义,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挽回。”

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是陈世强最欣慰的时刻。在新形态新领域犯罪无形的“战场”上,陈世强用智慧和坚持,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筑起守护平安的铜墙铁壁。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警察就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 ——记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便衣侦查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陈世强

陈世强,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便衣侦查支队副大队长,参加公安工作14年,从传统案侦到新形态的侵财案侦工作,他始终走在打击犯罪的最前线,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1次。

“当警察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有安全感!”这句话,深深刻在陈世强的骨子里。从警14年,他的身上,是一份份闪亮的成绩单,更是三代警察世家薪火相传的忠诚信仰。

梳理案情

三代传承

从街头擒贼到智斗无形

陈世强的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警察;父亲陈宏曾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奋战30年,曾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公安部一等功,从小他就耳濡目染,在传承中成长。

近年来,金融领域新型诈骗层出不穷,保险佣金诈骗、代理退保等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动辄千万乃至上亿,给社会诚信体系带来巨大冲击。

初入警队时,陈世强的“战场”在街头巷尾,与各类传统犯罪短兵相接;如今,他的对手变成了利用金融漏洞、操纵数据网络的“高智商犯罪”分子。

自学金融

硬刚“数据犯罪”团伙

2023年,嫌疑人王某在某保险代理公司工作期间,利用熟悉保险公司佣金、奖励制度缺陷的优势,引诱没有投保需求和意愿的投保人“虚假投保”,获取大量保单,从而达到大量骗取某保险代理公司高额佣金津补贴及奖励的目的,给保险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陈世强接手案件时,由于证据不足,相关部门认定该案系“合同纠纷”,不构成诈骗,案件的侦办一度陷入僵局。

“再难也总有突破口!”陈世强迎难而上,带领团队逐层梳理数千份保单,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关键投保人,辗转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分别找到20多位投保人一一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法制教育、感化教育,最终突破证人心理防线,固定了涉案5000万元的犯罪证据,随着更多受害者的证词浮出水面,警方成功掌握资金流向、退现记录,锁定犯罪嫌疑人,案件正式进入诉讼阶段。

在另一起虚假投保套佣案中,某保险公司业务员唐某等人采取“1+3+9+27”团队“拉人头”发展模式,以虚假业务人员、虚假投保人员的身份,有组织、有预谋地非法套取保险代理佣金,并在套利完成后迅速离职。陈世强带领民警连续3个月严密追踪资金流向,最终揭穿其精心布下的骗局。

面对高智商犯罪,不仅要会破案,更要比罪犯懂金融、懂法律。为了吃透保险诈骗手法,他白天忙着侦办案件,夜晚苦学法律知识,还自学金融风控模型,研究行业漏洞。他笑称:“犯罪分子都在钻研法律,我们必须比他们更懂法!”

破诈骗案

追回百万血汗钱

2023年,陈世强带队破获一起精心设计的“名校入学”诈骗案,其破案过程堪称一场心理攻防战。犯罪嫌疑人王某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谎称可通过“教育局内部关系”运作名校入学资格,并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实际上,王某既无人脉也无能力,纯粹是利用概率骗钱——若孩子凭实力考上,便吞下巨额“活动费”;若未考上,则假意退款维持骗局。因其手法极具迷惑性,上百名家长在长达多年间陆续受骗,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

警方将王某抓获审讯时,他表现得极为老练,避重就轻,坚决不认罪,妄图依靠狡辩逃脱制裁。“他太清楚法律了,知道只要咬死不认,证据链就不完整,我们就很难定罪。”陈世强回忆。

面对这样的对手,他决定转变策略——资金追踪:通过账户流水分析,发现王某用赃款购买奢侈品、豪车,并长期赌博,一系列证据指向他非法获利的事实;与此同时运用心理战术:查清王某家人的经济情况,抓住其软肋。“你骗走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们省吃俭用、为孩子攒的学费。你自己的孩子知道这笔钱的来历,会怎么想?”话音未落,王某崩溃大哭。最终,在证据链和心理攻势的双重压迫下,他主动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然而,破案只是第一步,追回赃款才是关键。专案组迅速冻结资金,并在检方支持下,启动快速返还机制。他们一边查扣王某的资产,一边劝说其家属变卖房产、豪车和奢侈品,最终追回上百万元赃款,将受害者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类案件的特殊性在于,老百姓要的不只是正义,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挽回。”

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是陈世强最欣慰的时刻。在新形态新领域犯罪无形的“战场”上,陈世强用智慧和坚持,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筑起守护平安的铜墙铁壁。

记者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