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戒毒康复所出实招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题

时间: 2019-12-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667

本网讯 “感谢场所的关爱,我们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自食其力,告别过去……”戒毒康复人员孙斌(化名)和杨兴(化名)从市戒毒康复所领导手中接过5000元创业帮扶资金后激动地说。12月11日,由市戒毒康复所组织开展的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帮扶暨职业技能培训结业典礼活动在该所禁毒教育基地举行。

戒毒康复人员一直是就业困难群体,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担心他们不能胜任工作。其次,戒毒康复人员回避社会,不愿意接触社会。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他们对于就业上岗所需的技能普遍缺失。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戒毒康复人员再就业工作能力,解决就业难题,市戒毒康复所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创造自身价值,有效提高生存技能。

会上,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市戒毒康复所17名优秀学员发放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自愿戒毒康复人员苏静(化名)还与北碚泉霖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市戒毒康复所在为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在重庆落地落实的背景下,展示戒毒康复工作成效的一次重要活动。为进一步助推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康复人员创业就业,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重庆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市戒毒康复所所长谢小波表示,作为从事戒毒康复工作的职能部门,场所将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发挥专业戒毒场所的职能作用,用心、用情把创业就业帮扶的担子挑起来,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戒毒人员帮扶工作中来,形成合力,让广大戒毒人员切实感受到政府组织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衷心希望获得创业帮扶的戒毒人员,珍惜这次机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观,坚持不懈,努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新闻故事

昔日“瘾君子”圆了创业梦戒毒故事还被拍成微电影

市戒毒康复所深入践行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中对于戒毒人员的回归指导和后续帮扶工作,充分利用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这一平台,帮助戒毒康复人员习得谋生技能,进行职业规划,顺利回归社会。据统计,戒毒康复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达68%,根据回访了解到,出所就业率达40%以上。戒毒人员孙斌(化名)的创业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孙斌,秀山人,1995年开始经营BP机生意,生意红火。1997年交友不慎染上毒瘾,此后便无心经营、消极生活,直至2016年底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在强制隔离戒毒后期,面对即将回归社会,赡养双亲、供养女儿上大学的压力,对烹饪有着浓厚兴趣的孙斌向分管民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参加烹饪培训,学会谋生技能。分管民警了解孙斌创业的想法后,为他制定了出所创业规划。

2018年12月解除强制隔离后,经自主申请,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推荐他到市戒毒康复所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了中餐烹饪培训。

烹饪老师针对孙斌的自身特点和需求量身制定教学方案和课程,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孙斌勤奋踏实、虚心求教,充分利用培训时间学习烹饪技巧,最终考取了人社局颁发的中式烹调师五级资格证书,以优异成绩顺利结业。

今年1月,经市场调研后,孙斌决定从餐饮门槛较低的米线店入手。烹饪基础技能是掌握了,但是如何经营餐馆?如何保证味道?如何招揽顾客?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大队通过回访了解了孙斌的困惑,在队务会上专门研究了帮扶方案:请烹饪老师去跟踪指导米线的制作和调味;根据政策帮助孙斌申请市局创业帮扶资金;咨询工商局、就业局等相关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民警们的帮助下,孙斌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而创业帮扶资金也正在加紧申请中。3月初,孙斌位于大学城熙街的米线店终于开业,他始终坚持不用添加剂,采用健康天然的食材精心调味,餐馆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并有了回头客,孙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人生。

本月,以孙斌戒毒故事为原型的微电影《债》,成功入围司法部第三届微电影大赛决赛。

记者 谭剑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市戒毒康复所出实招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题

本网讯 “感谢场所的关爱,我们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自食其力,告别过去……”戒毒康复人员孙斌(化名)和杨兴(化名)从市戒毒康复所领导手中接过5000元创业帮扶资金后激动地说。12月11日,由市戒毒康复所组织开展的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帮扶暨职业技能培训结业典礼活动在该所禁毒教育基地举行。

戒毒康复人员一直是就业困难群体,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担心他们不能胜任工作。其次,戒毒康复人员回避社会,不愿意接触社会。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他们对于就业上岗所需的技能普遍缺失。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戒毒康复人员再就业工作能力,解决就业难题,市戒毒康复所开展了一系列、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创造自身价值,有效提高生存技能。

会上,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市戒毒康复所17名优秀学员发放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自愿戒毒康复人员苏静(化名)还与北碚泉霖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市戒毒康复所在为贯彻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和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基本模式在重庆落地落实的背景下,展示戒毒康复工作成效的一次重要活动。为进一步助推社会力量参与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康复人员创业就业,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重庆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市戒毒康复所所长谢小波表示,作为从事戒毒康复工作的职能部门,场所将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发挥专业戒毒场所的职能作用,用心、用情把创业就业帮扶的担子挑起来,同时也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参与到戒毒人员帮扶工作中来,形成合力,让广大戒毒人员切实感受到政府组织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衷心希望获得创业帮扶的戒毒人员,珍惜这次机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观,坚持不懈,努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新闻故事

昔日“瘾君子”圆了创业梦戒毒故事还被拍成微电影

市戒毒康复所深入践行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中对于戒毒人员的回归指导和后续帮扶工作,充分利用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这一平台,帮助戒毒康复人员习得谋生技能,进行职业规划,顺利回归社会。据统计,戒毒康复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达68%,根据回访了解到,出所就业率达40%以上。戒毒人员孙斌(化名)的创业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孙斌,秀山人,1995年开始经营BP机生意,生意红火。1997年交友不慎染上毒瘾,此后便无心经营、消极生活,直至2016年底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在强制隔离戒毒后期,面对即将回归社会,赡养双亲、供养女儿上大学的压力,对烹饪有着浓厚兴趣的孙斌向分管民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参加烹饪培训,学会谋生技能。分管民警了解孙斌创业的想法后,为他制定了出所创业规划。

2018年12月解除强制隔离后,经自主申请,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推荐他到市戒毒康复所戒毒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了中餐烹饪培训。

烹饪老师针对孙斌的自身特点和需求量身制定教学方案和课程,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孙斌勤奋踏实、虚心求教,充分利用培训时间学习烹饪技巧,最终考取了人社局颁发的中式烹调师五级资格证书,以优异成绩顺利结业。

今年1月,经市场调研后,孙斌决定从餐饮门槛较低的米线店入手。烹饪基础技能是掌握了,但是如何经营餐馆?如何保证味道?如何招揽顾客?这些都是创业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大队通过回访了解了孙斌的困惑,在队务会上专门研究了帮扶方案:请烹饪老师去跟踪指导米线的制作和调味;根据政策帮助孙斌申请市局创业帮扶资金;咨询工商局、就业局等相关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民警们的帮助下,孙斌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而创业帮扶资金也正在加紧申请中。3月初,孙斌位于大学城熙街的米线店终于开业,他始终坚持不用添加剂,采用健康天然的食材精心调味,餐馆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并有了回头客,孙斌也因此迎来了新的人生。

本月,以孙斌戒毒故事为原型的微电影《债》,成功入围司法部第三届微电影大赛决赛。

记者 谭剑