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父亲便准时起床挑水,如闹钟一样把我们惊醒。儿时的记忆里,大人们每天的忙碌是从挑水开始的。不论寒暑,早起的村民将挂有两只水桶的扁担扛在肩上,如同一排排奔跑的“木”字,穿行在山间小道上。 老家地处渝鄂交界,海拔千余米,三十几户人家背靠大山而居。半山腰有一处溶洞,溶洞口常年有水流出,水质清澈,四季冰凉,大自然的恩赐让村民虔诚地称之为老龙洞。为吃上龙洞水,村民们依山就势挖沟修渠,将龙洞水引到山脚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老龙洞就成为村民的水源地,滋养着山下的一方百姓。 然而,水源地距离村民集聚地尚有三里路,挑水成了村民每天清早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即使下雨也要披着蓑衣挑水备好一天的“水粮”。老人常念叨说,家中什么都可以将就,惟有水缸和水桶不能少。家境好一点的,用石料制作水缸,储水保质期较长,用桐油刷木桶,经久耐用;一般家庭也要必备木缸和木桶,称得上家里的“两大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男方找请人到女方说媒,必看“两大件”,若不达标就会“告吹”,还会落下“穷得水都没得吃”的话柄。 还真有“山穷水尽”的时候。遇上秋季闹干旱,老龙洞也严重“缩水”,水流细如筷子,村民只得半夜打着火把排队等水。终于盼来下雨天,家家户户拿出盆盆罐罐放在屋檐下接雨水,生怕再闹秋旱。为了省水,村民舍不得用水洗澡,十天半个月洗一次脚都是“奢侈”;一家人洗脸共用一盆水轮流洗完后,舍不得倒掉,再喂生猪、牛羊。山里的孩子在“水贵如油”的年代长大,挑水成为他们特别的“成人礼”:八九岁开始两人抬水,十三四岁便能挑起百十来斤水。儿时伙伴虎娃的父亲身体多病,十二岁便开始帮家里挑水,个子始终长不高,乡亲们心疼地说,虎娃被扁担压了苗不长个。传承挑水的山里娃走进学校后,总是对一道道关于水的应用题大惑不解,比如一个池子装满水,注水管几小时注满水,放水管几小时放完水,请问同时开启两个管,池子多久放完水?他们不知道水管是何物,更觉得注满水再放完水太可惜!在他们记忆里,吃水是大人们说得最多的话题、操劳最多的农活。男人出远门,必先为家里挑满一缸水;谁家有红白喜事,邻居自发帮忙挑水张罗…… 扁担压肩吱呀响,脚下生风挑水忙。一晃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修通了机耕道,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凑钱从城里买回几百斤胶管,顺着田坎牵引到一户居住集中的人家,分散的村民再就近挑水。尽管水流只有小拇指粗,但至少减轻了村民的跋涉之苦。可时间一长,胶管便开始“罢工”。因水源地泥沙碎石较多,被水流带入淤积在胶管里形成“管梗阻”,村民们只好一截截敲打胶管疏通。特别是到了冬天,被冰冻的胶管如同硬邦邦的木棍,流不出一滴水。村民们只好重拾扁担,用脚步丈量挑水的艰辛。 2011年,全域旅游劲风吹进大山,旅游公路连通山外。让村民喜上加喜的是,政府为村民安装了内径更大的塑料水管,并将水管入地铺设,解决了水管堵塞和冰冻难题。晨曦中的挑水小道逐渐冷清,地下流淌的自来水如同村民的心境一样顺畅。然而山里风雨无常,一旦下暴雨涨洪水,村民的水源地便被冲毁,自来水被迫中断。2015年,县水务局派出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后,在山脚下建起蓄水池,采用抗压强、流体阻力小、耐腐蚀的PVC塑材铺设输水管道,并建好排水沟,让村民彻底告别了挑水的日子。 去年国庆期间回老家,只见家家户户的地坝边都建好了洗衣台,自来水哗哗流淌。更让人欣喜的是,农村人一直沿用的“旱厕”也因水而变,改成抽水厕所。年过七旬的刘老伯有些难为情地说,以前儿媳、孙女回来了,最愁的就是去上厕所,现在厕所一改造,孩子们更愿意回老家了。被扁担“压苗”不长个的虎娃仍守在村子里,如今的他已鸟枪换炮,甩掉扁担不说,还开起货车跑运输,同时兼任水管员。说起自己的兼职工作,虎娃掰着指头数落:水管疏浚、设备维护、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当问及兼职工资时,虎娃点头说,村里有一定的补助,随后他又提高嗓子说,这种事不给钱也要干,过去挑水的日子真苦啊! 清泉无声惜细流,流淌着时代的旋律。乡亲们再也不用挑水了,停不下来的他们又乐呵呵地挑起守护绿水青山的担子。 (作者单位:巫山县人大) 责编 覃蓝蓝 组版 李天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