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人员集训
▲ 慰问环卫工人
▲ 开展水域清漂工作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盆地,黔中文化的滋养赋予了其丰厚的人文底蕴,摩围山乌江水的旖旎造就了其山水县城的灵秀,是一座美丽而富有灵气的小县城。 彭水的秀美不在于“大气”,而在于“精巧”,不在于“工整”,而在于“自在”。整个城市临江而建,“巴山越岭”,如果站在高空俯瞰,山中房屋,鳞次栉比,别具一格。然而,由于地形限制,空间束缚,人口压力,城市建设十分密集,如何治理好城市面貌成为了一大难题。 今年以来,彭水县市政园林管理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重点,严格按照环保五大行动要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在强化城区市容秩序常态化管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有力地保障了彭水城区和谐健康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有序推进,城市一天天变净、变绿、变靓,市民的获得感一天天增强。这其中,离不开全县数百名城管队员、环卫工人、市政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 创新执法理念 凸显为民宗旨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以往的市政管理监察工作实践中,一些难题屡屡出现:居民区里噪声扰民,菜市场占道经营,裸露垃圾无人清理……这些“大城小事”对彭水县市政园林局来说,都是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大事。今年来,彭水县市政园林局大力倡树“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安全执法、强力执法”的管理理念,强化城区市容秩序常态化管理,稳步推进执法工作,开创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新局面,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华丽转身,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7年7月30日,彭水县靛水新城丰绿批发市场开始开门迎客,与此同时,县城南门洞蔬菜批发市场也将正式关闭,退出历史舞台。彭水县南门洞蔬菜批发市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曾是彭水城区唯一的蔬菜批发市场。因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每天晚上12点到早晨六七点,远近的蔬菜批发商汇聚于此,商户们占道批发销售,车辆无序摆放、道路拥堵不堪,各类噪音扰民,收市后满地的烂菜叶一片狼藉,不仅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造成环卫保洁和交通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白天还好点,一到晚上,楼下就挤满了货车,我们是想散步没地儿去,想休息噪音大。”家住南门洞蔬菜批发市场楼上的王大爷对此颇有意见。为了加强管理,彭水县市政工作人员每天风雨无阻早晨6点之前赶到现场进行疏导、清理,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艰辛的工作,才能确保该路段在白天保洁到位,恢复秩序。然而,该路段的管理虽然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称赞,但由蔬菜批发市场引发的系列问题,犹如影响城市健康的一段“肠梗阻”,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面对这一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该县市政园林局在进行充分调研后,决定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主张按整体搬迁的方式,将其彻底根治。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市政园林局会同交巡警大队等单位,前期认真调研、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实施过程中,经过1个多月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场地值守推进,商户们全部有序搬迁到新市场,周边的市容环境得到改善。“虽然买新鲜的便宜菜要多走一段路,但是不用每天看着堵车和听着噪音心烦了。”在南门洞批发市场旁开店的张老板这样说到。 据介绍,为消除城区蔬菜批发历史顽疾,畅通城区交通,扮靓城市形象,该县市政园林局按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联合多部门,集中对该路段进行交通管制,按时段禁止批发车辆停靠和以路为市、占道经营,对占道批发的车辆进行暂扣等处罚。会同县交巡警大队,采取点岗24小时值班的形式,在城区设置五个执法检查岗,全面禁止1吨及以上货运车辆入城,及时查处城区占道停放销售蔬菜的违规行为。截止目前,劝离违规人员1200余人次,违规车辆600余台次。 “现在搬到新的批发市场,虽然比从前远点,但这里的环境、设施却是从前没法比的,政府给的优惠福利也很多,我觉得挺好的。”刚刚搬到新批发市场的经营户老李高兴地说道。来到靛水新城丰绿批发市场,记者看到这里人流车流如织,运转秩序井然,新市场里初见繁华景象。商户们也纷纷表示相信新市场将为他们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整合执法力量 提升执法效能 夜,宽敞的两江广场在昏黄的路灯下格外宁静,广场旁工地出口,工程车进进出出,几位工人用水管对即将驶上街道的车辆进行冲洗,一旁的工作人员,仔细地对洗净后的车辆进行逐一检查——轮胎、货箱上是否还有泥土……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建设工地增多,大量施工扬尘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源之一。针对扬尘污染这一重要源头,彭水县市政园林局采取了相应的管控措施。今年来,为扎实推进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巩固前期“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创建成果,全面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要求施工工地出口设置冲洗装置,施工设置全封闭围挡墙,施工现场道路进行地面硬化,施工楼体的围网、场地物料的遮盖等抑尘措施全面实施,有效控制和降低建设工地扬尘污染。 8月20日,一辆未遮盖篷布、车厢体未封闭的货车拉着建筑材料路经彭水县城,市政管理监察大队执法人员联合交警对其进行拦截,交警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据介绍,为了强化路面扬尘管控,该县市政园林局结合实际,开展联合执法,协同交巡警大队,科学安排勤务模式,加强日常管理,加大了对中午、夜间辖区工地出入口、渣土、沙石、煤炭等车辆运输必经道路、渣土倾倒场点的检查力度,严查车辆带泥上路、沿途撒漏、无证运输等行为。 “ 师傅,你的车太脏了,按规定不能入城,请就近清洗后再进入城区。”9月15日上午,在严禁脏车入城检查点,县市政园林局执法队员和交巡警拦下了一辆小轿车。经过耐心劝导,驾驶员调转车头,驶向一侧的脏车清洗点。 “车身的确很脏,我马上就去洗。”就在这时,一位被拦下来的货车驾驶员一脸歉意:“以后一定谨记,坚决做到干干净净跑生意。”在执法队员的劝导下,驾驶员很不好意思。 “车身、车轮沾满泥垢,车牌污迹严重以及车牌号和车辆标识等辨认困难的各类‘脏车’,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城市文明。因此,针对‘灰头土脸’的一切车辆,我们都将拦下后进行劝诫,劝返或清洗干净后才放行入城。”该县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脏车入城,是造成城市粉尘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脏车进城先“洗澡”,也是为了避免因车辆尘土散落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为此,该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入城脏车的查处力度,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清新干净的生活环境。同时,该局还开展禁止脏车入城专项执法,加大宣传力度,采取进街道、进学校等形式,今年1-10月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查处纠正入城脏车2600余台次。 禁止脏车入城以来,记者在城区看到,无论是货车还是小轿车,车身大多干净整洁。出租车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他非常支持“禁止脏车入城”这一做法:“实际上城区的很多灰尘,脏车都脱不了干系。禁止脏车入城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灰尘。不仅如此,汽车干净了也提升了城市形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全体市政园林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接下来,该局将继续开展城区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加大部门监管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众对空气环境质量的满意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大气环境,也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根基。 精细化管理 打造园林城市 “如果把马路当做画布,把扫把当做画笔,那么我们就要当好城市的画师。”这是彭水县市政园林局环卫工人们对这份职业的诠释,也是每个彭水市政人的心声。眼下,徜徉在十字街、河堡街、插旗街、鼓楼街、滨江路、迎宾大道上,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们感到自豪。放眼县城环境卫生管理,作业服务,每一点每一角,每一招每一式,无不折射出他们身为“城市画师”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城市环卫关乎城市形象、关系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因此,环卫工作始终是彭水县市政园林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给市民营造洁净舒适的居住出行环境,今年来,该县市政园林局围绕环卫目标工作,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关键点,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进一步提升全县环境卫生水平。 傍晚,在城区滨江路上,70多岁的李大爷悠然自得地散着步,提起城市环境卫生建设,他有说不完的话:“早前的滨江路,路面、水面的垃圾到处都是不说,那时候出个门,环境不好,厕所都没有一个。现在的滨江路可是大变样了,环境好了,路面、水面干净了,垃圾桶、路灯、公共卫生间等各类设施也齐全了,处处都能看到美景,干啥都方便,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变好了。”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为了生态的改善,更是为了人民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今年来,彭水县市政园林局以提升旅游形象为契机、服务民生为根本,将旅游文化有效融入公厕文化,不断强化公厕建设和管理,连续三年,投资近2200万元,新建景区公厕30座、城区标准化公厕7座,按照民族风貌改造移动公厕12座,配套建设了环卫爱心驿站,彻底改变了以往公厕“脏乱差少”,市民无处立足、无法下脚,无厕可上的状况。 数据是枯燥的,但最有说服力。在数字的背后,是环卫工人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今年来,为确保全县保洁工作常态化推进,城区干净度达90%以上。该局建立了专职巡查小组,对城区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及对环卫工人进行督查。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环卫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为主题,清运、机扫、清洗、保洁各组全力以赴,确保彭水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功。强化道路扬尘控制考核机制,落实道路冲洗、清扫保洁作业质量规范,实现道路无积泥积尘和能见底色的要求,道路机扫率保持85%以上。 同时,该局合理界定环卫责任区域,将县城进出口通道沿线纳入市政管理范围,环卫保洁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坚持“定区域、定人员、定时间、定效益”的原则,落实分片负责制,推行环卫管理月检查评比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力争实现城区环境卫生“三个一样”;采取循环清洗和夜间冲洗方式,增配作业人员35名、增加作业设备3台,全力推进机械化深度保洁,力求道路现本色、无泥尘;改革垃圾清运方式,购置车辆22台、垃圾桶500个,对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巡回收运,做到垃圾收运“不落地”,有效杜绝二次污染。 “以前走这段路都是提心吊胆的,特别是大雨过后,就怕山上突然掉个石头下来······”家住关口的老严告诉记者,从前该县新关口——老关口沿线,虽然风景秀丽,但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两岸悬崖上的落石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危险着过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彻底消除这一安全隐患,该县市政园林局组织成立了三个清理危岩作业组,分别对该沿线危崖落石进行清理。据了解,该局今年共清理危崖落石200余平方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 马雯雯 通讯员 李 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