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一幅书法作品,写着“淡泊”二字,我将它悬挂于书桌上方。每每闲暇,抬头凝望那柔婉秀丽的“淡泊”,就觉心海微漾,如有所感,不觉凝神细思:淡泊究竟是什么呢? 淡泊是一种生活的状态。诚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也有小桥流水的婉约;既有大漠孤烟的苍凉,也有杏花春雨的浪漫。而淡泊的人,呈现的则是另一番形态,恰如山间的溪流般澄澈,夜空的明月般恬静,纯洁的碧玉般温润。 古往今来,无数人向往淡泊,也不断演绎着淡泊人生。陶渊明毅然辞官,归隐田园,种豆南山,以诗酒相伴,于是拥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闲适;苏东坡饱受贬谪之苦,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悟透了生命的真谛,于是拥有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王摩诘不能兼济天下,选择了独善其身,隐逸辋川,醉心诗画,于是拥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是啊,淡泊的人远离了尘世的名利困扰,气定神闲,步履从容,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即便是一杯茶、一壶酒、一卷诗,亦足以撑起生活的幸福。 淡泊是一种人生的品格。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的人看淡名利,能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志向和追求,保持高尚的人格。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垂钓于碧波粼粼的濮水岸边,楚王派使者邀请他入朝做官,面对高官厚禄,他却能不为所动,手持钓竿,头也不回,谢绝了楚王的好意。当代文化翘楚钱钟书,面对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邀请他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时,他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有一笔不菲的酬金时,他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是的,淡泊的人更在意的是精神的操守,人格的魅力,正如古人所云:“人到无求品自高。”淡泊的人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不入流俗;淡泊的人如菊,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坚贞执著,平实内敛;淡泊的人如竹,不哗众取宠,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 淡泊还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在纷纷扰扰的尘世,很多人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不知疲倦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却忘记了名利背后隐藏的风险,而淡泊的人却懂得适可而止。 楚国功臣孙叔敖,不贪图富贵,多次拒绝楚王封赏的肥美之地,执意请求受赐偏僻贫瘠的寝丘,无人理解。可多年之后,其他人受赐的肥沃土地都在权力的争夺中易主,只有孙叔敖的子孙一直保有寝丘,尽管赋税微薄,却能一直享有。春秋名臣范蠡助越王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之后却不迷恋权位,而是选择激流勇退,泛舟湖上,遨游山间,免于祸患,逍遥自乐。是啊,淡泊的人眼光更加长远、深邃,不因浮华遮望眼。淡泊恰如一盏明灯,点亮心智,让人们懂得荣华富贵皆如过眼云烟,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真。淡泊恰如一阵清风,徐徐而来,吹散眼前的迷雾,让人们辨清前进的方向,避免误入歧途。 然而,当今社会,孜孜于名利的人可谓众矣,惴惴于得失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懂得并做到淡泊的人却日渐少矣。淡泊,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要学会以一颗平常之心,静观人间繁华,淡看人生起伏,在得失之间皆能安之若素。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若能多一份淡泊,就会多一份轻松,多一份快乐! (作者供职于重庆市巴南区财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